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吉
摘要: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小學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顯示: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不足,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足,缺乏中外名著的閱讀量;課外閱讀渠道狹窄且利用率不高;課外閱讀氛圍不濃,缺乏課外閱讀的指導和關注。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狀調查;對策研究
1農村小學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1.1語文課外閱讀興趣與動機
語文課外閱讀興趣和動機是影響學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因素。農村小學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在興趣程度上不算高,尤其缺乏對中外名著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閱讀動機是明確科學的,認識到了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為考試而讀、為消遣而讀、漫無目地讀等占有相當比例。
1.2語文課外閱讀量與時間
語文閱讀量的積累需要學生充分利用時間來閱讀。然而,農村小學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量和時間未達到要求,閱讀結構不合理,學生需要系統的閱讀時間和具體的閱讀量計劃,尤其需要積累中外名著的閱讀量。
1.3語文課外閱讀渠道與環境
語文課外閱讀渠道與環境是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外部條件,據筆者調查,農村小學都鮮少設有對學生開放的圖書室,所有班級設有圖書角或圖書架,但收藏書籍卻不多,且多以雜志和作文書為主,缺乏經典的文學著作。
1.4語文課外閱讀方法與收獲
有效的閱讀方法能提高學生閱讀量和閱讀效率,可農村小學大部分小學生能運用較科學的閱讀方法,加上動腦思考動手仿寫的習慣,獲得寫作方面、視野知識方面及情感方面的收獲。但也存在部分學生生搬硬套、盲目不負責任的閱讀行為,應加強指導。
2農村小學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形成原因分析
每種現狀的形成都有其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我認為其現狀形成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壓力使得學生忙于功課,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做題上,導致課外閱讀時間和量嚴重不足,學生能力得不到發展;與經濟較發達的城鎮小學相比,農村經濟的落后不僅制約著農村小學教育資金的投入而且影響農村家庭教育的發展。一是有限的教育資金使得農村小學圖書館、圖書架書籍種類不多,特別是含金量高的中外名著,因價格較高收藏數量極少。二是家長對子女課外閱讀的關注度、參與度過低;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動機成為影響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形成的主要內因。與中學生相比,缺乏耐性,比較浮躁,因而深奧難懂的中外名著閱讀受到冷落,而淺顯易懂的童話寓言、漫畫雜志受到追捧。
3改善農村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的對策
3.1激發課外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動機
閱讀動機是指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目的或原因,一般分為外加動機和內部動機。出于考試高分、得到表揚、獲得稿費類的原因而閱讀屬于外加動機行為,出于自身興趣、激勵自己、滿足精神需求類原因而閱讀屬于內部行為。閱讀動機屬于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非智力因素,閱讀動機越強閱讀注意力就越集中,閱讀意志力越堅定。
3.2適當增加語文課外閱讀時間。增加課外閱讀量
時間的不足使得農村小學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遠未達到要求,練習作業太多,閱讀時間不足成為該地區學生閱讀的最大障礙。學校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站,利用學生午休前的十分鐘,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交流。鼓勵學生將寫好的課外閱讀讀后感或好的課外閱讀方法寫成廣播稿,在校園廣播站播出,這樣既增加了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時間,又增強了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
3.3完善圖書館和改善課外閱讀環境
農村經濟落后,教育資源有限,基礎設施相對差,但不能因此忽略圖書室的建設。一方面政府應重視農村小學教育,合理分配教育資金,另一方面農村小學應向社會發起關注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活動,擴寬渠道收集圖書。對圖書室和圖書架的藏書進行分類整理,根據學生需求,以科普、文學著作、心理情感、工具書等類別為主,增加有價值意義的藏書,取締低俗、無價值含量、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書籍。另外,學校和班級應加強對圖書的保管,制定圖書借閱規章制度,保障每位學生都有書可借,每本書有借有還。
3.4加強中外文學名著課外閱讀的指導
文學名著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特別是名著中所蘊含的人情美、意境美、語言美對小學生審美意識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因此,農村教師首先應該轉換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中外名著的重要性,積累中外名著的閱讀量,并將有教育意義的句子或片段與學生分享,營造師生共同探討名著的氛圍。另外教師還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征推薦語文課外文學名著,中、低年級的學生可推薦篇幅較短,易懂且充滿正能量的名著。成立名著閱讀小組,在每周的班會活動課或課外閱讀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有關課外名著的活動競賽,可以是名著交流會,談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或以小品戲劇的形式表現名著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