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蘭
【摘 要】在《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落實的影響下,中學衛生管理體系從傳統的行政管理轉變成監督與行政的管理體系,提高了中學衛生管理綜合水平,優化與改善中學衛生的工作方式、工作內容,這也使校醫在中學衛生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改變。為了彰顯校醫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學校衛生工作效率與質量,需要校醫工作者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自身作用,更新工作觀念,才能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故此,本文主要以校醫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以下幾點分析。
【關鍵詞】校醫;中學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2
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中學教育有序進行的前提條件。在中學學校工作中衛生保健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培養目標貫徹落實的重要途徑。但是受傳統的觀念意識與工作方式的影響,將校醫的工作內容主要圍繞處理學生日常傷痛、健康體檢活動等方面,沒有充分發揮校醫的教育功能作用?,F如今健康教育理念的發展愈發深入,對中學校醫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標準與任務,需要中學校醫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水平,加強對校醫工作的認識,并積極發揮教育功能作用,才能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開端基礎。由此可見,探究校醫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校醫工作的方向
(一)為師生提供必要的保健服務。在新時代下,為中學生提供必要的保健服務,是中學校醫工作者的重要工作職責。在實際的管理中,校醫應該向學校提供自身的衛生管理意見,并根據學校的實際規定要求,定期對學校師生展開健康檢查工作,從而為師生提供必要的保健服務[1]。與此同時,校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規劃以及季節性特點,監督管理中課程安排、課外活動開展等基本狀況,完善學校各個環節的衛生健康機制。
(二)向師生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內容。在中學教育理念不斷改革中,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內容已經成為中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也需要中學校醫工作者對衛生健康知識內容宣傳進而負責,進而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各項內容。中學校醫工作者要選擇合適的宣傳教材內容,使衛生健康知識更加具有針對性,并運用多元化的宣傳方式,才能滿足不同師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宣傳工作的效率。校醫工作者可以利用學校有效資源如廣播、櫥窗、黑板報等方式展現衛生知識的宣傳活動,并選取中契合中學生認知特點的故事型健康知識內容,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與教師在直觀活潑的宣傳活動中,掌握與了解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識,提高師生健康意識。
(三)引導學生日常生活行為意識。校醫工作的本質就是發揮其行為引導作用,進而向中學師生們傳播與推廣健康知識,并讓師生將健康知識進行內化吸收,作用于日常生活實踐中,進而達到科學預防與防治疾病的發生[2]。校醫在實際教育工作中,可以將健康知識、正確的飲食習慣、青春期健康問題、常見性傳染病防治等內容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校醫可以在中學校園中向學生講解吸煙行為帶來的危害;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針對季節的變化積極向學生講解流行病的預防等內容。
二、校醫職能的作用發揮
(一)監督管理的作用。中學校醫作為學校內部的衛生專項負責人員,應該為學校教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作用。校醫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貫徹落實衛生健康制度機制,但是校醫也不能忽視對衛生工作的技術監督管理工作。立足于學校相關部門以及教育部門的要求標準,結合健康教學、健康體育活動、教學樓衛生、師生在校期間飲食健康等諸多方面,嚴格要求與監管師生的實際不良行為,如若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出現不符合要求的不良行為,校醫應該對其進行糾正處理,并向學校管理人員進行如實反映[3]。如中學校醫可以結合學生日常休息時間、教室衛生消毒工作、教室桌椅的高度與舒適性等方面展開深入調查研究,根據調查最終結果,提出有效地意見,從而引起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將存在的不良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二)研究性功能作用。在新時期環境下,校園工作的范疇不再限定在日常保健工作內容上,而實現工作范圍的擴大,針對校園健康服務、師生行為習慣、校內健康問題等實現擴展。這就要求校醫工作者需要根據自身實際工作內容,對實際存在的問題展開專業性質的研究工作,進而形成科學的理論結果,將其作為校醫工作的指導方向。例如,由于中學生對健康保健知識的不足,時常會出現偏食問題、睡眠不足問題、不良用眼問題等,針對這些日常現象,展現細致的調查探究,才能發揮校醫研究性功能作用,提高校醫工作的技術水平。
(三)評價性功能作用。中學校醫工作職能中對衛生健康工作展開科學系統評價是其中重要的體現。評價性功能作用主要體現在工作質量、工作目標的實現情況、工作改進計劃等內容??茖W系統化的評價對校醫工作模式的轉變,促進衛生健康工作水平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效果[4]。例如,校醫工作者可以將評價工作內容側重于學生對健康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水平、學生生活習慣的改變情況以及校園衛生問題的改進等方面展開。在向學生展開健康衛生知識宣傳過程中,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向其展開,便于及時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動態信息,提高學生對健康衛生知識的重視程度,便于校醫工作者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進行直觀的觀察與了解,發揮評價性功能作用,提高醫護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受傳統認知觀念的影響,將中學校醫工作歸納與日常的衛生服務,不僅阻礙校醫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還影響校醫工作整體水平,因此引起中學管理人員的重視,改變與更新傳統的認知觀念,并在新時期影響下,實現校醫工作方式的轉變,發揮校醫工作的教育作用,幫助更多的中學生正確認知健康知識,提高中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中學生構建健康愉悅的成長環境,有助于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中學生奠定良好的健康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趙生軍.淺論校醫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v.18(66):216.
崔志勝,劉美岑,盧曉娜,et al.中國中小學校醫室工作現狀[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10):106-109.
曹淑杰.淺談校醫在高中學校教育中的作用[J].科學中國人,2016(26).
張垚.北京市通州區中小學校校醫和保健教師隊伍現狀調查[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58):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