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東
摘要:化學學習是一項對綜合能力的考察,既有宏觀學習,又有微觀分析,既是對概念的學習,又是對實驗的探究。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提升化學綜合素養,樹立創新意識,養成探究精神。想要讓學生把化學知識學會,那么課堂中設置問題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于高中化學來講,更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更好的理解知識。本文將從結合生活創設情境;結合趣事創造情境;結合實驗創設情境;結合史料創設情境四方面來分析高中化學課堂問題創設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問題情境;核心素養
1結合生活創設情境
化學其實與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它是非常實用的學科,高中化學更是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養成社會責任感,能夠主動地把生活與化學結合起來,并培養學生不斷探索科學的精神,要能夠聯系生活來為學生創造問題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建立生活與化學的聯系,更好地把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比如說,在學習《應用廣泛的金屬材料》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施,展現一些平時在生活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的金屬制品,然后為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說出這些物品中使用了哪些金屬才來哦?在這樣的問題之下,學生首先先會去回憶自己記住的所有金屬材料,然后對應每個金屬材料的特點,與圖片與之匹配。然后教師可以把準備好的各類金屬片拿出來,讓學生再次確認,并與圖片進行比對,通過學生自己比對、研究,可以讓學生發現每種金屬材料的不同,包括顏色、密度、軟硬等等,會讓學生記憶得更加深刻,而且可以在不同的生活中有不同的應用。結合生活來創設問題情境,更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從生活出發,養成化學思維。
2結合趣事創造情境
在平時生活中有很多的奇聞趣事,這些都是很吸引學生眼球的,這些有趣的內容都是可以融入到化學生活的,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趣事的驅動之下。學生可以更主動地進行探索,養成更好的化學核心素養,讓學生可以激發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比如說,在學習“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針對新聞內容來展開。前一段時間,一位居民同時使用了潔廁靈和84消毒液出現了暈厥的情況,而最終出現中毒導致死亡,這一新聞可能是很多學生意想不到的,所以對這一話題存在很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以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來創設情境,讓學生用化學的知識來解答。氯氣的含量過高,人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癥狀,把84消毒液與潔廁靈共同使用就會產生大量的氯氣,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IO,潔廁靈的主要成分是HCI,兩者相互反應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氯氣,所以才會出現中毒的情況,這樣就可以科學地解釋了為什么會出現死亡的情況。結合新聞趣事來為學生創造問題情景,讓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到思考狀態,對于知識點記憶更加深刻。
3結合實驗創設情境
化學學習中,實驗也是占據重要比重的,而且化學實驗更加直觀,利用化學實驗來創設情景,可以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養,尤其是觀察思考和動手能力會得到有效的提升,讓學生可以在探索的過程中就能夠掌握知識,得出結論。
比如說,在學習酸堿指示劑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思考會出現什么新的顏色?帶著問題讓學生進入實驗觀察。教師準備不同種類的酸與堿,然后準備紫色石蕊和無色酚酞,分別滴入之后對顏色進行觀察,從而向學生解釋酸堿物質的特性,這樣在實驗中對酸堿性的特點進行了解釋,學生也更加直觀地進行觀察,會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
4結合史料創設情境
化學也是有自己的歷史的,而且在歷史發展中也有很多歷史故事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化學史來進行情境設置,可以增加化學課程的活躍性,讓課堂效果更好,達到教學目標。
比如說,在學習《從鋁土礦到鋁合金》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從鋁在生活中的應用入手,知道鋁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然后結合鋁的發展歷史,為學生講解在以前鋁制品是如何應用在人們生活中的。就像拿破侖之前就使用鋁制餐具,而且只有他自己在使用,足以看出他的地位,借由這一事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在講解鋁產品是如何廣泛使用的,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鋁的普遍應用這么晚”?學生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來,認真聽教師講解,從而增加學生的探索欲望。
化學學習與生活是分不開的,是需要學生不斷探索,不斷進行研究的,要養成良好的化學思維,提升自己的化學素養,從生活、趣事、實驗以及化學史等幾方面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讓學生的化學素養可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