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立波
摘要:隨著公共衛生事業改革深化,各級財政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大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日益重視,投入的專項資金逐年增多。本文分析了當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項資金的構成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管理對策。加強疾控中心專項資金管理,對于促進資金配置及應用科學化、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及促進疾病預防控制事業更好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疾控中心;衛生機構;專項資金;資金管理
疾控中心全稱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國家為保障公共衛生健康,投資設立的事業性單位。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關系到公共衛生健康水平的疾控中心也隨之實現了跨越式的創新發展與改革深化。各級財政部門對公共衛視的項目資金投入越來越大,專項資金的規模增大,對疾病預防控制事業的發展提供的堅實保障,但同時也帶來了專項資金管理的難度增大等現實問題。如何更好的實施專項資金的有效管理,提升專項資金的綜合利用效益,對于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疾控中心專項資金的項目構成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般來講,都屬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為了推動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的開展,比如免疫項目、鼠疫項目、布氏菌病項目、艾滋病防治項目、慢性病防治項目等等,國家和各級財政會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建立專項資金,來進行疫情監測與統計、綜合考察、人員培訓、技術推廣和疫情防控等等工作和任務。除了國家推動的項目,疾控中心還有可能與國內外社會組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共同開展一些科研協作項目。這些公共衛生項目的資金來源必須要專款專用,才能保證項目穩步推進,實現資金的根本目標和綜合效益。
二、目前疾控中心專項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單位缺乏統一協調,影響項目資金使用效率
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粗放的影響,項目組與財務部門之間的工作相互獨立。資金使用和資金管理分離的情況嚴重,財務信息存在不對稱的情況相當普遍。財務人員的資金管理相當被動,只對收支做時候的會計記錄與統計。項目人員無法從整體把握資金應用的上限,欠缺有效約束,對于資金配置效率、項目資金超支的情況并不關心,導致資金核算與實際活動不相符的情況旅游出現,無法按預算安排合理使用資金,財務部門也沒有足夠的權責,來嚴格專項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
(二)項目方案對專項資金使用及管理沒有明確規范
事業單位因為不需要承擔自負盈虧的壓力,所以一直以來,項目的成本與進度管理較為落后。現行的專項方案往往只有大的梗概,和工作操作解釋說明。很少有項目方案能夠做到根據進度來細化開支,明確開支范圍并嚴格執行。項目方案的進度與開支脫離開來,導致項目人員在工作中欠缺成本意識。而財務管理人員也不能進行規范管理和監督審核,造成疾控中心的項目開支欠缺統一標準,認為可操作空間較大,影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項目經費執行進度緩慢
項目部與財務部的工作沒有同步進行,導致出現時間差,專項資金的控制很難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部分項目工作進度遠遠提前于財務結算,甚至一些項目是等項目全部完成后才一次性結算,資金使用進度根本無法反映。疾控中心的部分項目完成,需要大量的采購工作,采購預算編制不夠精細,招投標周期過長,導致采購時間拉長,也會進一步影響專項資金的使用進度。最終使得一些項目經費執行進度緩慢,存在突擊性和事后性。
(四)部分項目經費安排不合理
項目經費安排不科學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疾控中心的部分項目是關于突發應急事件及疫情的處置任務,比如本地流感、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疫情,其傳播的突發性和流行的嚴重程度具有不可提前預知性,因此專項資金往往是臨時劃撥,再加上受到疾控中心經費預算編制的約束,造成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存在經費不足或者結余的情況。
第二,疾控中心的預算管理科學化與精細化不足,預算編制、執行和控制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部分單位和項目的預算編制主觀性成分過大,項目執行負責人欠缺必要的經費使用約束,項目工作的經費安排以“多多益善”為主旨,不關心資金的分配效率,導致資金存在浪費的情況,或者濫用資金,或者出現結余被財政收回。
(五)項目單位內部控制體系薄弱
疾控中心的財務管理水平偏低,內部控制體系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間,無法對專項資金實施有效的監督。多數項目單位受歷史觀念的影響,缺乏審計觀念,對專項資金運用的內部審計工作做得太少。內部審計欠缺獨立性,工作開展受到項目部門和財務部門的約束,其職能作用無法充分發揮,進一步增大了專項資金管理的隨意性。
三、疾控中心加強專項資金管理的對策
(一)從上到下加強對專項資金管理的認知
第一,疾控中心要樹立嚴肅對待專項資金的充分認識。在組織結構上要成立項目管理辦公室,由業務部和財務部共同參與領導與管理,明確權責劃分。單位的項目在項目辦的整體管理和協調下,定期召開工作例會,通報項目進度和資金支出進度,針對專項資金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為項目順利推進和資金使用效益提升,提供保障。
第二,疾控中心加強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增強財會人員與項目部門的工作銜接,增強項目部門對專項資金財務管理方面的認識,比如使用范圍、使用條件、核算要求等等,使得財務部門和項目活動的流程及內容規范化,準確、及時的通報并了解到項目開展情況和資金應用情況,杜絕專項資金的違規使用。
(二)進一步完善項目方案,統一項目經費支出范圍
由于每個疾控項目之間的較大差異性,所以疾控中心上級單位頒布的項目管理方案只是對工作任務數及補助標準做方向性指導,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及細化條目還有完善的空間。疾控中心要進一步探索專項資金管理的執行標準。參照國家制度和相關法律,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細化項目活動及內容,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在項目開展中統一執行。
(三)提高專項資金管理的信息化,加快資金使用進度
項目單位可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符合自身運營需求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操作,通過及時反映項目工作開展情況,加快資金使用進度的管理,完善采購預算編制與流程,縮短流程時間,按開展進度合理安排經費支出。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完備性,為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率與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充足的數據基礎。
(四)創新專項資金管理模式,提高資金的管理效率
疾控中心的疫情和突發事件比較多,專項資金的運用還要注重靈活性,需預留處置及診斷經費,或需要針對具體情況來合理調劑資金。建立項目專項資金預算管理制度,根據實際情況對每一個項目的工作任務,科學編制合理細化的項目資金預算。同時建立健全合理的預算審批制度,規范預算審批程序,避免虛報亂報。對項目結余要及時分析原因,調整用途使用,以盤活項目資金。
(五)建立和完善單位內部專項資金審計制度,定期動態追蹤資金動向
提高項目單位領導、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對用好專項資金的認識,審計部門要提高自身的獨立性,加強監管,對內部專項資金的使用進度進行追蹤審計,保障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動態具備安全性和合理性,通過審計力度加強確保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四、結語
國家公共衛生專項資金投入對促進疾控中心的各項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專項資金運行總體較好,但在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和監督等方面還存在進一步強化的空間,因此需要從加大培訓,細化項目方案、加強信息化管理,創新管理模式,加強審計等加強管理,通過專項資金的科學合理利用,促進公共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佶楠,劉叢軍.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管理的幾點建議[J].衛生經濟研究,2013 (12):45-46.
[2]益淵.關于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07):70-71.
[3]陳芳,杜燕蓉.公共衛生項目資金監管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8 (11):143-144.
[4]齊燕心.疾控中心專項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8,24 (0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