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年志
摘要:教師是傳授文化知識,教學生做人的重要存在。而就目前現在呈現出的狀況來看,很多中職院校的學生公德意識淡薄,且誠信意識匱乏,而且大多都以自我為中心。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核心就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由此可見,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培養學生尊重人價值,健全道德品質,讓學生富有個性是中職語文教學中必須包含的內容。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無論在哪一時期,語文的學習對學生們來說都十分重要,而中職院校的語文更是學生必修科目之一。中職院校的語文課程主要幫助學生們正確和理解運用文字,培養學生的基本技巧和思維,并根據實際需求來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為他今后的綜合職業能力奠定良好基礎。在該種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意義中,將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十分正確。
1掌握文章主旨
若想讓學生掌握文章主旨,閱讀是一種方式。古人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生們可以通過朗讀技巧來掌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情感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們的情感。若想實現該目標,可以通過選用教材文學作品來實現。教師需要運用合理和科學的教學手段,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讓他們全面的感受到文章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習語文技巧,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舉例說明,在教導學生們學習《離太陽最近的樹》時,教師可以通過該節課程內容學習,幫助學生增強環保意識,并且學會熱愛自然,珍惜生命,讓他們深刻的感受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夠保證人們未來的生存。
3把握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語文教學需要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提升學生素養也是語文教學的關鍵內容。筆者根據自身的職業教育經驗,深切感受到職業學院學生規矩的培養何其重要。如今,大多數的企業向學校提出的要求是,不要求學生技能多好,人品最重要。每個新學期的開始,新生們面對著陌生的學校和新老師都會有好奇感,他們想知道新學校的學習方式和教師與從前的學校和教師有什么不同。為此,教師在給學生們上第一堂課時,最重要的不是教材的內容,而是告訴他們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和陌生的同學交往,職業學校和普通中學的區別是什么,一個人想要成功,最重要的內容是什么。教師要在兩課時的時間內告訴學生們很多做人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給學生們充分的發言權,讓他們意識到職業院校和普通義務學校的區別,這樣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才能夠被學生們接受。
4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在職業院校中,每一個教師都擔負著教育學生的責任。語文教學是學生道德教育的窗口,因此,語文教師應把教學和育人緊密聯系起來。近些年來,由于課程的更改導致語文課時縮短,要是們無法講解一些典型人物內容,就要抓緊教材內容給予學生們教育。舉例說明,在講解《項鏈》一課時,教師應放大課文中女主純潔高尚、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同時結合實際生活人物,讓同學們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講解《林黛玉進賈府》,讓學生們理解課文中不同人物的特點,認清每個人物身上的品質。在引導學生們學習良好品質的同時,給予學生們充分討論和辯論的機會,豐富課堂氣氛的同時,讓學生們找到學習的樂趣。
5將現實生活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學生都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卑和自暴自棄的心理。為此,語文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應利用科學方法,注重教材和生活上的結合,進行學生們的思想品德教育。舉例說明,教師在講解《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時,因為文章是一篇具有民族意識及人性高度的理性科普文章,講述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內在聯系,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熟悉和感興趣的中國傳統文化及傳承事跡,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對聽課產生興趣,就更容易接受知識內容。另外,有時一句流行的網絡用語或小故事,或者是班級中發生的事情,都可能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引用小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除了對必要課程的教授以外,還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同時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團隊協作能力。
6結語
道德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那需要很多人用幾代時間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來實現。為人的根本基石,是良好的道德觀,而這也是中職語文教學中應該重點培養的內容,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灌輸道德培養才是語文教學的真正含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