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張峰
【關鍵詞】 民族地區;體育教學;教師;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129—01
一、在學習方面,培養體育教師的創新能力
1.注重學習,擴大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
體育教師的工作不是一種簡單的勞動,而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不講求科學就會被淘汰。良好的文化素質來自于豐厚的文化底蘊。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的專業知識,以擴大自身知識面,改造良好知識結構。首先要掌握新的教育理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和體系。其次,要擁有廣博和前沿性的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這樣,才能保證在教學中觸類旁通,也才能有所創新。
2.抓教學科學研究,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體育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的性格,但他們的教科研意識和能力一般較差。教育管理部門應采取多種方式,使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到教科研的真正價值;還可以開展培訓班,幫助教師彌補教育理論與方法的不足,可通過抓教科研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
3.樹立高度的敬業精神
敬業精神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感,是人的現代化所必須具有的一種人文精神,而創新本身就是一種敬業精神的具體體現。在教師工作中,體育教師的敬業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體育教師不僅工作辛苦,而且責任重大,要保證每一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學生完成其他各項任務打好基礎。
4.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必須為體育教學營造一種適宜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教師創新的欲望。這就要求要營造激勵的外部環境,外部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大環境和體育教學環境等,使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到創新是進步的靈魂,是體育教學發展的不竭動力。教育部門要廣開渠道、多方投入,積極籌措體育經費,制訂體育經費使用計劃,有計劃地添置體育器材;還要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學校場地器材設備的管理與維修,提高使用率。
二、在思想觀念上,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
1.樹立責任意識
教師要樹立責任意識。應牢固樹立起一種“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的責任意識,將創新教育作為畢生的追求,這樣就會有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創新教育活動中閃光,就會有一種自強不息、嚴謹治學、精益求精、永無止境的優良品質在創新教育活動中得到升華。
2.更新教育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觀念是行動的靈魂,觀念指導行動,行動又深化觀念的轉變。教師在觀念上首先必須克服傳統的偏見和偏愛,消除人為優劣之別,給個性不同的學生以充分表現特殊才能的均等機遇和平等權利,尊重其特智、特能、特長,創設必備的教育氛圍。還應從根本上改變循規蹈矩、恭順、溫馴者的保守態度,引導學生敢持歧見,培養其思維的多向性、批判性以及支撐其人格的獨立性,以創新作為憧憬與追攀的學習境界。其次是樹立新的師生觀,轉變傳統教育中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主體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關系。
三、在教育教學方式上,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
1.培養探索觀察教學法
觀察是獲得感性材料、尋求創新方向、發現事物變化、抓住事物本質、捕捉實踐機遇的重要途徑。只有觀察力強的人,才能獨具慧眼,把握客觀。要培養體育教師的觀察能力,首先要讓教師養成勤于觀察的習慣,然后再逐步鍛煉成善于觀察的本領。訓練觀察能力時,要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既要看表面現象,又要了解內在實質;既要觀察局部,又要觀察全局;既要注意偶然事件,也要注意必然規律。
2.培養探索發現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用于體育教學,其突出特點是不把現成答案告訴學生,而讓學生自己用已學的知識和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較快地掌握技術動作、方法、原理和有關知識。
3.培養探索情境教學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實物演示情境,以圖像、錄像、多媒體再現情境,以語言描述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
體育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需要我們從思想上予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打破老的教學模式,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工作,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改進,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本文系甘肅省體育衛生與健康教育美育國防教育專項任務項目,項目編號:2017B-060)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