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艷 韋艷燕 龐英華 韋玉娟


【摘要】?目的?探討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防治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后膀胱痙攣的效果。方法?將160例TURP術后發生膀胱痙攣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給予TURP術后膀胱痙攣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干預,觀察比較兩組療效,記錄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兩組患者膀胱痙攣發生率、發作頻次及持續時間、膀胱痙攣疼痛分值。結果?觀察組術后膀胱痙攣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膀胱痙攣發作頻次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分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穴位按摩和中藥貼敷干預可顯著減少TURP術后膀胱痙攣發作頻次,縮短膀胱痙攣的持續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膀胱痙攣的發生率,提高療效,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穴位按摩;中藥貼敷;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痙攣
中圖分類號:R245.9?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9.006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具有失血少、痛苦輕、術后恢復快、療效好等優點,成為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金標準[1]。膀胱痙攣是TURP術后早期并發癥,發生率為40%~100%[2],其發生與術后炎癥、留置導尿管、膀胱沖洗等因素有關。TURP術后膀胱痙攣可加重術后出血及增加患者痛苦,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控制術后膀胱痙攣的發生與發展一直是泌尿外科醫護人員的重要研究課題。穴位按摩、中藥貼敷等中醫護理技術是祖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中醫經絡腧穴學說為理論基礎,通過特定手法、藥物刺激穴位,激發經氣,從而發揮調五臟、行氣血、調和陰陽作用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中醫外治方法[3~4]。目前臨床上對預防和控制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發生的中醫護理技術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對TURP術后膀胱痙攣患者實施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干預,旨在觀察其療效,以期為臨床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行TURP術后發生膀胱痙攣的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符合2015年中華醫學會修訂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診斷標準[5]并行TURP且術后發生膀胱痙攣,意識清楚,無語言溝通障礙,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有精神系統疾病或感知功能障礙、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對貼敷中藥過敏,穴位局部皮膚潰爛;參加其他藥物臨床試驗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60~85歲,平均(65.50±2.50)歲;前列腺增生Ⅱ度54例,Ⅲ度26例;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19~31分,平均(25.04±4.05)分;手術時間35~108 min,平均(60.50±15.38)min。觀察組年齡61~82歲,平均(66.00±2.41)歲;前列腺增生Ⅱ度60例,Ⅲ度20例;IPSS評分20~32分,平均(25.95±3.87)分;手術時間40~100 min,平均(60.00±15.10)min。兩組患者的年齡、前列腺增生程度、IPSS評分和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TURP術后膀胱痙攣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疏導和安慰,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TURP術后膀胱痙攣發生機制、臨床癥狀、治療干預措施等相關知識,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教會患者采用傾聽音樂、觀看電視、冥想、傾訴、放松訓練等方法進行情緒宣泄及自我心理調適。(2)控制膀胱沖洗液的溫度和速度:術前3天每天4 pm測量患者肛溫,取3次肛溫的平均值為術后膀胱沖洗液的核心溫度。術后采用人體輸液恒溫儀對沖洗液進行加熱,溫度維持在術前測量所得的核心溫度。沖洗速度術后當天以沖洗流出液保持淡紅色至清澈透明、120~160滴/min為宜,密切觀察沖洗流出液顏色并進行調整;術后第1天100~120滴/min,第2天80~100滴/min,第3天60~80滴/min,逐日遞減至沖洗速度≤30滴/min時停止沖洗。(3)疼痛管理:術后均給予硬膜外鎮痛泵鎮痛,每班當班護士均采用疼痛數字評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6]定時或患者有疼痛主訴時隨時評估其疼痛狀況,根據NRS評分結果施予不同的疼痛管理,即NRS評分≤6分者給予放松療法、音樂療法、認知教育、轉移注意力、熱敷恥骨上區等方法進行干預及舒適護理;評分7~8分者在上述措施的同時,遵醫囑給予弱阿片類藥物鎮痛;評分9~10分者,遵醫囑給予緩釋類阿片藥物和外周阻滯。(4)健康教育: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2000~3000 mL。妥善固定導尿管,囑患者注意避免牽拉移動氣囊導尿管,防止導尿管對膀胱頸、膀胱三角區的刺激引起膀胱痙攣。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預防便秘,避免用力咳嗽、排便等引起腹內壓增高導致膀胱痙攣的因素。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干預。