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凌杉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逐漸完善,在國防建設方面,我國的信息化建設為保護國家安全有重大意義,因此,保護我國軍隊通信網絡安全,加強管理防護勢在必行,軍隊網絡安全涉及到我國各個戰區之間的聯絡,因此要注意國外勢力的竊聽,及時檢測及時處置,本文針對軍隊通信網絡安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且提出幾點防護措施。
關鍵詞:軍隊通信;危險因素;防護對策
社會的發展是飛快的,我國在發展過程中一直秉持和平發展的理念,在發展過程中,我國不斷提高自身的軍事實力,為國家安全發展保駕護航。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力戰爭早已過時,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戰爭和信息化戰爭。隨著大數據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的開放度與傳播速度實現了質的飛越,同時信息安全領域成為國防安全建設的重點。從當代世界軍隊建設實踐中可以看出,一支軍隊的信息化水平建設與它的信息依賴程度成正比,信息安全問題也隨著發展速度變得更加突出,因此只有保障軍隊的信息系統安全,保證安全的通訊,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1影響軍隊網絡安全的因素
1.1內部發展因素
隨著我國的科技發展,一些國家也在快速發展自身科技,在信息化建設中,我國的軍隊網絡通訊技術形成了國內網絡保護網- 戰術互聯網,它不同于其他的武器防御,是利用網絡信息將我國的所有軍隊進行信息的集中整合,并且進行相互連接,相互通用以及相互操作,在通訊過程進行大量的數據交換,其過程非常繁瑣復雜,同時一旦被外軍所截獲破譯,對我國的軍隊發展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復雜的運營程序需要科學的、整體的、宏觀的體系作為指導和支撐,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嚴格遵守上級指揮和命令,以防止給軍隊通信的流暢性、安全性帶來隱患。
1.2外部發展因素
我國在集中利用網絡信息建設提高部隊戰斗實力的同時,別的國家也在網絡技術方面快速發展。隨著我國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逐漸引起一些國家的高度關注,對我國國防的網絡信息“虎視眈眈”。國家之間為了在網絡信息方面占絕對的優勢,“網絡風暴”、“網絡壁壘”、“網絡防御”等活動被頻繁的以演練形式展現出來。一些國家為防止入侵,保護國家網絡安全,也組織了一系列的演練活動,比如“網絡海盜”、“網絡盾牌”等,加強網絡空間的攻防能力,我國在信息化斗爭的浪潮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和挑戰,加強軍隊網絡通訊建設更是刻不容緩。
2針對軍隊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
2.1加強我國設備創新技術
信息化建設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一方面是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我國在信息設備和服務器一直都依賴于進口,以及大量的系統和應用都引進國外的版本,而國外的芯片和設備都存在不確定性,其大部分都可能存在未知安全隱患,導致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泄密事故。因此我國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創新,大力推行專業化的網絡防護力量。另外,我國的專業人才數量有限,散在的分布在各個部隊,無法形成高效的團體。因此,還要重視我國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和保留,打造一批業務能力精準,管理高效,作風優良的管理隊伍。
2.2健全網絡安全法規制度
部隊本身的自我管理是嚴格的,為加強部隊通訊人員的安全意識建設,應當遵循其特點規律,針對部隊網絡工作的長期性和嚴格性,強化安全意識,定期檢查安全隱患并且制定措施,確立相關行政制度,嚴格遵守,針對通訊網絡竊密要嚴肅處理。根據工作的具體內容全面覆蓋法律的范圍,從科技、管理、技術、官兵教育等方面,融合大局觀以及具體管理實施細則,明確違反法規的行為以及相應的懲治措施,從硬性要求上為我國軍隊通信網絡安全提供保障。
2.3全面加強防范措施
在網絡加密技術方面,加強重要文件的加密等級,由于軍隊的性質的特殊性,軍隊的人員信息,制度以及技術都需要高級保密,在網絡上就需要更加注重,網絡加密主要運用數學手段以及物理手段,通過密碼算法將保密的內容被轉化為沒有密鑰就無法解譯的文件,保證信息絕對的安全;同時加強防火墻技術,國內外針對破譯中國網絡系統的各種木馬程序數以萬計,隨時都在盯著中國網絡的信息漏洞伺機而動。在網絡防范措施中,入侵系統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其通過加強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的屏障,以保護軍隊網絡抵抗外網的攻擊。在入侵檢測系統中可以設施正常模式和異常模式,以正常系統訪問模式為標準,對相對有不利行為的訪問模式設置成入侵模型,,實時檢測網絡中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并向其發出警告,保護軍隊網絡的安全運行。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飛速發展的趨勢下,信息化的發展在帶給人民生活便捷的同時也為國家安全帶了諸多的安全隱患,而我國軍隊網絡安全將會面對更多的問題與挑戰,因此我國更要加強創新建設,加強管理人才的培養,發揮骨干隊伍的作用,保持通訊技術的防護水平,不斷健全通信網絡法規法制,強化全軍安全意識,提高應變能力和綜合水平,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方慶靈. 當前我國軍事信息安全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國防參考,2016(21):67.
[2]吳義三. 關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現狀分析與防御技術的思考[J].內燃機與配件,2018(8):89-90.
[3]彭凱. 計算機網絡安全現狀分析與防御技術的探索[J].計算機與網絡,2018(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