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摘 要:教師通過任務驅動法對學生進行化學指導,用任務驅動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在享受任務完成的滿足感中學習到化學知識,本文從幾個方面闡述任務驅動法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與交流。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高中化學教學 有效應用
學習好高中化學不是只依靠記憶,學好化學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高中化學的學習規律,高中化學是一門與人們的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化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對學生布置一定數量的任務,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化學探索,解決化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化學興趣,提高化學成績。
一、讓學生在有趣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知識可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為了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述化學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生活中進行探索,學習化學知識。例如:在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中,教師布置有趣的相關任務,讓學生將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與現象知識與身邊的常見現象相結合,找出生活中化學知識的存在。如蘋果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腐爛,電池閑置一段時間以后電力會出現不足現象等,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探究蘋果腐爛和電池放電的實質原因,有利于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化學存在的問題,提高化學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化學水平。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時就可以充分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首先,在上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自己所預習的課本內容來進行鈉與水反應的狀態以及具體情況的講述,教師在聽取學生的講述后需要針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在后續的實驗中獲得答案。其次,教師在完成上述教學步驟后就需要按照鈉的使用規范取出一塊鈉放入水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對鈉與水的反應進行觀察。當學生觀察鈉與水的劇烈反應后,教師應當按照教案向學生講述鈉與水發生反應的本質,并講述本章節的主要內容。通過這種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是,教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的任務要適中,太過簡單的任務引不起學習興趣,太過困難的任務會導致任務的完成度不高,探索完成任務的信心不足。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設置,設置問題的難度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簡單到難,由淺顯到深入,保證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
二、設置團體任務,讓學生用小組的力量完成任務
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完成的,一個好的化學實驗需要多人的合作,在高中化學學習的時候,教師對學生布置小組任務,可以幫助小組成員提前適應小組實驗的氛圍,除此之外,進行小組合作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利用化學知識,小組學習將眾人的利益連接成一個整體,有利于培養小組內部團結互助的精神,幫助學生更好探索化學世界,在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節《開發利用金屬礦物與海洋資源》的教學中,通過化學課堂教學清楚地知道了如何采用化學的方法對生活中的金屬進行冶煉,提煉金屬礦物質,但是由于場地與資源的限制,學生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做金屬冶煉的實驗。對此,可以采用小組的任務分配方法,將具體的任務分配到小組各位成員身上,讓小組成員對實驗資料進行探索與研究,小組成員搜集相關的文獻,發現在現代工業企業中存在的金屬冶煉的現象問題,同時,也可以在實地考察工業冶煉的過程,讓金屬冶煉的過程跳出課本局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在進行金屬冶煉過程的探究中,小組成員將自己發現的參考文獻資料和實地冶煉視頻等供小組成員共同分享,極大地提高了小組成員之間的默契度,有利于增進小組內部的友情,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不同的學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有利于幫助學生擴展思考問題的新思路,更好地深入高中化學,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對生活化學知識的探索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了實踐能力,加快化學理論知識向具體實踐的發展。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知識的講解時,就可以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的強弱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同時在將學生分成各個不同的小組后,教師也需要及時為各個小組配置不同的任務并指導這些學生進行有關硅材料性質、用途以及將來的應用前景進行分析。當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應當鼓勵小組選出代表對本組所查詢和了解到有關硅的知識進行介紹。通過這種團體活動學生也能夠充分地認識到團體的重要性,繼而在日后的高中化學知識學習中不斷借助團體的力量來進行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展示任務,對學生的任務成果做出公平的評價
在合作完成任務之后,教師需要及時地對團隊合作完成的結果進行檢驗與評價。在高中階段,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勝負欲,要求各位小組將自己完成的任務成果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展現。并且由教師對展現的結果進行評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追求勝負欲的決心,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度。同時,教師對每一位小組成員的表現進行一定的評價,相當于是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學物》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對每一個小組布置任務,讓學生盡可能地找到生活中常見的有機化學物,觀察有機化學物,歸納出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幫助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到關于有機化合物的性質,通過小組的形式對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進行探索。在任務完成后,在化學課堂上,學生按照序號依次展現自己的任務完成情況,教師依次對每一個小組的完成成果與展現效果進行評價。通過成果展示的環節,教師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進行及時教導,幫助各小組不斷完善自身能力,幫助小組獲得更大程度上的進步。除此之外,在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從其他同學身上學習到很多的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代表學生在展現的環節當中,能夠有效地鍛煉整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控場能力。如在學習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二《化學反應與能量》時,教師就可以依據這一章節主要的知識點并結合學生之前所學習的相應內容來讓學生在課下了解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的關系、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關系以及化學反應的速度與限度等問題。當學生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后,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及時地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對那些能夠認真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學生進行鼓勵,而對于那些不能夠認真完成任務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通過這種公平的評價方式,學生就可以在日后的化學知識學習中進一步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化學學習能力。
四、結語
高中化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要注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布置的任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對此,教師在設置任務的同時,要將高中化學知識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結合,讓學生愿意學和樂意學,讓學生在探索的樂趣中學習到足夠的化學知識,化學知識主要應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對化學學習不能僅停留在對化學知識的學習上,更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在生活實踐中學習和利用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海芹.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多媒體應用技術》中的應用[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13(3):125—126.
[2]史曉央.淺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1(10):45—46.
[3]唐倩雯.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物流客戶服務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