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銘
摘? 要:輔導員是全班級學生的領導者和組織者,輔導員不僅負責本職的管理工作,還要對全班級同學的思想動向、業余生活等方面加以關注,同時也是學生與各任課老師之間的紐帶、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梁,是學生在學校內的“監護人”。該文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如何更好地做好輔導員工作進行分析和思考,探尋“輔導員式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輔導員? 思想政治? 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213-02
素質教育是對學生全面素質的綜合培養,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作為一名學校的輔導員,要根據目前學生的性格和特征進行管理,輔導員不能以一個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態面對學生,而是要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了解,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學生在高校的上學期間,輔導員要從學習、生活、思想等各方面進行素質培養,開展好“輔導員式思想政治教育”[1]。
1? 現代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以適應時代為前提,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從多個角度、全方面培養人才。傳統的教育模式過于強調對知識的傳授。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中之重,沒有一個良好的品德,對于未來有著較大的影響。新課程改革中對于輔導員工作,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特點,強調輔導員與學生共同成長。在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和實際生活有效連接,鼓勵學生思想上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倡導以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嚴謹的教學態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踐性。學生處于人生的起始階段,還沒有完整的認知能力,對于社會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對于身邊發生的事情還不能獨立思考,我們要針對學生這樣的特點明確班級管理的目標。首先是要求輔導員深入了解班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并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科學的認識。對于學生不能直接講“大道理”,空泛言語與知識會讓學生失去耐心,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的,掌握這些情況之后再對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教育滲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 開展“輔導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與目標
2.1 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一個班級是學生在學校的小集體,同班學生在一起學習和生活相處的時間最長,輔導員就是這個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輔導員不僅要管理好日常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還要幫助班級樹立良好的氛圍,一個班級的氣氛影響著整個班級成員的精神面貌。定期組織班會和其他集體活動,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特長,鼓勵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集體活動中也是鍛煉個人社交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要選擇一些可以帶動學生情緒的正能量活動,通過集體活動增加班級的凝聚力,打造班集體的榮譽感和個人的成就感,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氛圍是溫暖的和上進的,有效融入思想者政治教育[2]。
2.2 做好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工作
輔導員大的方向就是管理好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是這兩個大方面里還包含著許多小細節。一個班級由不同的輔導員帶領,還需要其他不同的任課輔導員任教其他科目。輔導員要和學生的父母及時溝通,從學生父母那里了解學生更多的特點和個性,并及時將學生在校的表現告知父母,和父母做到良好的溝通工作,成為學生和父母之間的橋梁。
2.3 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輔導員工作中的重點。現代學生叛逆心理,思想波動較大,對于外界的認識能力不全,也容易被外界不良風氣所迷惑,同時有可能對身邊的交際圈子不適應造成心理上的反抗情緒。這個時期的學生對社會認知能力不夠全面,但是又同時有獨立生活的渴望,所以輔導員需要特別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要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現學生有異樣的行為或者思想起伏,要及時地給予關心,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但是不能放任思想滑坡,讓學生在最重要的人生階段走好每一步。
3? 優化“輔導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策略
3.1 針對“重點”學生進行有效幫助
在開展“輔導員式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個班級中都會有一些“特殊”學生,例如,家庭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特立獨行的學生等。輔導員的管理工作不僅要顧全大局,還要對特殊群體加以照顧,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可能性,很多學生在這個迷茫的青春期內沒有找到自我定位,需要輔導員給予一定的關懷才能走出困境。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一般都會有自卑心理,輔導員要聯合班干部鼓勵其他同學對這樣的學生給予尊重,并在適當的能力范圍內幫助他,鼓勵困難學生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對于少數民族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人信仰,讓學生有獨立的空間。對于特立獨行的學生,要去試著任何和理解他們的內心活動,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圍內鼓勵個性化發展。
3.2 加強學生人文關懷和思想引導
現代學生所處的階段是“一只腳在社會,一只腳在學校”,他們正處于人生的轉折點和迷茫期,需要輔導員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需要給予思想上的正確引導以及言行上的影響。定期組織班會了解每一位同學的思想動向和實際問題,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對于一些具有特殊情況的同學,可以單獨進行談心教育,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建立完整的聯系人通訊錄。學校可派專人對每個高校輔導員所帶班級進行定期查訪,了解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以及是否對學生有人文性的關懷,是否定期走訪。建立學生對于輔導員人品方面的調研,并建立評價制度,作為輔導員考核的關鍵環節。
3.3 建立學校與家庭的合作教育體系
學生的生活內容主要圍繞著學校和家庭展開,在學校有輔導員,回到家有父母,學校和家庭的雙方教育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兩者都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班級凝聚力教育工作的開展不是單獨一方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時候需要學校與家庭的共同配合,加強雙方的合作,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好地滲透到學生內心里。學生的心靈像一張白紙一樣,每一個人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學校和家庭是這張白紙上畫得最多的兩個“筆”。現在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會不可避免地會被學生看到,這時候學校和家庭雙方的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關鍵。在實踐中,學生的判斷力較差不能自己明辨是非曲直,所以說要在輔導員工作上加強學校和家庭上的合作,讓凝聚力教育工作可以順利地開展。
3.4 利用網絡加強輔導員和學生的交流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中,輔導員僅局限于在學校內部和學生共處的時間內進行溝通和交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網絡溝通也成為了現代社會中的一種溝通方式。學生是一個成長在互聯網發展的大時代背景下,他們自身更愿意接受新鮮的事物,而且網絡信息平臺具有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等特點,特別對于“家訪”這種教學活動更有效率,網絡信息化的交流還能更好地保護隱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生教育的重點,學校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分析,不斷探索和創新輔導員工作模式和教育方法,從全方位的角度為學生的教育工作進行研究,不斷提升班級凝聚力,聯合家長一起打造優良的教育環境,從課堂、課外、社會這3個方面一同發力,正確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塑造學生美好心靈。
參考文獻
[1] 劉振友,林宸羽,劉宸利.地方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創新探究[J].科技風,2018(35):18-19.
[2] 陳煥之.“互聯網+”模式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8,39(1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