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峰
【關鍵詞】 學生社團;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55.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8—0026—02
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其中明確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并列設置,從小學到高中,各年級全面實施,所有學生都要學習,都要參加。而受到開設條件、場地、師資、時間等因素的制約,綜合實踐活動如何更好地落地,則成為學校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我省新課改走班制的即將實施,高中學校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形式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嘗試以學生社團為載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方面,能夠有效解決學校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活動的時間限制問題;另一方面,高中生已具備相當的理性思維,幾乎每個高中生都可以找到一個與自己興趣愛好、特長相關的社團并參與其中,活動積極性高。因此,加強對學生社團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夠落地并且有效開展,對學生社團的建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學校綜合實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學生社團的優勢
學生社團是經學校管理部門批準,在音樂、美術、科技、體育、文化、藝術等方面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自愿組織,實行自主管理的學生組織。通過開展具有社團內在特色的活動,學生能夠展現自我風采,實現自我教育、共同提高。一般來說,高中階段的學生社團具有開放性、集體性、成長性、專業性和創新性等特點。其在幫助學生全面、自由發展的同時,也逐步成為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和載體。
1. 開放性。高中生處在一個互聯網與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受到信息多樣、來源廣泛的影響,社團的參與主體、活動形式、組織形式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靈活性。社團面向全校學生,社團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活動空間與時間相對靈活,這對于打破固定班級的教學模式具有突破性意義。如我校小語種協會,學生通過學術研討、英語角、創辦外語報、寫作交流等活動,學到了更多的專業知識,不僅加深了課本知識的理解,還開闊了視野,了解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及風土人情,進一步拓寬了知識面。
2. 集體性。學生社團往往是幾個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自主發起申請,通過批準之后成立的,社團成員之間年齡相仿、關系平等。一個好的社團并不在于有幾個優秀的社員,而在于所有的社員都是社團的主人,人人平等,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活動策劃及建議;同時,參與社團的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協作,可實現共同進步。在社團活動中,學生的團結精神得以充分體現,人際交流能力得到提高。如我校的機器人社團,在完成每個項目時,都需要分為不同的組別,諸如搭建組、程序組、宣傳組等。每個組各有分工,但又相互協作,只有有條不紊地完成每項任務,比賽才可能取得好成績。
3. 成長性。社團建立之初,需要對社團發展的愿景進行規劃,一般在提出建立社團申請時就要上報學校管理部門。高中生的學習任務較重,社團活動的開展,可以作為調節學習生活的有效形式。社團活動的參與應該是錦上添花,而不能本末倒置,各個社團都要有自己特定的內容。我校目前有機器人社、街舞社、文學社、推理社、合唱團、交響樂團等社團50余個,每年定期舉辦社團展演大會、科技體驗營等活動,并將部分優秀的社團推送出去,學生在一步步成長。社團的經費管理、人員管理、課程管理,無時無刻不需要得到社團成員的支持,每個人都要發揮干勁和創造力。所以,社團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 專業性。同一個社團的成員往往愛好相同、興趣相近,他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通常能充分發揮社團的專業優勢。如讓愛好唱歌的學生加入合唱團,讓愛好街舞的學生參加街舞社,通過定期開展活動,能使學生的人格得到歷練、個性得到張揚,也解決了傳統班級課程教學中學生興趣愛好不一致的問題。社員之間可以取長補短、互相補充,正確認識自身的能力特點,這種角色的參與式體驗也是對職業生涯規劃的一種學習和認識。如我校環保社、低碳社通過垃圾回收分類調研活動,運用數學建模方法分析外賣產生的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梳理撰寫了一個完整的改進報告。
5. 創新性?!吨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出了對實踐創新素養的培養。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可結合相關項目開展活動,圍繞一個主題,完成一個項目。學生在完成項目、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搜集資料、做調查問卷等。而每項工作成功的背后都蘊含著一定的科學方法,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思維,提高了學生的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等能力。其間,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勤于實踐、勇于創新,讓學生學會探究,并組織社團成員參加各類科技創新、學科競賽等活動,以賽促教,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素養、綜合素質得到不斷的提高和鍛煉。
二、利用學生社團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
1. 建立基于社團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管理體系。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需要建立與之相對應的課程體系。要實現社團活動課程化,應以學校歷史文化、教學文化、地域文化、自然文化等為出發點,在制定實施綱要、篩選整合相關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圍繞教育理念和社團課程目標,開發基于社團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經過反復打磨、修改,進而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同時,要健全和完善課程實施的組織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社團化、社團活動常態化。
2. 加強社團指導教師業務培訓。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指導。加強社團指導教師的業務培訓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與保障。學校要培養一批社團指導骨干教師,讓他們積極承擔起社團成員管理,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及賬務整理等相關工作,并在社團課程活動中積極探索各種新教學理念的貫徹落實。同時,學校要在社團課程開展的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社團指導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社團化的課題研究,夯實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理論基礎,推動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化發展。
3. 建立規范的社團管理流程。學生社團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活動形式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往往出現部分學生社團建立之后沒有開展過任何活動,或者開展過程無序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沒有一個規范的社團管理流程。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社團組建時,作為學校的社團管理部門就要對社團建立的目的、意義、指導教師、活動內容等把好關,制定社團的管理細則,做好每次活動的記錄。學校要有一套對社團活動考核的標準,社團的成立、管理、換屆等各個環節都要建立制度保障,這樣才能使社團活動按計劃有序開展。這也是在社團活動中實施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條件。
4. 建立適合校情的評價制度。評價制度對于綜合實踐活動在社團中的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每個學校的校情、學生層次、課時安排、活動場所都有所差異,因此,評價制度的建立要適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要通過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引導學生,如借助展板、表演、視頻等展示學生在社團活動過程中的所學、所得,以文字、圖片形式向廣大師生、家長介紹社團活動成果,讓學生相互評價、共同提高。
5. 引入第三方優質教育資源,形成良好轉化機制??紤]到資金、師資力量不足等的影響,中小學在開展社團活動過程中可以適時引入第三方,搭建學校與科技館、醫院、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合作平臺,聘請相關專家和家長作為導師,給學生提供實驗室參與研究,鼓勵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形成轉化機制,讓更多的優質資源能夠長期參與、有效參與,讓社團活動不斷深化??砂褜W生的優秀作品以專利、科技成果的形式推送出去,保證此類活動能長期開展。
總之,利用各個學校普遍存在的社團形式,嘗試探索學生社團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機融合,具有可行性。讓學生開展體驗參與式學習,把學生的學習發展空間置于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這種創新型的學習模式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