(1)穴位按摩:按照國家標準《經穴部位》[7]定位取穴,氣海(腹正中線臍下1.5寸)、大赫(臍下4寸,旁開0.5寸處)、曲泉(膝內側部,屈膝內側橫紋端,當股骨內上踝后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緣凹陷處)、交信穴(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復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后方),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在上述穴位上作順時針環旋揉動,力度由輕到重,以患者感到局部“酸痛”為度,每穴按摩3 min。每天9∶00~9∶30、16∶00~16∶30避開醫生查房及飯后30 min進行穴位按摩各1次,每次15~20 min,術后第1天開始,連續4天。(2)中藥貼敷:取烏藥13 g、木香13 g、川芎13 g、莪術12 g、路路通12 g,裝入消毒治療碗內,加入少量白醋,用溫開水調成泥狀,敷于患者上述4穴,以醫用敷貼將中藥粘貼固定,每天穴位按摩結束后,施予中藥貼敷4小時后取下,用清水洗凈穴位局部皮膚。術后第1天開始,根據穴位按摩,上午、下午各1次,連續4天。(3)注意事項: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做好自己的手衛生工作。詳細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解釋工作,檢查患者穴位局部及周圍皮膚狀況并清潔擦干,按摩時取穴準確,力度由小到大、緩慢均勻,按摩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面色、穴位局部皮膚情況,詢問其有無不適,如患者有頭暈等不適在排除非按摩因素所致外應停止按摩,如有皮膚過敏則暫停中藥貼敷,必要時應用抗過敏藥物。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療效,記錄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兩組患者膀胱痙攣發生率、發作頻次及持續時間、膀胱痙攣疼痛分值。①療效:穴位按摩和中藥貼敷干預結束后即術后第5天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自擬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患者無膀胱區脹痛,尿管引流通暢,尿液清,尿道口無溢血溢液;顯效:患者偶有輕微的膀胱區脹痛,尿管引流通暢,尿液偶為淡紅色,尿道口有少許溢血溢液;好轉:患者膀胱區脹痛較明顯,尿管引流時有停頓,尿色淡紅,尿道口溢血溢液較多;無效:患者膀胱區脹痛嚴重,尿管引流不暢甚至尿液反流,尿色鮮紅,尿道口有大量的溢血溢液。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②膀胱痙攣疼痛分值:采用NRS于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分別評估兩組患者的疼痛分值。NRS量表是將一條直線平均分成10份,在每個點用數字0~10分表示疼痛依次加重的程度,0分為無痛,1~2分為偶有輕微疼痛,3~4分為常有輕微疼痛,5~6分為偶有明顯疼痛但尚能忍受,7~8分為常有明顯疼痛但尚可忍受,9~10分為疼痛難以忍受[6]。③膀胱痙攣發生率、發作頻次及持續時間由專人記錄統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分析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及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重復測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干預總有效率分別為100.00%(80/80)、81.25%(65/80),觀察組干預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16.552,P<0.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膀胱痙攣發生率比較
術后第1天觀察組患者膀胱痙攣發生率較對照組開始減少,隨著穴位按摩和中藥貼敷時間的延長,膀胱痙攣發生率逐步遞減,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觀察組膀胱痙攣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膀胱痙攣發作頻次及持續時間、疼痛分值比較
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膀胱痙攣發作頻次及持續時間、疼痛分值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且隨著干預時間的延長,兩組膀胱痙攣發作頻次、持續時間、疼痛分值均逐漸改善,而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01),膀胱痙攣發作頻次、持續時間、疼痛分值兩組組間和時間在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顯著(P<0.001)。見表3。
3?討論
3.1?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發病機制
膀胱痙攣是TURP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發生機制為:①術后膀胱區受沖洗液溫度、壓力等外界因素刺激,激活機體內細胞膜鈣離子通道,致膀胱逼尿肌興奮收縮引起痙攣;②患者術后恐懼、焦慮、緊張等心理情緒致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減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皮質系統對膀胱逼尿肌的抑制作用;③術后未妥善固定導尿管、尿管堵塞等因素造成腹內壓增高而發生膀胱痙攣[8~9]。膀胱痙攣主要臨床表現為術后下腹部膀胱區難以忍受的陣發性痙攣性疼痛,患者自感膀胱憋脹伴尿意急迫感,沖洗管一過性阻塞沖洗不暢,沖洗液顏色變深,可有小的血凝塊,沖洗液反流至沖洗管,尿液自尿道口外溢等。中醫學理論認為,膀胱痙攣屬于“腹痛”“琳癥”范疇。《素問舉痛論》曰:“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又曰“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TURP術后膀胱痙攣的發生是由于手術創傷、血絡受損、血溢脈外,加之術后濕熱阻滯膀胱而形成瘀濁阻塞、濕熱蘊結、淤血阻滯,故而發生膀胱痙攣[10~11]。
