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春奇
【關鍵詞】 農村校園;足球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098—01
農村由于經濟條件、場地大小、教師力量等因素的制約,導致校園足球發展受到限制。本文對農村校園足球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農村校園足球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一、在足球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1. 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農村校園足球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自身的素質,他們的專業技能、業務素質和心理健康是優化足球課堂心理環境的前提。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足球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勇于進取的意志品質以及相互關心、團結互助的良好道德風尚。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穩定的情緒,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而活潑的氛圍中學習,保證每一節足球課的教學質量。具有良好的心理修養和師德修養是每一個足球教師應具備的,有了它才能真誠地接納學生,理解與尊重學生,創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增強學生的親近感,贏得學生的共鳴和信賴,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會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真誠的合作態度和良好的情緒狀態,將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因足球教學有別于其他教學,所以,師生、同學間的交流合作要遠遠多于其他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深入學生,盡可能尊重、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處處表現出關懷、尊重、信任學生,與他們交朋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使學生充分信任足球教師,愿意跟教師進行溝通,從而形成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創造新型、融洽的師生關系。
3.準備合理的場地與器材。足球課多在復雜多變的室外環境中進行,勢必會給足球課的教學帶來一定干擾。 所以應在課前充分設計并利用好場地和訓練器材,使之富有吸引力。讓學生一到場地,就感到有強烈的“占有欲”,從而使學生對訓練有種渴望,這樣會使學生自覺積極地去學習,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在足球教學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1.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足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形成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所以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愛好和養成鍛煉習慣具有重要意義。要想在足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就要在教學活動中選擇與確定足球活動內容,這就要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有目的地利用各種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對足球的興趣;利用各種足球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情緒;利用高潮迭起的競賽活動,感染學生,使他們興趣盎然;利用多媒體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足球項目,精彩比賽片段和場面引進課堂,組織學生觀看并欣賞。讓學生感受足球運動的快樂與健美,最大潛能地激發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
2.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自主性和主動性。教師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摸索、探究、實踐,使自己掌握技術動作和要領,真正體現自己的風格,產生愉快的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欲望,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學得好和學得愉快。另外,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機會,完成從教授向指導的轉型。中學足球課并不能像大學足球課一樣有選修的余地,但是教師可以給他們一個有選擇性的練習時間與空間,在技術形成的練習中激勵學生敢于創新,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
3. 建立正確的激勵和評價體制。通過激勵和評價體制來反饋進步的信息,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作為足球教師,必須利用課堂和課外的開放性、交流情感的直接性等有利條件,深入學生的足球學習環境中,去了解情況,用誠懇的態度、真摯的愛與學生交談。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啟發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和對待各種問題,促進學生正確面對客觀條件、充分正視不足,同時給這些學生制訂不同的要求。面對具有個體差異,而且各個階段心理狀態也各不相同的學生,一定要作出正確、客觀的評價,多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
校園足球作為最能讓學生和足球緊密聯系的一種方式,近幾年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校園足球的進一步發展,會使學校的足球事業在泥濘中看到曙光,會推動我國足球人才培養的快速發展。因此,教師應積極在農村校園足球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素質都得到健康發展。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