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軍旅舞蹈表演的角度探討了人物形象塑造的問題,認為在軍旅舞蹈表演中,舞者需要注重對人物形象塑造能力的培養,文章著重從人物性格、虛擬化表演動作和移情的角度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軍旅舞蹈;人物形象;塑造;培養
舞蹈作為運用身體語言進行舞臺表演的藝術形式,注重從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去描述故事和表現情感。軍旅舞蹈以表現軍人生活和軍人氣質、精神為內容,它集中展現出了軍人不辱使命、忠于國家意志的豪邁氣概。從當今軍旅舞蹈編創與表演的角度看,具有題材豐富性、主題多元化的特點,由此也塑造出了獨具特色和個性化的人物形象。如何正確認識人物形象塑造在軍旅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對于舞者的技術訓練和表演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以上兩個角度出發,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軍旅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在軍旅舞蹈的表演中,舞蹈的主題思想和內容都集中地體現在人物身上,所以舞者的每一個肢體動作、眼神都在傳達著的舞蹈中的核心信息。從具體表現上看,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表述:
一是人物形象是軍旅舞蹈作品創作的關鍵。軍旅題材的舞蹈作品旨在通過對核心人物的刻畫而表現具體的故事,展現軍人的時代風范和國家情懷,對人物進行選擇和定位是進行舞蹈創作的重中之重,在表演過程中,舞者通過對人物形象的解讀而進行二度創作,以期達到形神兼備的塑造目的。二是人物形象塑造是檢驗舞者業務能力的試金石。一名舞者在業務技術上的運用程度與否,除了具有堅實的舞蹈基本功外,就是要看舞者在作品處理方法的能力,而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則體現出了舞者對技術的駕馭。軍旅舞蹈作品不同于其他題材作品,它是通過對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畫和典型性格的展現,去表達軍人的風范和氣概,尤其是要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突出軍人的英勇之氣和健壯陽剛之美。所以對于舞者而言,如何從軍人形象的角度實現與業務能力的結合,才是正確的處理軍旅題材舞蹈作品的途徑。三是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與否與社會現實意義之間的關系。軍旅舞蹈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更為重要的是具有教育性和現實性意義。在教育性方面,人們通過觀看軍旅生活題材的舞蹈,可以從中深切地感受到軍人保家衛國、勇往直前的精神氣質,使靈魂得到洗滌;在現實性方面,軍旅舞蹈展現的是軍人的生活和為了使命而不負青春的堅定信念,而這些也正是現代社會所崇尚的精神。所以作為一名舞者,應當更多地從教育性和現實性的角度去探索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軍旅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能力的培養
(一)深入分析作品,把握人物性格
任何一部舞蹈作品都體現出了生活真實性與創作藝術性的合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源于生活,同時又經過了編創者的藝術加工,所以舞者在接觸一首新作品時,需要通過深入的分析作品,才能夠把握好人物形象的特點,在軍旅舞蹈表演中,對人物形象的準確塑造,最為基本的就是要緊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如當代著名舞蹈編導張繼鋼創作的《士兵與槍》,通過對24名戰士形象的刻畫,表現出了士兵與槍之間的深切感情,這首作品的內涵在于以人和器械作為表現對象,展現了“人器合一”的中國傳統藝術美學觀念,把人與器之間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塑造士兵形象時,既需要突出軍人剛猛、豪邁的性格,同時也要通過軍人與槍之間的故事,表現出柔情性格的一面。
(二)善于運用虛擬性表現動作
在舞蹈表演中,各種表現動作均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即通過各種身體語言來表現虛化的現實與意境。如前線歌舞團根據電影《上甘嶺》創編并表演的《一條大河》,在動作設計上圍繞“一壺水”展開,舞者通過對水壺的傳遞等各種動作,表現出了戰士之間相互謙讓、相互扶持的情景,從而傳達出了戰友之間的情誼,從動作設計上看,編導從生活動作的角度進行了藝術化設計,以虛擬性的舞臺表現展現出了真實性的形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則是更多地從情感的角度出發來表達和升華主題。
(三)通過移情的手法處理情感
舞蹈是一種注重抒情的藝術,舞者在處理作品時,最難以把握的就是在準確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突出對情感的表達。對于很多缺少經驗的舞者而言,由于對生活經驗的缺乏和情感積累較少的原因,在處理情感表現時常常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在表現軍旅舞蹈作品時,舞者必要體驗軍人的生活,積累對軍隊、軍人的情感,才能夠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達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筆者的觀點時,在演繹軍旅舞蹈作品中,要通過移情的手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實現自我與角色的緊密融合。
在軍旅舞蹈表演中,對人物形象塑造的把握是一名舞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此種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形成,所以對于舞者來說,需要高度重視每一次的舞臺演出,積累人物形象塑造的經驗,并結合對表演理論的深度學習,才能夠體現出軍旅舞蹈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曉明.杏壇同努力 舞步揚軍威——“軍旅舞蹈教育教學”學術研討會綜述[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6(2):22-27.
[2]應杰.在“反思”和“正念”中前行——軍旅舞蹈創作的時代使命[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6(2):88-94.
作者簡介:齊卉文(1999-),女,漢族,籍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