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芝 王小鵬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高職教育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從課程體系的內涵、當前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在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當中可能會出現的困惑和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時應該堅持的原則四個方面進行探究,期望為建立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提出一點思路。
關鍵詞:課程體系;高職教育;能力結構;綜合素質
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進入攻堅克難期,高等職業教育為專門為國家培養技能型人才,新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做出改革,由原來的快速增長方式逐漸轉變為內涵式發展,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為社會輸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載體,是中等職業教育、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落腳點和核心內容。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推出,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等新需求的產生,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已是職業教育開展落實到重中之重。
一、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發展現狀
(一)國內外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發展現狀
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的高等職業教育有著國家標準的課程體系,無論在哪里,同一專業的允入條件、資質、學習內容都是一致的。除了IT職業教育,我國雖已設立職業技能鑒定標準,但這一標準主要應用于職業技能考試,對中高職教育影響較小。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主要依據綜合性院校通用課程體系,再加各個院校的自身的特色,理論課和實踐課都沒有形成完整、系統的課程體系。
二、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過構建的意義
(一)構建課程體系的意義
2005年11月7日《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決定指出:要科學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要面向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的中高速發展,要把職業教育列為教育工作的重點,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實現內涵式的發展。課程是教育的載體,高職教育課程體系是高職教育體系的核心。因此,構建高建教育課程體系,將對指導和規范高職教育發展,具有現實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構建課程體系的作用
1.從宏觀上指導高校的學習內容與社會發展相銜接。課程體系的結構是相對穩定的,但是課程體系下的學習內容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的,并且是基于當前的具有前瞻性的系統工程。
2.課程體系促進高職教育改革。課程體系是教育的核心,新的課程體系的建立必將改變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考核評估標準,促進教育改革。
3.課程體系促進教育質量的評估。就我國目前高職院校而言,教學水準和教學質量缺少權威的評估,其蛀牙的原因是教學目標模糊,課程體系的構建明確了教學的目標,進一步促進教學評估工作的展開。
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迫在眉睫,并且經過一段的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構建當中總會出現如下的爭議:
(一)國家標準課程體系與各高校特色課程體系的融合。從國家宏觀層面建立課程體系,即使在不同的地區也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內容,促進教育公平。課程體系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課程體系的完成需要耗費幾年的時間,國家標準的課程體系能夠站在戰略的高度,最大可能地保證課程體系的時效性。但是由于各個地方教育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國家標準課程體系在很多地方很難落實,所以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更加符合當地高職教育的發展,如何將兩者融合在教育實際當中,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地方。
(二)國家標準與企業需求的融合。國家標準課程體系的建立,不僅要結合人的發展的需求,還要根據當前社會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當下歷史條件的課程體系,而高職院校當前最大的實際是各企業的需求,如何將符合人的發展與符合企業的發展之間進行融合,這是制定課程體系之前應該考慮的。
(三)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之間的融合。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當中不僅包含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課程體系和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將這三個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之間進行有效融合,建立一個更加健全的課程體系。
四、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
無論是國家標準課程體系,還是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隨著經濟和教育發展的轉型,系統科學的課程體系的構建已是迫在眉睫,在制定課程體系當中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原則。
(一)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課程體系之前,首先需要考慮:“學生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答案十分肯定,即促進人更好地發展,因此課程體系需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做到標準性與開放性的有機統一。
(二)前瞻性原則。課程體系的指導性和系統性,要求課程體系必要是站在時代發展的戰略高度與人終身發展的立場來構建的,結合我國當前發展的實際、借機國內外先進的經驗,以歷史發展的眼光,立足當下,著眼未來。
(三)可實施性原則。課程體系的初衷是指導教學,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的高屋建瓴,課程體系中的內容、方式方法都必須落實到教學當中。而課程體系的可實施性要求,課程體系在高于當前的同時,必須是以現有的教育發展水平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高校的實際水平采用適當的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慶華&潘秀瑋. 2018, 國家宏觀教育政策視角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省思.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
[2] 王效杰.2006,探討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國家標準的構建,教育與職業[U].
[3] 王春燕. 2017,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整體構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