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中最重要的一個板塊,敦煌壁畫藝術對不論是繪畫還是設計的借鑒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油畫專業的方向學習和研究敦煌壁畫,并能夠為油畫新創作的道路上提供指導與思考。
關鍵詞:敦煌壁畫;油畫;借鑒;思考;創作
一、敦煌壁畫藝術在油畫創作中的借鑒與思考
敦煌壁畫是絕美豐富的藝術寶庫,非常系統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其線條、色彩、構圖、題材等方面的各種形式技法對油畫創作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不同時期的敦煌壁畫創作的藝術特點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這些藝術作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同時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鑒與創新。
(一)線條
在敦煌壁畫中和中國傳統繪畫一樣注重線條,線條是一張畫的靈魂,以線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繪畫特色。敦煌壁畫的線描是以傳統的藝術形式為基礎,從早期的粗放隨意,到魏晉的精致,再到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而后又經歷了唐代的剛柔并存的鼎盛,西夏的棱角分明,進而不斷地在我國中原地域的傳統文化基礎上重新升華,并融合吸收了異國的藝術元素,從而創造出具有自己地域特點的藝術風格。西方畫家的線要依賴客觀形體,要附著于物體的形體結構,離開形體的線被認為是多余無用的。而在中國畫中的線有著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在處理線的過程中用虛實、粗細來表現出物體的空間和勢態,使畫面的氣韻生動起來,同時中國畫中還注重線條的精神。
(二)色彩
敦煌壁畫的色彩搭配早于西方現代繪畫,敦煌壁畫與我們所關注的西方繪畫作品不同,最大的啟迪是繪畫的純粹性以及繪畫的整體性與豐富性。它們對于大色塊的處理異曲同工,兩者都會平涂一塊顏色,或是底色或是背景,目的在于統一畫面。或突出主體壁畫中在互補色強烈對比之下,便采用暈染和漸變的方法,使得色相對比強度減弱,同時表現人物或是物體的立體效果,會形成柔和的變化。敦煌壁畫在色彩技法上歸類于工筆重彩,但不是完全的工筆,在畫面中還體現出了寫意的畫風,不難發現有明顯的沒骨法,在壁畫填色中也很講究,以及在敷金方面運用比較廣泛,有描金、貼金等。在燈光的照耀之下,使我們的壁畫更加立體起來,有種3D效果。同時這種效果也可以在油畫創作中有所借鑒,可以用油畫堆砌讓畫面更加厚重。
(三)構圖
敦煌壁畫的構圖講求的是一個“滿”的構圖。但是不同于現在的一般裝飾構圖,不同于傳統構圖講求對稱性,并講求每一個作品都代表有一個吉祥寓意在其中,而是在“滿”構圖中進行自由構圖的形式。這種滿而不亂的構圖形式是需要設計者的精細布局的,很值得現代畫家借鑒和學習。敦煌壁畫中的構圖形式并不是完全按照中國畫的基本法則來進行的,而是由主題形象所在的石窟位置決定的,并采取各式的結構方法。敦煌壁畫是全景式的,在一定的背景下展開各種主題畫面的描繪,為人們呈現出強烈的豐富的秩序美。
(四)題材
敦煌壁畫的主要內容是與佛教有關,它的藝術目的主要也是借助于宗教的題材來表現出現實生活的艱辛以及對理想生活的憧憬與向往。同時我們可以借鑒壁畫中佛教經典的再現,從而可以大膽的想象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這個屬于自己的空間里我們可以大膽想象,并獨自享受創作帶來的喜悅,這種觀念是藝術的第一要素,但需要適合當今的審美畫法,并順應時代的潮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如今,已經有很多油畫家把對敦煌藝術的興趣與理解貫穿于他們自己藝術作品的創作當中。把這種佛教的形式運用于現代油畫的創作中是非常具有藝術表現力的作品。
(五)肌理
壁畫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褪色、脫落所造成的殘缺、所裸露出黃土,也恰恰表示著我國壁畫歷史的深沉。如今敦煌壁畫的面貌有些呈現出意象繪畫、抽象繪畫、現代繪畫等現當代藝術所追求的感覺。敦煌壁畫的優勢也在于在墻壁上隨意截取一個區域,都可以成為一幅優秀的藝術作品。而這種由于時間的剝落痕跡再加上變色以及露出的墻面的紋理,被當代藝術家當作一種創作資源。這種肌理效果和現代繪畫圖式作為一種素材被當代藝術家融入了自己的創作中,創造出符合當代審美又具有敦煌風格的藝術作品。敦煌壁畫肌理表現在審美上具有脫落殘缺的美,礦物材料通透的美,以及用金粉勾邊的立體之美。敦煌壁畫與油畫作為兩種不同的繪畫形式,在東西方民族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將壁畫的肌理之美用油畫材料來表現,一方面可以豐富油畫的創作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我國民族自信,弘揚我國優秀敦煌文化。
二、結語
敦煌就像歐洲的羅馬一樣, 是中國藝術的圣地,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的藝術,豐富中國美術史。敦煌壁畫描繪出歷朝歷代的興衰面貌,也向后人傳達出不同歷史時代的繪畫發展,對敦煌壁畫藝術價值的借鑒與思考,在有著表現力的油畫藝術面前,敦煌壁畫藝術也有著神秘豐富的藝術靈感來源。
參考文獻:
[1]楚啟恩.中國壁畫史[M].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2.
[2]蔣躍.繪畫形式語言研究——多維視野下的繪畫形式理論研究[M].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陳嘉欣(1997.8-),女,山西長治,蘭州交通大學,在校研究生,油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