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輝
摘 要 職業院校進行課程改革,需要專業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本文旨在探討國外比較先進的教學設計方法——四元教學設計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期望能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 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四元教學設計 會計教學
企業日常業務核算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核心課,為了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我們改變以往知識模塊的教學結構,采用四元教學設計,用綜合學習任務類別引領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一、課程來源于會計實際工作中的發展性任務
經過企業調研,我們把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定位在中小企業,企業會計每天做的就是企業日常業務核算的典型工作任務,它是指企業經濟業務發生了,會計通過對資金、存貨、資產、銷售、利潤的連續記錄核算,反映企業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
二、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調整。通過調研,我們把原來比較難的內容去掉了,這門課就是簡單的日常業務核算,難度調低后符合中職生的認知特點,又滿足了工作需要。
為了增強課程的教學效果,我們和企業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組成技能進行技能層級分解,對工作對象、工作組織形式、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具等進行系統的分析,最后確定了學習目標:一是能分析經濟業務;二是能收集審核票據;三是能制單、錄入、分析報表;四是能與銀行結算;五是具備與人溝通的能力。
配比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一是前提知識學習,包括會計科目、會計準則;二是原始票據的名稱和審核的要點;三是不同業務類型的核算方法、計算規則、報表分析;四是支票、匯票的辦理流程;五是溝通與表達。
有了學習內容的選取,怎樣達到學習目標呢?
三、學習情境的設計
我們改變原先按知識模塊組織教學內容的方式,而是模擬企業情境,用綜合學習任務引領學生學習。首先從計算環節、計算數據數量這些簡化條件入手,設計出難度不同的五個任務類別,用知識演進的方法,把原先的知識模塊一一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由易到難重新排列組合,形成難度逐漸增加的五個綜合任務,也就是五個情境,引領教學。
第一個情境是生產飲料酒的小企業1月份發生的30筆經濟業務,要求學生完成分錄、制單,試算平衡,內容較簡單。設計的目的就是了解他們的基礎,和新內容銜接。
第二個情景模擬同一家企業,經營規模稍大一些,業務也復雜一點,包括其他貨幣資金、帶息商業匯票、商業折扣、材料的先進先出法、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核算。開始正式進入企業日常業務核算的學習。
第三個情景模擬以生產鋼材的中型企業為背景。因為中型企業經營規模大,購銷頻繁,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需要計算材料成本差異。學生們學到這里普遍感覺有難度。
第四個情景模擬生產女士成衣的中型企業9月份發生的業務,在第三個情境的基礎上加入了工資、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核算,整體難度加大。
第五個情景模擬一個食品加工企業年末12月份發生的業務。年末業務涉及利潤分配、所得稅的匯算清繳、盈余公積的提取、報表申報、財務分析等,難度最大。
這是情境的設計,由簡單到復雜。
五個學習情境,設計了四個企業,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增加學習任務的變式度,促進所學內容遷移。
我們把教學設計和以前作一個對比:一是課改前按知識模塊組織教學內容,課改以后用情景、用任務組織承載教學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是課改前課程直線式編排,課改后螺旋式編排、螺旋式上升;三是以前按模塊展開,個別內容超出學生當前能力水平,難學難教,現在簡單任務引領簡單知識,復雜任務引領復雜知識,更接近學生的當前能力。
四、單元教學實施
有了情境化設計,就到了課堂實施環節。
第一,從案例入手,引發思考。為了讓學生理解商業匯票,筆者拋棄了上來就講概念的習慣,而是從案例著手,描述企業情境。A企業生產急需原料,可資金短缺,如何解決企業難題?通過提出問題,為商業匯票的概念作鋪墊。
第二,案例承載學習內容,促進學生總結歸納。第二個案例描述另一個企業:B企業通過開出具有延期支付功能的商業匯票順利購入材料,緩解了資金壓力,解決了生產難題。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發現了商業匯票的概念和延期支付的功能,印象深刻。這種嵌入了學習內容的案例是教學實施的重要工具。
由于這個案例內嵌了商業匯票概念及賬務處理方法,使用到一個會計科目——應付票據,教師要加入新知識歸納講解,結合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完成精細加工。接著進入序列任務。
第三,序列任務的設計引領學習路徑。任務三描述C企業,案例呈現帶息業務的賬務處理。然后進入模仿任務。
第四,模仿任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引導其熟悉圖示。任務四描述D企業情境,只給任務,不給解決方法,讓學生模仿上個案例完成賬務處理。10分鐘后,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情況進行反饋,給出評價。這種讓學習可見的形式幫助可教師監控學生的掌握情況。
教師利用最后時間總結歸納學習內容,布置作業。
以往筆者的教學效果不理想,主要因為課堂實施環節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現在運用案例教學,有幾個優點:一是有情境,能激發學習興趣;二是搭路徑,這里的路徑不是老師教的路徑,而是學生的學習路徑;三是搭腳手架給予支持,在后面的序列任務中要逐漸撤除;四是一體化融入,實現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的一體化培養;五是效果好,以學生為中心,課堂實施顯得有章法。
(作者單位為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 杰羅姆.范梅里恩伯爾,保羅.基爾希納(荷蘭).綜合學習設計:四元素十步驟系統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