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 要: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良好習慣的關鍵階段,同時這是黃金時期,為學生今后學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農村由于生活條件較差以及教學條件的局限性,學校、師生乃至家長對英語的學習不夠重視。因此,對農村初中英語在高效課堂構建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行為的探究是很有意義的。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初探
新課標所提倡的全新教育理念逐步地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并付諸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然而,新課標改革對于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帶來難得的機遇,同時農村教育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沖擊。
一、農村初中英語構建高效課堂面臨的諸多困難
1.在農村教學設備與現代教學不能同步
現在的英語教材有著與實際生活聯系較大的特點,英語教材中很多內容以城市生活為背景。農村學生對此背景是不熟悉的,較為生疏,成為理解英語生活知識的學習障礙。在課堂上,尤其是閱讀理解學習過程中對于英語知識學起來難免感到吃力、力不從心。此外,初中英語新教材的教學理念前衛,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教學設備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質量也有提升,但是一些學校教學基礎設備,比如計算機硬件、軟件都有待改觀,與現代化教學目標有著較大的差距,在短時間內還跟不上新課標的要求。
2.師資力量匱乏,教師水平良莠不齊
由于農村中學處于不好的地域,農村的信息交通也相對閉塞等原因,農村中學教師生活和工件條件較差,尤其在偏遠的農村,師資力量更是短缺,教學條件非常艱苦,生活待遇與城區教師有著巨大差別,導致城區中學教師不愿意來或留下工作,一些教師更將這里作為積累經驗的跳板。這對于教學落后的農村中學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此外,教學方法的不當。部分教師依舊習慣于沿用過時、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師只注重課上語法、文章的講解,忽略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從而導致多數學生讀寫能力較差,甚至既聽不懂也說不出,成為“啞巴”英語。因此,教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把對學生聽、說、讀、寫的培養與傳統的課堂講解有機結合起來,與時俱進,轉變落后的教育觀念。
3.學生情感的缺失
在農村,家長很大一部分到城市打工賺錢養家,使得出現相當多的“留守兒童”。學生在家中主要依靠爺爺奶奶照顧。學生長期不能與父母進行情感交流,當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煩惱和困惑時,父母不能陪伴身邊,爺爺奶奶又未能及時發現孩子出現的問題,也沒有專業的心理知識去引導,學生的不良情緒不能得到傾訴和疏導,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心理問題,使學生不能健康地成長和發展,不利于英語和其他學科的學習。
二、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1.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重要性的教育,使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英語的意識。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中學的特點,嘗試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感,他們學習每個音標、單詞和句子時都有新奇感,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營造輕松、快樂的氛圍,可將語言游戲帶入課堂中,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任務,讓他們能夠輕松愉快地掌握英語知識。
2.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語言學科,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不可忽視的。在農村中學,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域的學校,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農村學生不能像城市孩子那樣享受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教學條件。例如,教學條件較好的城區中學,在課堂上播放英語原聲電影,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能力。而農村中學教學條件就有著局限性。我們都知道,語言的學習中“表達”的環節是不能缺少的。農村中學教師可以采取提問式教學方式,在課堂多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發言回答,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無論學生回答好壞,都給予肯定,讓一些內向的學生也有機會大膽回答問題,練習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在英語課堂上開展英語互動活動。讓學生扮演英語故事書中的人物,用英語進行對話,引導學生運用英語來進行交流。
3.提供更多的關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很多教育優質資源集中在城區,而對于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非但薄弱,甚至出現人才外流的現象。這一現象雖然引起了教育有關部門的重視,需要逐漸的改善和解決。然而,教育問題不僅僅是教育者和管理部門的問題,更是全社會的事情。我們每個公民應該正確認識教育,樹立教育的使命感。通過教育使命感來縮短城際教育的差異,使各地區教育資源平衡化,教育者愿意扎根農村。除此之外,對于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港灣,留守兒童長期不在父母的身邊,更需要情感的關愛,學生與學校聯系最緊密,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個家”,老師是他們信任和信賴的人。因此,學校和教師不僅在學習上關注學生,更要在生活上給予學生情感必要的關懷。
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受到教學環境艱苦、教學設施落后、教學觀念陳舊以及缺乏濃厚的文化氛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與城區中學英語教學有著很大的差距。一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學校及教師的重視,如何構建農村英語高效課堂,促進學生高效地學習,我們對此有待不斷地努力和探究。
參考文獻:
[1]吳秀華.也談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
[2]單國兵.試析英語課程資源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影響[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3).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農村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中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行為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908。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