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學生越來越渴盼獲得更多的化學知識,若想提高化學方面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幫助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由此促使更多新的教學模式的產生,而“教與學”就是其中一種。“教與學”通過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最終達到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以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本文針對初中化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進行深度思考。
【關鍵詞】教學模式 學習興趣 合作探究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枯燥煩悶,無法提高初中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無論怎樣的教學模式,唯一不變的目標是提升教學效率,在改變教學模式過程中,要將理論觀念應用到實際上,從根本上實現教與學。教與學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實現教與學的雙向轉變,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化學課堂中,教師起的是導向作用而非信息的播音者,在講授知識的課堂中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思考空間,使其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例如在講授“原子的構成”時,初中化學教師應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對原子的結構進行引入,如此這般,學生會對這節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認真聽講,要清楚的是,學生的聽課程度與課堂效率有最直接的關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針對這堂課的內容引導學生做散射實驗,學生通過對散射實驗的過程以及結果進行分析,會提升對知識的質疑能力。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其不應該只是知識的接受者,這與當今社會所提倡的創新所違背,學生應該是知識的接受者、思考者以及開拓者,在學習過程中,牢記教師所講的內容,不理解的地方及時提問,在聽課過程中不能不動腦筋直接死記硬背,將所學知識理解透徹才能夠提高聽課效率。例如在學習氧氣的制作過程時,單憑教師的理論知識引導并不能將其中原理理解透徹,只有動手實踐才能有所成就,學習完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進入實驗室親身動手操作,努力思考其中原理,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決定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強大的興趣才會認真聽課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興趣的產生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 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在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要將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也被廣泛應用,化學課堂也應如此。初中生在九年級時才初次接受化學這門課程,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是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學生不容易理解課堂內容。化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例如在進行“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講授時,教師可以將兩種顏色的水相互融合的視頻融入課件里,在講課過程中播放,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看清楚液態物質的變化,增強其對此節課內容的理解。
2.?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初中生在課余時間會舉辦一些娛樂活動,化學教師倒不如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與同學們一起邊學習邊娛樂。化學的課外活動主要包括課外實驗以及社會實踐兩種,可以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課外實驗可以引導學生在家中完成,在課堂中將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并讓其在家中完成實驗過程,教師要對其實驗過程進行監督,里面出現步驟上的錯誤,監督方法可以通過家長上傳視頻的方式實現。社會實踐是要讓學生脫離課堂,去社會中找尋學過的化學現象,最后以表格或者調查結果的方式上交老師。
三、開展合作學習
學生之間合作探究有利于增強其自身的團隊精神。所謂合作學習就要引導學生適當改變自身獨擅專行的行為習慣,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探究。班級為一個整體,可將班級中的同學平均分為幾個單獨的小組,在劃分過程中不可出現偏心的現象,一個小組中優等生與差等生是均勻存在的。教師首先要分配學習任務或者具體問題,使其小組間在合作探究時有切入點。例如在學習“愛護水資源”一節時,教師先分配任務,例如到附近工廠以及河流采取水樣并對水樣進行分析,小組在收到任務之后馬上行動,合作分析,將最終結果反饋給化學教師。化學教師要對結果優秀的小組提出表揚以此鼓勵結果差強人意的小組。最后可以以班級為整體讓學生自主發言談一談減少水污染或者消除水污染的措施,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使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水對人類的重要性以及現階段人們對水的利用效果。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初中生可以了解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因為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也可以增強團隊精神以及創新能力。
結束語
化學作為九年級學生初次接觸的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化學知識化抽象為具體,使初中生容易理解。21世紀的化學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不斷追趕時代潮流,不斷反省自己,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隔閡,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基于化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開展合作學習等方面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周承金.創設多元情境? 促進初中化學課堂教與學[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7):107-108.
[2]焦小桃.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2017(33):56-57.
[3]湯文俊.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7(16):17-18.
[4]莊曉松.探索以生為本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J].化學教與學,2016(11):41-44.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翠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