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波
摘 要: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更不能夠忽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而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發展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素養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鍛煉習慣是每個教師需要積極思考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體育;鍛煉習慣;體育意識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體育鍛煉習慣上也同樣適用,良好的體育習慣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就目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而言,學生對體育沒有正確的認識,普遍認為體育“無用”,體育習慣更是無從談起,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要清楚的認識學生體育鍛煉存在的根本問題,堅持學生主體性的教學原則,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切實轉變理念和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專業性,展現出體育鍛煉的獨特魅力,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鍛煉興趣。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調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結構,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應有的鍛煉強度,掌握一定的鍛煉方法,形成自主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一、加強課堂引導
自覺性和自制力是體育習慣養成的重要保障,但小學生在自覺性和自制力上往往達不到預期。尤其是在體育價值上認識不足,使得體育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加強體育課堂引導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基礎,通過有效手段,提高學生課堂體驗,讓學生形成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保證體育教學效益。
例如:在教學“跳長繩”這一課內容時,為了保證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首先,我會與學生達成一致,與學生共同商討課堂紀律的制定,除了學校要求的學生日常規范外,專門針對體育課制定相關規則,加強學生的紀律意識,之后,我會讓學生復習短繩的相關動作和技巧,引入長繩的相關知識,進而,我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讓學生思考“跳長繩,起跳的位置和時機分別是什么呢?”并讓學生進行自主嘗試,通過嘗試感受到跳長繩和跳短繩的區別。最后,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總結出跳長繩的動作要領。除此之外,我還會鼓勵學生探究其他的跳法,活躍課堂氛圍。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二、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不高很大程度上要歸根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當。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不僅能夠讓教學達到學生心理預期,而且也充分體現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現代化教育理念為導向,豐富體育教學形式,開設多種體育活動,以選項教學基本手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教學“30米快速跑”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基本跑的技能動作,我會以游戲的方式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趣味蛇形跑”作為導入,起到熱身效果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后,我再讓學生進行搖臂訓練,并為學生講解示范動作要領,比如兩腳前后開立站,手臂彎曲自然擺,后跟微微提,身體稍前傾,眼看前方,蹬出雙腿沖向前。進而,我組織學生進行“我們是最快的團隊”游戲,讓學生自由結組,為學生講述游戲規則,跑的最快的一組獲勝,,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我會讓學生在課堂上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比如,球類運動,踢毽子等,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如此一來,既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形成自主鍛煉意識和習慣。
三、注重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也是教師極其容易忽視的部分,合理的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體育鍛煉成果展開合理評價,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制定鍛煉計劃和目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在上體育課時,我除了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外,更會在課堂的結尾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評價方式和內容視情況而定,比如,上室內體育課,讓學生了解一系列體育比賽嘗試,我會讓學生進行相互提問,通過提問問題,既能夠鞏固知識,也能夠達到評價的效果。上室外體育課時,我會以我的評價為主,以抽查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對練習好的學生給予積極的肯定,練習差的學生,則會給出鼓勵和個人指導,提高學生鍛煉信心。除此之外,我還會引導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學生自主制定鍛煉目標和計劃,并相互監督,從而讓學生逐步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發展學生體育素養的基本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習慣養成并非一日之功,要具備堅定的信心,持久的耐心和毅力,才能夠形成好的體育習慣。從這點來看,教師仍需在如何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上下工夫,要在教學實踐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優勢,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同時,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指導,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房狄.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102-103.
[2]施丹丹.體育教學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