賈春花 黃鷙 施曉莉 廖程靜 劉曉智

摘? 要:通過以四川某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基層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研究切入點,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為進一步做好醫學類高職院校就業工作,踐行“健康中國”發展理念,以及高職醫學生人才培養方向和就業工作提供參考,服務地方區域經濟衛生需求,推進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工作良性發展。
關鍵詞:基層就業? 醫學類畢業生? 高職院校? 就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204-03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既是民生,也是國計,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關高等教育健康發展。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高校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隨著“健康中國”“健康四川”戰略部署的推進,醫學類高職院校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指導,以“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為己任,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穩定,積極為社會經濟、教育及衛生健康發展發力。
1? 醫學類畢業生基層就業定義
2016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家要大力發展健康產業,一方面優化多元化辦醫格局,另一方面要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因此,醫學類畢業生基層就業定義也隨之擴展:指畢業生到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城市街道社區衛生院、民營醫療機構、互聯網+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社會團體、非公有制組織和中小企業等到艱苦行業和艱苦崗位就業及自主創業的綜述。
2? 四川基層醫療用人單位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用人需求調研
2.1 調研對象及方法
該次調查主要針對2018—2020年四川省部分基層醫療用人單位的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用人需求進行調研,其中包括健康新業態20個、民營醫療機構20個、縣級以下黨政機關20個、企事業單位20個、城市街道社區衛生院20個等用人單位對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用人需求進行調研。此次調研主要采用電話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高達100%。
2.2 調查結果及分析
2.2.1 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錄用意愿
調研結果顯示,健康新業態、民營醫療機構、城市街道社區衛生院對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的錄用意愿達到100%,表示在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雙選滿意的情況下非常愿意錄用該類畢業生,隨著互聯網+醫療、中國老齡化的加劇及其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是該類單位人力資源市場的主力軍;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和縣級以下企事業單位的平均錄用意愿達到72.5%,不愿意錄用原因主要表現在用人單位認為部分崗位對專業技術要求不夠,而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是社會緊缺型人才,他們更愿意該類畢業生到社會更需要他們的崗位去發展,故不愿意錄取部分專業技術過硬、綜合素質高的該類畢業生。
2.2.2 三年內需求容量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近3年內個體基層醫療用人單位對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需求情況為:健康新業態如互聯網+醫療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31~100人區間的需求為41%;民營醫療機構如醫美整形等用人單位則因為社會需求旺盛且帶有營銷性質故對畢業生31~100人區間的需求達到76%;社區衛生院則因為分級診療制度(慢病管理+社區養老護理)的推進對畢業生31~100人區間仍然有3%的需求空間,而60%的社區衛生院的用人需求保持在10人以內循序引進人才;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則90%以上用人單位可能會因為崗位特殊性保持引進該類人才為10人以內。因此,基層醫療單位對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需求極大。
3? 四川某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基層就業情況調查
3.1 2018屆畢業生基層就業調查
某醫學類高職院校2017屆畢業生基層就業率為57%,2018屆畢業生基層就業率為72%,畢業生基層就業意愿逐漸增強,畢業生在基層單位逐漸往“愿意去、用得上、留得住”方向發展。
3.2 2019屆畢業生基層就業意愿調查
此次針對某醫學類高職院校2019屆畢業生基層就業意愿進行抽樣問卷調查,該校2019屆畢業生3500余人,共計42個班級,每個班級隨機5名以上學生填寫此次問卷,共回收213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該校2019屆畢業生僅23.47%是自主樂于接受到基層單位就業的,而67.61%的畢業生則是被迫無奈時才會選擇到基層就業,這一調查結果與基層用人單位對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需求量有矛盾之處,一方面基層單位想用該類畢業生,但另一方面畢業生主觀愿意到基層單位就業的為數不多,構成結構性矛盾。我們對堅決不接受和實在沒有機會時才選擇去基層單位就業的學生進一步跟蹤調研,得出原因如下:(1)家長不支持,在基層單位就業沒有面子,即使不能馬上找到如意的工作,也愿意接受學生“待業”狀態;(2)學生認為到基層單位就業不容易被認可,會被認為沒有出息,在親朋好友面前抬不起頭;(3)學生認為基層單位平臺小,工資低,與自身職業規劃不匹配等。