3.2?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防治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膀胱痙攣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膀胱痙攣發作頻次及持續時間、疼痛分值兩組差異顯著,且隨著干預時間的延長,兩組膀胱痙攣發作頻次、持續時間、疼痛分值均逐漸改善,而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膀胱痙攣發作頻次、持續時間、疼痛分值觀察組和對照組組間和時間在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顯著,說明穴位按摩和中藥貼敷干預效果優于傳統TURP術后膀胱痙攣護理干預,與陳海燕[12]的研究結果相似。TURP術后為預防膀胱痙攣的發生及減輕發生后患者的不適,臨床上常規給予鎮痛泵鎮痛、恒溫沖洗液持續沖洗膀胱、熱敷等方法進行干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防膀胱痙攣的發生,緩解臨床癥狀,但效果不夠理想。穴位按摩和中藥貼敷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經絡腧穴學說為基礎,以按摩、中藥貼敷為主要手段,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本研究觀察組在常規干預的基礎上結合中醫穴位,對術后膀胱痙攣患者進行氣海、大赫、曲泉、交信穴等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其中氣海穴為人體先天元氣聚會之處,男子生氣之海,主一身氣疾,具有利下焦、補元氣、行氣散滯的功效;大赫是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道,具有散熱生氣的功效,主治膀胱疾病;曲泉為肝經合穴,是溝通肝腎的要穴,具有清利濕熱,通調下焦的功效;交信穴屬足少陰腎經,具有益腎調經,調理二便的功效。中藥貼敷方劑中,烏藥歸肺、脾、腎、膀胱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木香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川芎入肝、膽經,具有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的功效;莪術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破血消積的功效;路路通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的功效。觀察組患者進行上述穴位按摩后再給予中藥貼敷,諸穴配合諸藥共奏溫經通絡、行氣活血、 鎮痙止痛之功效。
綜上所述,根據中醫“腑以通為用”的理論,對TURP術后膀胱痙攣施予穴位按摩配合中藥貼敷干預,可顯著減少TURP后膀胱痙攣發作頻次,縮短膀胱痙攣的持續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膀胱痙攣的發生率,提高療效,促進患者康復。穴位按摩和中藥貼敷是我國傳統醫學的外治方法,操作簡單方便、無副作用、費用低廉,患者及家屬均樂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潔,丁艷,黃亞蕾,等.加溫膀胱沖洗液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膀胱痙攣影響的Meta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12):39-42.
[2] 羅波,張勁峰.鹽酸坦洛新緩釋片并吲哚美辛栓劑預防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后膀胱痙攣的效果[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7,53(3):349-352.
[3] 劉天貺,王琦,周俊.基于文獻計量學分析中醫護理技術應用現狀及與臨床病癥護理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2):1638-1642.
[4] 謝建儀,吁英,黎海陽.腹部聯合肛周穴位按摩預防重癥腦卒中大便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7,24(19):55-58.
[5]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下尿路癥狀藥物治療共識(2015)[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5,34(12):1380-1387.
[6] 王曙紅.臨床護理評價量表及應用[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49-163.
[7] 國家技術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2346-90經穴部位[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0:29-43.
[8] Chou R,Gordon DB,de Leon-Casasola OA,et al.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Pain Society,the American Society of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Committee on Regional Anesthesia,Executive Committee,and Administrative Council [J].J Pain,2016,17(2):131-157.
[9] Michel MC,Gravas S.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β3-adrenoceptor agonists in the treatment of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insight from transcriptosome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J].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2016,15(5):647-657.
[10]劉菲,劉萍,馬月仙.穴位按摩聯合溫水足浴對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效果觀察[J].現代醫學,2017,45(4):593-597.
[11]徐紅燕,邵亞敏,楊春萍.經皮穴位電刺激在治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7,16(2):171-172.
[12]陳海燕.穴位按摩結合護理干預對前列腺增生癥TURP術后膀胱痙攣的影響[J].光明中醫,2018,33(1):128-130.
(收稿日期:2019-06-18?修回日期:2019-07-30)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