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翀豪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思政課逐漸成為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環節。并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思政課成為高校的重要課程。輔導員要想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就需要參與到思政課的教學改革中,這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基于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政課教學;問題;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8-0160-02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指出,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校肩負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的任務。然而,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形勢下,很多高校的思政課教學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工作隊伍等方面存在著問題,這部分問題不僅會導致思政課的教學質量降低,還會導致難以實現開展思政課的目的和初衷,嚴重影響了思政課在高校課程中的開展。因此,學校需要針對當前形勢下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政策方針,從而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夢做出巨大的貢獻。
一、新時期高校思政課存在的問題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不強。現階段,很多高校的政治教育內容老舊,教師往往使用傳統的思政課的教學教材,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沒有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內容沒有做到及時的更新,這就導致很多內容理論缺少較強的說服力,難以讓大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做到良好的信服。其次,還有很多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過程中,教育內容完全脫離實際,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毫無針對性。這樣的現象不僅會嚴重影響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進行,還會讓大學生失去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甚至對學習思政課產生厭倦[1]。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實效性不強。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不強外,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實效性低下,其主要表現在該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方式單一,教師僅僅通過單純說教的方式,把思政課課本上的內容理論講授給學生,完全忽略了學生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實踐訓練基礎的重要性。在實際思政課的教學中,很多教師誤認為學生成績高了,就代表教學質量高、教學效率高,從而這部分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得到高分,不斷地讓學生做習題,進行政治知識理論的掌握和練習,把學生培養成考試機器。這樣的現象不僅會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產生厭倦感,還會導致整個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下降[2]。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吸引力不強。目前,我國思政課主要有社科部的教師來承擔,但這些教師往往缺乏對學生實際思想狀況的了解,導致教授的內容大部分脫離學生的實際。然而,輔導員身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線,能夠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動態,并且輔導員是與大學生們走得最近的老師,但是很多輔導員大部分以高校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出現,忽略了他們在思政課方面的教師身份。
二、新時期高校思政課存在問題的原因
1.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實際生活中,人的思想離不開一定的環境,是通過環境的一系列客觀事物來反映意識。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績。然而,由于很多西方國家在不同的場合宣揚“中國威脅論”,并且各種戰略手段來遏制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現階段,這部分西方國家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策略滲入我國的文化,把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發展方式傳授給大學生,這樣的方式不僅會給很多高校的學生的思想帶來嚴重惡劣的影響,還會影響我國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由于西方國家的價值觀的融入,大學生們可能會對兩種價值觀產生沖突,并且大學生沒有有效準確的判斷能力,很難對價值觀等進行判斷,從而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一定的影響[3]。
2.評價標準的偏差。根據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跟班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目前,由于受到學校選人評價制度以及用人單位的影響,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專業素質,極其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發展的重要性。其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大多數的學校在專業教育方面具有明確的要求,但是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教師,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準確的規范。
3.工作機制的滯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高校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想要對大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一個良好的運行機制,否則會嚴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然而,在過去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并不完全適合新時期發展的需要,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條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強調集體主義和社會需要,但是很多高校忽視了大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個人需要,從而導致大學生失去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認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高校中很難良好、順利地開展[4]。
三、新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對策
1.完善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監督管理制度。現階段,很多輔導員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沒有必要的,通常空課或者脫離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實際,利用該課程教學時間進行其他事情,完全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學校需要完善高校思政課的監督管理制度,對思政課的教學進行有效的管理。例如,學校可以設立一支教學監察團隊,對每次思政課的教學進行有效的檢查,從而規范教師進行思政課教學的行為。其次,學校還可以經常組織聽課活動,比如規定教師一學期有五節課需要很多教師來聽課,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會逐漸重視高校思政課的教學,還會對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做出巨大的貢獻[5]。
2.提升高校思政課內容的針對性。目前,由于很多教師仍沿用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教材,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沒有做到及時的更新,從而導致學生失去對思政課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更新教材,采用實時性的教材進行教課,讓學生掌握的思政課內容理論是及時的。首先,學校需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及時的更新,保證教師教授的內容具有時效性。其次,教師需要根據當前大學生的現實情況,制定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保證思政課內容具有針對性。例如,很多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可以在進行思政課的過程中,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把大學生當前對價值觀存在的誤解,對其自身價值觀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提升高校思政課內容的針對性,不僅能夠改變以往教師僅僅把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講授給學生的方式,還能夠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有效準確的解決,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在高校課程中的發展[6]。
3.提高高校思政課方式的實效性。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應用的普及,互聯網逐漸成為一種新興傳播的形式,也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方式。目前,很多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僅僅通過口頭的講述對學生進行教授,這樣單一被動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授方式不僅會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厭惡感,還會導致思政課的教學效率下降。因此,教師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應該積極借助QQ、微信、微博以及瀏覽器等新媒體互聯網手段,豐富思政課的工作載體,對思政課的教育方式進行有效的革新。除此之外,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新聞、焦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在進行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展現出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加形象、具體,更加深入。根據受教者學歷和接受能力的不同,選擇的教育內容要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對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7]。
4.建立高校思政課專業隊伍。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果輔導員的專業素質較低,不能夠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進行很好的開展,就會導致整體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質量降低。因此,學校需要對輔導員的專業素質進行提升,建立高校思政課專業性隊伍。例如,學校可以定期對輔導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一方面可以對輔導員的知識儲備進行更新,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輔導員的專業素養。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經常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促使輔導員能夠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結語
現階段,隨著當前教育教學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教育方式實效性不強,以及教育工作隊伍的吸引力不強等問題。因此,學校需要通過提升高校思政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提高高校思政課程的實效性以及建立高校思政課程隊伍的專業性等措施來促進課程教學的落實和開展,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進行有效的教育指導。
參考文獻:
[1]? 范劭興,宣云.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輔導員育人路徑探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4):86-87.
[2]? 江曉燕,蔡林,胡亮.應用型本科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途徑探析[J].文教資料,2017,(7):140-141.
[3]? 陳輝林,林文雄.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課教師隊伍交流機制探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31-133.
[4]? 李青,曾永平.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教師隊伍合力育人研究——基于兩支隊伍交流機制的考量[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4):147-148.
[5]? 胡緒明.高校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的功能定位及實施對策[J].學術論壇,2018,(4):180-186.
[6]? 張瑜.探析新時期我國高校輔導員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D].濟南:山東大學,2013.
[7]? 張檢.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思政課教學結合的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7,(9):227.
[責任編輯 史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