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蘭
摘要:職業教育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核心就是要突出培養工匠精神,以“專業專注、堅韌執著、一絲不茍、踏實肯干、感恩”為內涵,讓頂崗實習生、在校生、新生懂得帶著工匠精神去工作,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傳承工匠精神,發揚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工匠精神;專業專注;踏實肯干;感恩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描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的靈魂,是培養學生專業精神、職業態度、人文素養三者統一的價值取向。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以工作為基點的專業精神,包括“創新、精益求精、專業專注、堅韌執著、一絲不茍、踏實肯干、感恩”的職業態度和人文素養。對工作充滿激情和專注,帶著工匠精神去工作,把職業當事業,踏踏實實,專心做事,不嫌棄工作的卑微,不抱怨工作的臟累,放下浮躁功利,拾起誠信感恩,這也是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追求和時代精神。喬布斯的蘋果神話,德國奔馳寶馬的神壇,無不是工匠精神的化身。
二、專注執著負責任
專注執著負責任是工匠精神的靈魂。他表現在做事有頭有尾,一絲不茍,踏踏實實,專心致志的工作態度。這是我們要和學生強調的核心思想。任何一個員工在工作上盡力盡責盡心,必定是一個擔當肯干的受賞識的工作者。工作起來也會是開心快樂的。對工作負責的人也是一個對學習對家人負責任的人,是幸福的心情。偷奸耍滑,馬虎,浮躁,推卸責任,得過且過的人,是打工者的心態。輕則做不出成績重則容易出安全事故,給單位造成嚴重損失,給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我經常給學生重復的一件事。我把車放在汽修實訓室保養,老師認為是常規動作,交給學生去鼓搗,結果下課鈴響了,學生連剎車片的螺絲都沒上緊就跑去吃飯。老師沒檢查就把車還給我了。結果下班一出校門一路噗嗤噗嗤的聲音嚇得我走不是停不是。最后叫了維修店的老板來檢查維修好。老板說;如果出了安全事故,汽修實訓室的責任老師是要負刑事責任的。結果,這位老師羞愧道歉。此后再也不敢馬虎松懈。以后的教學中帶學生參加省技能大賽還獲得好成績。學校開展了系列“愛崗敬業,專心做事負責任”“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職業道德講座,教風學風正氣飛揚,畢業生100%順利就業。這個專業也慢慢地成了學校的重點專業,與另一所高職院校順利銜接為三加二的熱門專業。
二、踏踏實實,做工作的主人
職業學校的學生本身文化基礎知識欠扎實,內心浮躁無特長,不愛運動愛玩手機。通常被稱為三等人:等下課,等吃飯,等上網。職業代號就是藍領工人。因此職業學校的學生創新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我們強調只有學會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養成踏踏實實工作的態度,做工作的主人,對職業敬畏,一絲不茍的態度才有出路。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之神,比如造紙敬蔡倫,木匠敬魯班,敬畏和自豪代表著對行業的認可。當一個人滿懷敬畏和自豪地說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踏踏實實從事該工作的主人了。他就是帶著工匠精神去工作,這樣的人也許平凡但絕對不會平庸!
1、因此我們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包含特別重要的一項就是:召開全校大會隆重表彰優秀頂崗實習生。邀請受表彰的學生家長參加,不同專業的優秀實習生發表感言。讓學生將自己一年的踏實干活,謙虛請教,精益求精負責任的實習工作表現,實習單位的良好意見,個人的脫胎換骨的工作實習體會充分地表達出來。讓在校生聆聽,羨慕,膜拜,老師了解、表揚,校長表彰、鼓勵。從而形成一種正面的典型,良性循環,屆屆相傳。我想這無形中就塑造了畢業生的工匠精神,頂崗實習生的匠心匠魂。
2、第二項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定期邀請往屆畢業生,優秀校友回校做講座。我們學校是工科學校,三大主干專業部是化工、機電、計算機,曾經的主管部門是廣東省科學院。為科學院各研究所培養了無數杰出的科技人才和領導干部,為社會各行業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企業家,行業精英。他們分享的成功創業心得,豐滿人生經歷,給在校生帶來心靈上很大的震撼。堅韌執著、勤奮謙虛、主動大氣、踏實肯干的精氣神,在這些嘉賓口中娓娓道來,彌漫著整個校園,充斥每個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讓同學們樹立了學習的偶像,奮斗的目標。
3、第三項思想政治工作是帶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讓同學們親眼目睹工作人員的踏實,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我們學校曾經帶學生到江門雅圖仕、深圳比亞迪、廣州智嵌、廣州本田、廣州唯康等企業深入參觀學習,聽取部分員工的工作介紹。回校后要求同學們談體會寫心得。從同學們的言談筆議中了解,同學們深深體會到一個崗位一份責任,一份工作一份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且工作且珍惜。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大意,來不得半點偷懶推脫。工作就是做人,只有人品踏實的人,才會獲得上司和同事的信任,才能與大家團結合作,做出杰出的成績,做出合格的產品。世間變幻莫測,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三、感恩的心
擁有工匠精神的員工,必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工作,感恩同事,感恩家人,感恩國家。心懷感恩,就會對工作投入愛和激情,就會在工作中多堅守多專注多鉆研,就會更愿意幫助同事,就會少抱怨,不怠工。感恩是我們班會課常設不落的永恒的主題。
1、感恩家人。在新生入學初,中秋前后的主題班會上,我們會舉行主題班會:感恩的心。讓學生給家人發去問候,報去平安。齊唱《感恩的心》。讓班里每個學生講家人令自己最感動的一件事,喚起學生內心的善良和柔情。校領導和部門領導也會去班里巡視和親切問候。這樣的活動在學生入學就在心理種下了感恩的種子。
2、感恩師父。每年的教師節,我們的學校的主題就是感恩老師。老師就是師父,引路人。所以班里會別出心裁地布置成感恩的喜悅的環境。給每個任課老師喊出“謝謝老師,老師謝謝”的話語。整個校園都是喜悅快樂的情緒。于是我們就會教育學生發散到感恩同事,感恩同學的氛圍中去。
3、感恩工作。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求始終教育學生:工作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生成功的基礎。作為員工,當我們感恩工作,工作就會給我們回饋報酬,機會,晉升。只有把工作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才能享受到工作帶來的樂趣。如果僅僅把工作當做一種謀生的手段或一件差事,那么即使感興趣,也會審美疲勞,職業疲憊,無法保持對工作的激情。在畢業生跟蹤調查中,我們要統計出不工作賦閑在家的學生名單,了解分析他們的心態,多數是無聊,寂寞,懶散,抱怨。這個給了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反面素材。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時會抨擊啃老,鼓勵工作,感恩工作,做生活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
4、感恩用人單位。工匠精神蘊含著雙贏的狀態,單位給我提供工作的平臺,相應的福利待遇,我為單位認真做事,團結同事,幫助同事。帶著感恩的工匠精神去工作,工作就是愉悅的,出色的,感恩的。用人單位就是啟迪智慧的場所,工作就是歷練人生的機遇,同事就是千里修來的有緣人。沒有不完美的工作只有糟糕的自己。我在《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教育學生,:干一行愛一行,眼高手低不可取;挑肥揀瘦,頻繁跳槽的永遠都是新人,生手。感恩擁有的工作,堅持到最后的才是收獲果實的人。只有懷有感恩之心,愛工作愛單位才會有晉升,出色的途徑。王石愛萬科,任正非愛華為,董明珠愛格力,堅守感恩執著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他們傳奇的人生,不朽的職業神話。
參考文獻:
[1]《職業生涯規劃》蔣乃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陳勁譯浙江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