3.3 畢業生基層就業期待
有調查顯示,在醫學畢業生求職選擇單位主要考慮的因素這個問題上,排在第1位的是“工資待遇”,第2位是“單位層次”,第3位“地域”,第4位“發展空間”,第5位是“用人標準和招聘條件”[1]。基層就業單位的工資待遇、單位層次、地域、發展空間等在短時間內均不能與畢業生的就業期待匹配。基層單位的工資待遇與當地的經濟水平是相適應的,且與畢業生的業績及單位的總體發展相關,浮動較大,故基層單位的工資待遇具有不確定性,麥可思研究數據顯示“收入低”是醫學類畢業生就業不滿意的主要原因之一,畢業生單方面追求“高收入、穩回報”的期待值與基層單位的工資待遇構成不匹配。基層單位的單位層次大多數屬于“創業型”單位,故不能與大型企事業單位或者大型綜合醫院相類比,無論是單位的層次還是崗位的層次,畢業生認為該類單位均不能達到其社會期待。“地域”的選擇是畢業生不考慮基層就業因素之一,究其主要原因:(1)從生源地的角度來看,大部分醫學類畢業生來自農村,農村畢業生有“跳農門”的思想;(2)大城市畢業生認為農村“基礎薄弱”,目前的基層就業優惠政策對畢業生的吸引力度不夠;(3)“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是千古亙變的進取追求。基層單位的“發展空間”及其是否能向大城市“雙向流動”是畢業生基層就業的考慮因素之一,基層單位就業的優惠政策配套不到位是畢業生不愿意去基層就業的原因之一,畢業生認為“平臺不大,前景不大”。基層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及招聘條件”會因為基層崗位需求大,故其標準和條件相對較低,尤其是用人標準方面會有所降低,畢業生“好高騖遠”地認為自己不能“自降身份”,故不愿意去基層就業。以上林林總總均顯示基層就業與畢業生就業期待不匹配。
4? 對策與建議
4.1 社會層面
社會各界應對國家支持醫學類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各項政策進行大力宣傳,樹立基層醫療工作者的典型優秀案例,社會輿論應該宣揚“以基層就業為榮”,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能夠讓畢業生發光發熱,給予基層就業人員平等的禮遇。杜絕一切“浮夸、不實、虛榮、攀比”之風,宣揚“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奉獻精神,讓學生家長及親朋好友對基層就業有正確的認識,而不被“虛榮”左右,從而不影響畢業生的基層擇業意愿。
4.2 學生觀念
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家青睞的非基層單位的人才需求增速減緩,對學歷要求漸高,對高職院校畢業生需求逐漸飽和,學生應該主動改變就業觀念,主動面向基層就業,降低自身對職業的高期待,牢固樹立“基層單位也有大發展”的信心。
4.3 政府層面
基層就業環境差,保障制度不完善是致使醫學類畢業生不愿意去基層工作的主要因素。政府應統籌規劃,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扶持力度,依據群眾健康服務需求和醫務人員實際工作需要,健全科室設置、人員配備和醫療設備設施配置,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基層醫務工作者職業發展機制,加大技能培訓及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拓展職業技能進步空間,暢通發展道路,使得優秀人才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城市大醫院之間有所轉換,滿足基層就業的醫學生進步和提升的渴望,開通醫學類畢業生基層就業綠色通道,爭取用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為醫學類畢業生基層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4.4 學校層面
學校需要一方面加強與基層用人單位溝通交流,在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構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積極引進基層用人單位到校宣講;另一方面需加強“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化”就業指導,加強基層就業觀念的引導,加強基層就業優惠政策解讀與引導,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畢業前“到基層去、認識基層、了解基層”,營造良好的基層就業氛圍,增強基層就業畢業生榜樣的宣傳,讓愿意去基層就業的畢業生有價值感、榮譽感、使命感,給其他學生樹立榜樣,讓他們愿意到基層去建功立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5? 結語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基層就業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等的配合,政策激勵、思想引導、條件改善等全面保障,形成一個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合力共同推進。在學生培養、制度建設、政策落實等方面強化措施,建立基層就業長效機制,培養適應基層工作且從內心深處愿意到基層崗位奉獻的高級專門人才,從畢業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局面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的局面逐步轉變,從而有效改善醫學類高職院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的現狀。
參考文獻
[1] 陳迎紅.醫學畢業生基層就業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6):53-54.
[2] 王楓.論高職醫學類畢業生就業難的四大原因[J].學園,2011(10):39.
[3] 張曉云,楊發建.高職高專醫學類畢業生就業問題分析[J].學校與社會,2012(11):218-219.
[4] 銀新月.醫學類大學畢業生基層就業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以廣西四所高校為例[D].廣西大學,2018.
[5] 張彥超.醫學類專科畢業生就業現狀[J].讀與寫,2017(6):8.
[6] 李歡,韓曉磊.分級診療背景下促進高職醫學類畢業生基層就業的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6):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