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教學體制不斷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更高要求,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本文將立足小學數學學科,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應用,以期為有識之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前言:
在小學教學體系中,數學學科占據關鍵一環,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較大,學生需要具備抽象思維能力,理解數學基礎知識、數學公式、數學定理等。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采用小學合作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一、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合作學習概念被提出,隨后被應用在教育領域,收獲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國推行教學體制改革,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可以提升自信心,增強團隊榮譽感。小組劃分是開展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教師需要注重分組的合理性,確定每個小組的人數和人員構成[1]。一般來說,小組學生為4到6名,人數過少將難以開展激烈討論,人數過多將影響個人特長展示。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觀點,在小組合作中展示自我,教師應該秉持優勢互補的原則,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等,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優化整合。每個小組應該分為三層:第一層學生的學習能力最強,能夠提供啟發觀點,引導其他同學思考。第二層學生的學習能力適中,能夠尋找問題解析的常規方法,完成課題討論。第三層學生的學習能力偏低,能夠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汲取他人之長。第一層學生可以擔任小組組長,負責組織小組的合作學習工作,第二層學生可以擔任記錄員,負責整理討論成果,第三層學生可以擔任匯報員,匯報小組的合作情況。通過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充分調動起來,合作學習興趣將得到激發。
二、選擇合作學習內容
對小學數學教材進行分析,發現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開展合作學習。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具有抽象性,且具有討論價值。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考察教材是否適合應用合作學習方式,教材知識點是否具有挑戰性。以三角形知識為例,在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時,教師沒必要開展合作學習,只需讓學生立足生活實際,談談生活中的三角形即可[2]。在確定合作學習內容后,教師還要尋找合作學習的時機。如果班級中的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這一知識點,則無需開展合作學習;如果班級中的大部分學生不能理解知識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比如,教師在講分數的相關知識時,會發現大多數學生都不能完全理解分數的意義。為了輔助學生把握分數內涵,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分組,為每個小組發放10顆糖果,讓小組學生進行自由分配。在分配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分數概念,計算學生所擁有糖果占據總數的幾分之幾,并比較哪個分數最大,哪個分數最小。在小組計算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思考如下幾個問題:分數是如何得到的?分子和分母分別表示什么?在分母不變的情況下,分子大小與分數大小有著怎樣的關系?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將開展合作探究,對分數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培養合作學習習慣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據著至為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燭照學生的學習之路,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習慣。很多學生畏懼表現自己,不敢在合作學習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害怕提出錯誤觀點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秉持賞識教育原則,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逐步增強學習自信,在小組合作中暢所欲言[3]。
比如,教師在講小數乘整數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思考以下這道題目:“已知鋼筆的價格為每支2.8元,小明要買5支鋼筆,一共要花多少錢?”教師需要為小組預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自主摸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規律。經過相互討論,小組學生將給出以下幾種解答路徑:第一,將2.8元視為28角,用28乘5進行計算。第二,將5個2.8相加,進行求和計算。第三,將2.8元拆分為2元和8角,分別乘5進行計算,然后再將乘積結果相加。在學生提出問題的解答方案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肯定學生的智慧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判斷哪種計算方法最為簡便,并由此尋找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技巧。學生可以發現第一種計算方法最簡單,可以先將小數視為整數,最后對計算結果的小數點進行調整。
四、優化合作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環節,教師需要對小組進行整體性評價,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樹立數學學習自信,攻克數學學習障礙[4]。
比如,在課程即將結束之前,教師需要考察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分析小組合作學習的討論度,對小組進行科學評價。同時,教師需要考察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合作分析情況、團隊責任感等,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除了要開展教師評價之外,還應該引入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凸顯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在評價過后,教師需要為優秀小組和優秀學生提供獎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中收獲快樂。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小學數學知識點龐雜,學生在知識理解過程中容易遇到阻礙,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擔任著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任務,為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合作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連碧容.促進后進生向“后勁生”轉化的有效載體——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亞太教育,2019 (06):57.
[2]劉貴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問題與應對策略的案例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 (10):119.
[3]趙艷輝.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 (29):129-130.
[4]王海英.合作學習,提高效率——淺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發揮[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 (12):111.
作者簡介:鄧月姣(1991.9-)女,九臺卡倫中心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