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獨軍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企也隨之進行體制調整和改革,開始向著管理具有高效性、科學性、合理性等方面進行發展,為了有效規避各種市場發展風險,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不斷提升國企預算管理效率,逐漸實現國企既定的財務戰略目標,推動國企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從國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進行分析,探究現階段國企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國企實際情況,提出將全面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相結合的具體措施,全面提升國企預算管理的質量和水平,逐漸實現國企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國企;全面預算管理;資金集中管理;問題;具體措施
一、國企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國企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引進并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國企各項資產的安全性,尤其是對國有資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企的資本構成中,國有資本占據著大多數份額,規定出資人職責,保障國有資產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方便國企更好的履行職責,推動國企的進一步發展。國企推行全面預算管理,能直接對國企各個生產運營環節產生影響,增強國企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通力合作完成國企發展目標,并為國企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確保國企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現階段國企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科學
當前,有的國企在預算編制時,依舊將企業往年的財務數據作為預算編制基礎,使得預算編制過于形式化,預算編制沒有與企業當前的實際經營狀況相融合,無法體現出預算編制的全面性。同時,在實際的預算編制過程中,國企很容易忽視外在市場環境的影響,未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制定有效的預算計劃,導致預算目標與國企的實際運營狀況不相符,很難有效發揮出預算編制的價值[1]。在預算內容編制過程中,將重點集中在國企的經營業務預算方面,而忽視了企業資金預算,增加了國企資金鏈的風險性,不利于國企資金的安全運轉。
(二)預算目標不明確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國企將業務經營重點放在提升經濟效益方面,擴大經營范圍,獲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能結合實際情況,明確預算管理目標,將預算管理目標集中在短期發展目標上,而忽視了長期的預算管理目標,這樣很不利于國企的長期發展。
(三)預算執行比較差
預算執行是需要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相互配合和協作完成的,部分國企將預算管理的重點集中在管理層面,而忽視了執行層面的監督管控,導致預算執行效果差,不能充分發揮出預算的控制作用。再加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對預算執行偏差不能深入分析,無法及時找到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更不能及時解決問題,使得預算執行浮于形式層面,很難發揮出應有的預算執行效果。
(四)考核機制不完善
國企雖然建立起相對應的管理考核機制,但是在預算管理考核指標、考核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著不足,將考核重點集中在企業的經營業績、盈利能力等方面上,而忽視了預算管理考核,不具備相應的預算考核意識,很難全面發揮出預算管理的實際效果。
(五)全員參與度不高
部分國企的預算管理都是由財務管理部門擔任,企業員工參與度不高,認為預算管理與自身沒有實質性聯系,不愿意參與到預算管理活動中,這樣很容易出現“閉門造車”的情況,從而影響預算管理的順利開展。再加上全面預算管理職責沒有細化,企業各部門不會主動參與預算管理,很難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工作,從而影響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
三、國企全面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相結合的具體措施
(一)科學進行預算編制,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
國企需要結合全面預算管理和資金集中管理的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確保預算編制能按照規章制度執行,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首先,要在資金集中管理的基礎上,完善現有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形成“按期上報”、“逐級審批”的預算編制流程,確保國企資金的集中管理,落實全面預算管理[2]。其次,確保預算編制的全面性,在進行預算編制時,既要參考企業以往的數據信息,又要結合企業當前的經營數據信息,制定出最貼合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的預算方案。最后,要合理規定企業資金使用周期,國企預算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前企業現狀,根據資金使用實際狀況,明確規定企業的資金使用周期,在年度預算的基礎上,推行年度內滾動預算管理,而月度資金預算,要結合國企實際,及時調整預算機制,形成滾動預算管控機制,并定期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增強企業資金活性,提高國企資金利用效率。
(二)明確預算管理目標,不斷完善內部組織機構
首先,國企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前,要明確預算管理目標,既要包含短期性目標,又有包含長期性目標,確保預算管理目標的前瞻性和全局性,并為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指引方向,全面提升國企財務管理水平。其次,完善國企內部組織機構,將全面預算管理職責細化分解至國企內部各職能部門,均衡企業各方面利益,要求企業內部各部門參與到預算管理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職責,真正落實預算管理,提高企業內部資金周轉效率。最后,增強國企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有效傳遞預算管理信息,各部門要定期將本部門的資金使用數據上報至預算管理部門,為國企后期制定預算指標提供依據,確保預算指標的科學性。
(三)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健全內部監督控制機制
由于國企經營規模比較大,資金需求量大,需要將國企的業務系統與預算管理系統相融合,加快數據信息更新,形成有效的數據交互,提高管理效率。在進行業務結算時,要對其的資金預算進行選擇,確保資金結算數據與資金預算數據的一致性,加大預算執行力度,設置相應的預算額度,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調整實際收付資金額度,確保資金使用的有效性[3]。同時,健全內部監督控制機制,實行不相容職務分離管理,做好業務審批,定期將業務預算執行數據上報至主管部門,提高預算執行效果。借助監督管理,隨時掌握企業的資金流向,確保資金集中管理的高效性。
(四)完善預算考核機制,推行全面預算考核評價
在制定預算管理績效考核機制時,要從預算執行、預算結余、預算編報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既要考慮到預算執行的實際效果,又要考慮到預算可用余額使用狀況,將這些數據作為預算考核指標,對企業預算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的考核和評價,設置相應的獎懲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預算管理效率。同時,要確保預算考核指標貼近員工工作實際,采用量化分析指標,明確預算管理職責,劃分管理權限,定期考評,注重預算執行結果的應用,不斷完善現有的預算考核體系。
(五)引導全員參與管理,組建專業預算管理團隊
“全員參與”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一種重要特征,國企要根據全面預算管理的需求,引導全體員工參與到預算管理活動中,定期進行預算管理知識培訓和宣傳,提升員工預算管理意識,讓員工主動地參與預算管理,配套相應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預算管理熱情,全面落實預算管理。同時,還要選聘高素質的預算管理人才,組建預算管理專業團隊,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提高預算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對于國企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提升國企的資金管理水平,確保國企資產的安全性,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降低國企經營風險,強化國企財務管理職能,推動國有企業的快速發展。將全面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相結合,搭建起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增強資金集中管理效果。不斷完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確保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明確預算目標,加大預算執行力度,構建內部監督控制機制,形成完善的預算管理考核評價機制,引導全員參與預算管理活動,培養專業的預算管理人員,確保預算管理質量,提高國企資金利用效率,推動國企的健康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孔玉梅.國企全面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結合策略探討[J].納稅,2018,12 (29):231.
[2]王曉雷.大型國企全面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結合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 (02):105.
[3]陽小華.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相結合的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 (19):13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