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關鍵詞: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實踐
摘 要:文章闡述了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意義,介紹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現狀,提出了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的實踐策略,以期促使圖書館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閱讀推廣,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提升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服務成效。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0-0013-02
1 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意義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方式之一,從2006年我國開始提出“全民閱讀”,2014年“全民閱讀”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提出“建設書香社會”,到2016年全民閱讀活動被列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和2017年國務院頒布《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閱讀對提升國民的個人修養和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圖書館作為文化的集散地和傳播中心,在開展閱讀推廣服務方面具有優越的條件,同時,通過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可以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讀者的閱讀能力、閱讀水平和生活追求。因此,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既是國家的要求也是讀者的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1.1 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提升國民的個人修養和國家文化軟實力
從2006年首次提出“全民閱讀”到2017年《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的頒布,說明我國已將全民閱讀活動列入文化體系建設的宏偉藍圖之中,目的是有效推廣全民閱讀。人們通過閱讀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既提升了自身品位,又開闊了視野。閱讀可以提升國民的個人修養和整體素質,從而推動國家與民族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1.2 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讀者的閱讀能力
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不僅可以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夠提升圖書館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通過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館員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經驗和服務方法,圖書館也可以根據讀者的反饋不斷改進閱讀推廣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1]。例如,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受眾群體是大學生,他們的閱讀目標非常明確,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可以使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和學習,大一大二時主要閱讀文學、英語、考級類圖書,大三大四時則傾向于論文寫作、考研、就業等圖書;公共圖書館通過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將知識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相結合,可以培養讀者良好的閱讀習慣,促使他們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進而提升廣大讀者的閱讀能力。
1.3 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提升讀者的閱讀水平和生活追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速讀、縮讀、讀圖、讀網成為讀者進行碎片化閱讀的有效方式,但這種閱讀方式使閱讀過程變得簡單、膚淺,久而久之容易使讀者養成浮躁的閱讀習慣,喪失了深入閱讀和思考性閱讀的能力,特別是對于正在積累知識的大學生來說,這種閱讀習慣容易使他們的學習研究能力退化、創新能力被削弱。因此,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加強紙媒閱讀的推廣,能夠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干預他們的浮躁行為,將他們帶到深閱讀的正確軌道上來,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公共圖書館通過推廣紙媒閱讀,可以使讀者遠離城市的繁華和喧囂,能夠放慢生活的節奏,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生活和規劃未來,使他們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和人生坐標,最終提高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幸福感。
2 圖書館閱讀推廣現狀
2.1 閱讀推廣機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數圖書館沒有設立專門的閱讀推廣機構,閱讀推廣工作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圖書館統籌安排,活動都是一次性或臨時性質的,沒有作為長期性和持續性的工作來落實,即沒有建立閱讀推廣的長效機制,容易使閱讀推廣活動流于形式。如:公共圖書館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大都是為了宣傳圖書館,給圖書館增加人氣,過分強調場面的宏大和領導的參與,將開展活動的真正目的形式化,使本應占據主體地位的閱讀推廣活動邊緣化,使人們很難真正體會到活動的實際價值,達不到閱讀推廣的效果。部分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大多限于新生入學時的宣傳活動,如制作一些圖書館的介紹、專業圖書以及新書推薦的板報,或者借助學校教學部門安排組織的讀書講座或讀書節、讀書日、讀書月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但這些活動同樣也是階段性的、不連續的,因此無法起到推廣閱讀的作用[2]。
2.2 閱讀推廣經費不充足
現階段,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有限,因此閱讀推廣活動只能在小范圍內進行,多數圖書館只能進行一些有限的宣傳,規模大一些的圖書館會在本館網站上進行推廣,但這些推廣活動僅針對經常到圖書館或瀏覽圖書館網站的人群,輻射半徑太小[3]。而高校的經費大多用在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方面,對圖書館投入較少,因此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也是形同虛設,許多大學生到圖書館都是借閱自己感興趣的雜志、小說、漫畫等,或者為了應付各種學科作業、考試、考取等級證書和考研等,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并沒有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知識。
2.3 閱讀推廣形式不新穎
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形式都比較單一,不是請專家作講座、開展讀書會就是新書推介會,沒有新意,有的活動甚至沒有主題,不注重閱讀推廣的形式創新和內容創新,沒有掌握讀者的心理需求,致使閱讀推廣活動缺乏影響力和號召力,從而失去了推廣閱讀的意義。
3 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實踐
在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人們追求精神升華的方式也從傳統的圖書、報紙、期刊等閱讀模式向數字化轉變。因此,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工作也需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建立新型閱讀推廣模式,順應時代發展,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圖書館應積極推廣現代閱讀方式,通過建立新媒體服務平臺、利用新媒體服務工具和使用新媒體技術,改變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服務形式,提高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能力,創新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培養讀者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和研究能力,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學習熱情,促進讀者知識的積累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最終提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成效。
3.1 利用新媒體技術改變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形式
當前,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工作需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建立新型閱讀推廣模式。圖書館應通過QQ、微博、微信與讀者建立好友關系,隨時隨地向讀者推送文化信息,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建立QQ、微信群,吸引讀者加入,圖書館定時在群里發布新圖書和推薦圖書的最新信息,引導讀者借閱,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如通過交流學術文獻,既能加深讀者對文獻信息的理解,又能開拓他們的思路,提高他們的學習、科研能力;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開展網上閱讀推廣,如:高校圖書館可定期選定一個優秀或時代題材,讓大學生自由發表感想或體會,并上傳到平臺與其他人分享或互動,通過采納別人的意見、看法或建議后提高他們的學識水平和分析判斷能力,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閱讀欲望和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成效。
3.2 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服務能力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得到普及,手機不再只是打電話或發短信的工具,而是像一臺微型電腦一樣為人們提供瀏覽網頁、查找資料、網上聊天等方便快捷的服務,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圖書館應充分利用手機功能開展閱讀推廣,將圖書館的一些通知信息通過群發或個別發送的方式傳遞給廣大讀者,如新書推薦、預約通知、活動通告和借書到期提醒等,使圖書館服務變被動為主動,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圖書館還可建設手機圖書館,方便讀者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和查閱文獻資源,促進他們知識的積累和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高校圖書館借助手機建設了手機APP,將一些熱門的書籍(如本校所有專業的文獻資源、考研書籍)、熱點的新聞資訊或活動項目放在APP首頁,吸引學生學習和閱讀[4],提高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服務能力。
3.3 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模式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實體圖書館的被關注度逐漸降低,進出圖書館的讀者變得越來越少,但同時也給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有的圖書館將傳統閱讀推廣模式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舉辦專題講座的時候,圖書館將視頻、VR或3D動畫貫穿其中,并在活動結束后將講座內容或一些讀者的心得體會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方式置于公眾號首頁,傳遞給沒有時間親臨現場的讀者或實現知識共享;或在講座開始前利用VR技術和全息攝影技術呈現講座內容的時代背景、操作過程或發展歷程,讓讀者提前了解相關信息。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既增加了活動的新穎性,吸引更多讀者的參與,又能使讀者更好地了解講座內容,增長相關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成效[5]。
參考文獻:
[1] 王蕾.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研究[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106-109.
[2] 黃佳.民辦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營銷策略探析[J].新西部,2018(30):116,114.
[3] 范麗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24):74-76.
[4] 李聰.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策略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5(16):22-23,40.
[5] 于鑫.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3):178-179.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