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進入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文化越來越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方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為人們對于文化的主流需求。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傳承關系到國家的建設、人民的生活等等方面。本文通過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傳承發展的重要性,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方式途徑。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這一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方面發生的巨大的變化,較之前的時代都在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質量發展著。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方面,我國作為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古國,在文化方面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文化傳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一、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近年來,我國重視文化事業發展,重視主流文化思想的產生及影響,提出建立文化自信,并將其上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要求內容,因此文化自信對于國家建設很重要。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具有歷史悠久的特點,從歷史傳承下來,具有不間斷性和極強的適應性,因此也必將順應新時代的發展傳承下去。其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蓋內容廣泛,能夠為新時代背景下所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范例或借鑒,對于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最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世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具有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力并將不斷傳承下去。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前,我國大力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作為評價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中國人民的價值認知水平,符合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的主流評價,是因為其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憑空就有的,而是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總結而來,因此符合中國人民的特點,對新時代社會發展具有指導作用。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并不是中國所特有的,但是中國確實是發展的最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的特色表現在其既有社會主義的特點,又結合著中國的具體實際,不斷豐富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也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著精神以及思想養分,尤其表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方面。
二、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一)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當今時代,各國之間競爭合作不斷,合作促建共贏,競爭促進提升。文化越來越成為國家間競爭的重要方面,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因此在世界文化獨具特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增強我國的文化競爭力,然而目前世界上還存在惡性競爭,比如,惡意篡改文化標識,惡意宣傳文化內容等現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要樹立保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意識,并注意細節,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注意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其他方面相結合。我國將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因此文化建設并不是孤立的,要將其放在總體布局之中進行考慮。同樣,文化建設無處不在,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文化氛圍的渲染,在政治建設中離不開文化的宣傳,在社會生態建設方面離不開文化的促進。而且,各方面的建設還可以在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闡釋或者指導,對于其他方面的建設有促進作用。比如,生態環境保護,古語有云:天人合一。社會建設方面,有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會的說法。
(三)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重視發揮時代新人、新形式的重要作用。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蓋廣泛,與新時代緊密結合,不會落后于時代,因此在新時代傳統文化也得到時代新人的認可。首先,在當今時代,漢服文化廣為流傳于民間,受到人們的熱捧,不僅與其優美的外表有關,而且與其所蘊含的儒雅精神有關。漢服文化精致而又不失通俗,內斂不失其韻味。其次,新時代下,網絡新媒體不斷發展,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新形式。很對時代新人,通過互聯網將優秀傳統文化制作成貼近人們生活或者吸引人們目光的新的表現形式,拉近人們與傳統文化的距離,使人們了解傳統文化,發揚傳統文化。再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還離不開主流媒體的推動。大型的電視節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專題性解析,更加能夠提高人們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專業性,促進主流傳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國家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步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張萬紅,孫宏亮,王巖石.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蔡建國.傳承傳統文化,倡導青年先行[N].團結報,2017-05-06(02).
作者簡介:馬曉娟,河北省傳統文化教育學會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