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天紅
【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步伐的持續深入,核心素養的提出,有效推動了教學改革的發展,生活化理念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理念,因其本身所具有的諸多優勢,在各個學科改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以社會生活及對應規范作為基礎的一門學科,教學的開展顯然不能脫離社會生活,生活化理念無疑就成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課堂就成為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生活化 初中道德與法治 核心素養
早在20世紀,教育回歸現實生活就受到各個國家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內容。近年來,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再加上核心素養的提出,教育回歸生活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生活化理念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認知生活、道德與法治之間的密切聯系,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基于自身實際生活體驗,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產生共鳴,真正實現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的目標[1]。所以,對廣大教師來說,如何利用生活化理念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就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生活內容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對最終的成功影響巨大,新課導入作為教學的開端,導入環節設計好壞,直接關系到后期的教學質量。從傳統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導入環節來看,教師往往選擇開門見山的方式,教學導入過于單調、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難以有效維持。生活化課堂的構建,教師應當選擇學生熟知的生活內容著手,通過生活化內容的引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保持專注。例如,對于《有朋友的感覺》一課的導入環節,筆者選取學生都極為喜歡的3D動畫《瘋狂動物城》片段進行導入設計,播放落寞的尼克在氫氣球上向朱迪敞開心扉的暖心片段,幫助學生回顧動畫的經典片段,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產生情感層面的共鳴[2]。等到學生觀看完成以后,筆者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分享自身記憶當中最為深刻的友誼,最后讓每個小組評選最為感動的友誼故事,在班級中進行分享。通過上述導入環節的教學設計,選擇學生喜歡的動畫片段營造教學氛圍,然后引導學生分享自身生活中的體驗,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自己對友誼的認知,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進來。
二、時事熱點引入,豐富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藝術與知識本身都源自于現實生活,表面看似平常,但其本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魅力。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以社會生活及對應規范作為基礎的一門學科,通過與現實生活的深入整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領悟道德與法治的意義。處在當前這個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資源的快速傳播,資源的篩選至關重要。對教師來說,應當扮演課程資源的利用者、開發者的角色,盡可能選擇真實、鮮活的資源,即選擇具有較強時代感的時事熱點來豐富教學內容,防止選擇之后的道德事件來開展教學。如此,在自身熟悉、關注的時事熱點中,學生能夠全面投入到教學中,去感受道德與法治對這些時事熱點的評價,進一步提升教學的質量。例如,對于《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教學,筆者在講解完教材之后拋出問題,“同學們騙過人嗎?”問題一經提出,學生之間交頭接耳,進行激烈的討論,大家都舉手表示自己曾經騙過人。然后筆者用多媒體展示“短信詐騙、微信詐騙以及網絡詐騙”的內容,由于這些詐騙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內容,學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調動起來,這個時候筆者再展示“開化警方破獲一起利用大量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賬號實施詐騙的特大跨國電信網絡詐騙案”這個案例課件,讓學生去探究“同樣是騙人,為什么犯罪嫌疑人需要承擔嚴厲的處罰?”時事熱點是學生熟知的內容,同時也關系到學生切身利益,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同時又能夠讓學生通過時事熱點深化自身對課堂知識的認知。
三、課外實踐應用,鞏固知識體系
理論與實踐歷來是教學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要想真正掌握知識、吸收知識,還必須要通過課外實踐應用,檢驗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才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體系的同時,提高學生社會能力[3]。例如,在完成《不一樣的境遇》以后,筆者設計了課外實踐作業,讓學生用課堂所學知識,去了解自己身邊的弱勢群體,去分析他們所具有的特征,然后嘗試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去提出對應的策略。等到學生統計完成以后,再讓學生嘗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盡可能去給予他們幫助,為弱勢群體獻出自己的愛心。通過課外實踐作業的設計,學生能夠了解現實生活中鮮活的弱勢群體,嘗試用自身所學知識,去給予他們幫助,這個過程不僅是知識的鞏固,同時也是情感的升華。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課堂的構建不僅是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作為教師,應當深入領悟新課程改革與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要求,將生活化理念滲透到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來,使得道德與法治真正回歸生活,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夏宇薇.關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幾點設想[J].才智,2018(5):61.
[2]張悅,張新顏.以“我”為主,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J].中小學德育,2017(8):12-14+11.
[3]屈麗霞.源于生活 回歸生活——淺談“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規則意識的培養[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33(1):75-76.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