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 ? 要:隨著新媒體對我們生活的逐層滲透,我們進入了信息大爆炸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時刻接受著信息的洗禮,而新媒體也日益成為我們學習與交流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為此,高職院校不得不轉變教育管理理念,重新思考在新媒體視域下,怎樣更好的完成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創新工作。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院校 ?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6(b)-0207-02
根據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示,要肅清網絡信息,加強對互聯網信息內容的監管工作,健全網絡綜合治理機制,致力于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一個更加清朗的網絡信息世界。而作為互聯網用戶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應自覺遵守網絡公德,抵制不良信息的腐蝕,守護我們共同的網絡精神家園。而對于高校管理者來說,怎樣更好的利用網絡來開展育人活動,更好的發揮出網絡對教育的積極影響,成為其當前亟待解決和實踐的重要問題。由此,高職院校管理者必須重視起網絡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向社會輸出更多的有網絡道德、網絡意識、網絡能力的新青年。
1 ?新媒體在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提升學生媒介素養 、培養高素質人才
媒介素養已經成為當代公民的重要基本素質之一,即公民在了解媒介特點、媒介作用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信息解讀能力,能夠理智地對待媒介所傳遞的信息,從而通過對信息的高效利用,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學習生活。當前,媒介已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時刻都在接受著各種媒介信息的洗禮,但由于種種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媒介素養并不高。高職生是新媒體信息的主要接受者,促進其媒介素質的提高不僅有利于促進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多媒體環境,從而促進社會媒介素養的整體提高。
1.2 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抵御不正之風
高職院校承擔著重要的社會使命,旨在向社會輸出更多的高素質實踐型人才。由此,高職院校在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起對其進行德育教育。大學生適逢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成型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內,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舉止非常容易受到各種網絡文化信息的影響,對低俗和糟粕的文化侵蝕抵抗力不高,因此,高職院校必須積極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抵御不正之風。
1.3 有利于開展黨建工作、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作用
受到生源限制,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學生,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對入黨工作存在錯誤的認識,入黨動機不端正等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職院校特殊的學制體系,高職院校普遍采取“2+1”頂崗實習等培養方式,在設置課程內容的過程中,為了給專業性課程讓位,學校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工作往往是斷層式、不連貫的,即便是通過層層關卡推優出來的入黨積極分子,在入黨后也可能出現種種問題,不能切實發揮出黨員的帶頭模范作用。新媒體的廣泛運用則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新媒體平臺,高職院校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溝通、交流和監管工作。推優時,可以通過QQ等通訊軟件進行實時通知,第一時間對推薦人進行公示,以便支部成員能夠及時了解推舉信息,提出異議。
2 ?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路徑
2.1 利用新媒體提高新生入學工作實效
新生入學伴隨著大量的信息處理工作,隨著近幾年來信息技術的快速普及,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建立起了一整套智慧校園工作機制。例如,在錄取工作后,導員建立院、班QQ群,幫助師生、生生在這里對彼此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與此同時,輔導員還要注意及時為學生提供解惑服務,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新的校園生活。在新生接待環節,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來發布新生報到流程與注意事項,隨行的家長也能夠通過公眾號等官方平臺時刻關注學校的教學管理動態。總之,通過對新媒體的廣泛運用能夠有效提高新生入學的工作效率,為新生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
2.2 通過社交應用渠道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在有意無意間產生從眾心理,這也是網民集體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個體總是受到群體行為方式的影響,并默默遵守著群體行為規范。師生通過微博、微信、QQ等社交軟件進行互關的行為,實際上是社會交往的一種。通常情況下,學生如果知道自己處于被關注的狀態中,那么他們就會對自己在網絡上的行為舉止進行規范,但是如果學生在這種被關注的狀態下依然發表了一些憤世嫉俗的、消極的言論,那么輔導員就要有所警惕,及時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必要時需要采取相應的危機干預手段,以期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2.3 創造學生參與的媒介文化環境
當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打破了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統治地位,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然不適應時代與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過程,以期幫助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更為高效的學習方法。由此,在實施教育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要注意教育管理理念的革新,以更加積極飽滿的態度迎接多重挑戰。管理者可以通過創造學生參與的媒介文化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和參與能力,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
2.4 利用新媒體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即資源,掌握越多的信息量,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尤其是對高職畢業生來說,及時掌握企業的動態信息更有利于提高其就業成功率,高職院校為學生提供的就業指導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要提高企業與學生間的信息對接率。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攀登高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應屆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達到820萬人。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式,由此,經過調查發現,學生在自己通過搜索就業信息的同時,也對“學校及時更新就業網站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訴求。
3 ?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避免過度依賴新媒體的功能
當然,新媒體功能只能作為一種教育管理的輔助性手段,高職院校在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應理智對待,不可對其過于依賴,因為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的應用也意味著我們將面臨著更加開放的網絡空間,通過它們進行信息的獲取和傳播固然便捷,但是其在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網絡作為一個線上的交流手段,它往往是信息主動輸出和汲取的一個媒介,但是對于一些較為內向,不愿意與外界接觸的學生來說,他們很少會通過網絡去進行自我表達,因此,如果過于依賴這些網絡平臺的信息反饋的話,極有可能會忽視這些需要關注的重點人群。所以,高職院校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應避免對新媒體的過度依賴,平衡好線上與線下的關系。
3.2 重視媒介素養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媒介素養教育即通過提高學生對媒介特點與信息的掌握,提高其對信息的分辨能力。近年來,各種網貸平臺興起,校園貸、招聘被騙等悲劇事件時有發生,這也為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但要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更要重視起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在為學生提供更多及時、可靠的信息的同時,還要提高其自主思考、辨別是非的能力。
3.3 提升教師的媒體素養
新媒體在教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媒體素養,具有辨別信息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對新媒體信息進行表面上的信息傳遞工作,還要深層次地對其所傳遞的信息進行篩選和總結,深入挖掘有效信息的來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信息。
綜上所述,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對此,高職院校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迎難而上,切實轉變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創新教育管理辦法,用新媒體等手段彌補傳統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期通過對新媒體的高效利用豐富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手段,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夏露.試論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J].學周刊,2019(10):16.
[2] 謝丹.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完善[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6):259-260.
[3] 周厚思.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J].才智,2018(33):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