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榮
【關鍵詞】 語文教學;難點;微課;情景;學習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64—01
微課是一種建立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之上的新型教學方式。 它短小精悍、類型豐富、針對性強,強調對某一知識點的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微課,對于促進小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而又深遠的意義。
一、巧用微課再現情景
語文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科普知識內容,比如科學小品文、說明文等,這些文章往往涉及到的科普知識較多, 如果過多地講述知識,未免會失去語文課特有的魅力, 但是講述知識過少,學生不明白,還是一頭霧水。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引導學生一步步了解這些難點。 比如,《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科普文,對于仿生學,大多數學生是陌生的,對于雷達更是知之甚少。 課堂上要讓學生了解這些,如果單靠講解,學生很難明白。尤其是蝙蝠飛行和雷達的工作原理就是成年人也未必能理解得很透徹,何況十來歲的小學生,他們的知識儲備遠不如成年人, 所以僅靠讀一讀文章中的幾句話,學生很難將兩者聯系在一起。 而微課的引入,可以用模擬情景的方法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蝙蝠飛行和雷達工作原理的關系。 教師備課時,可以制作蝙蝠飛行和雷達工作時超聲波的微課,用動畫顯示超聲波的運動軌跡, 枯燥的文字瞬間轉換成了蝙蝠和雷達的圖片,超聲波和無線電波變為一個個弧形線條, 再加入動畫和旁白,模擬再現了蝙蝠飛行和雷達工作的原理,看起來直觀形象,這篇課文的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巧用微課教授查字典技能
新的學習理念提倡人們要終身學習。 而終身學習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沒有老師的陪伴,全靠自己。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小培養學生學習的諸多技能。 其中,查字典就是學習的一個最基本的技能。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的方法被安排在低年級學習,查字典能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要讓學生了解查字典的具體步驟,僅靠老師講解,學生還是一頭霧水。 老師如果帶領全班同學現場同步學習,邊講邊練,這樣一部分學生學得快,一部分學生學得慢,教學無法順利開展。但是隨著微課的出現,這個難點就很好解決了。 老師可以提前錄制一節微課,一邊講述查字典的基本步驟,一邊舉例示范查找, 操作步驟清楚,講解明了。 上課時先給學生播放,引導觀看,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掌握方法,接下來再進行獨立練習,教師相機指導,就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三、巧用微課指導作文修改
常言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充分說明了修改習作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生不僅要會寫作,還要能“自改其文”。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學會寫作,更要引導他們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 要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則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教給學生一定的修改方法。 課堂上,一般是老師先念一篇例文,然后引導學生說哪里好,哪里有問題,再進行修改。 但是邊念邊改,學生只能聽到卻看不到作文內容,缺乏直觀的感受,學生對于所修改的地方邊聽邊忘記,這樣的修改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教師在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提前做好修改方法指導的微課,上課時直接播放微課,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都能被調動起來,能夠集中精力了解具體的修改方法、步驟, 明白如何使用修改符號,懂得從遣詞造句等方面做一個全面的改動。 看完微課后,再讓學生去修改自己的作文。這樣利用微課,既縮短了講授的時間,也給學生如何修改作文指明了道路。學生摸索出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就能很快完成作文的修改了。
四、巧用微課體驗古詩意境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的文化產物。但是古詩詞在現實生活中運用得比較少,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存在一定距離,再加上古詩詞言簡義豐,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理解和鑒賞古詩詞也就有了一定的難度, 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領會其深遠的意境。可將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改變傳統古詩詞教學方式的單一性,探索新的古詩詞教學方式。現在網絡上有不少古詩詞的微課視頻,其將圖片、動畫、音樂融合在一起,能讓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古詩詞中蘊含的意境,把握詩人的情感體驗,體會古詩詞要表達的真實情感。 這樣的微課只要教師多在網絡上搜索,自然能找到合適的為我所用。微課程和課堂教學的融合,突破了傳統古詩詞教學中單調枯燥的教學過程,為古詩詞教學開辟了新的天地。如在學習完一篇古詩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欣賞配有音樂和山水畫面的微課一邊朗誦古詩,感受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吟唱這首詩時的心境,使小讀者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