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桂?李納璺
摘 要:隨著網絡購物的普遍化,快遞包裝污染浪費問題日益嚴重。本文從消費者心理、實際消費情況和包裝回收現狀等角度出發,通過互聯網快遞回收APP及快遞回收裝置的設計,將APP與支付、回收裝置連接起來,從而形成完整的快遞紙箱回收體系,形成線上搭建新媒體平臺、線下搭建企業與公益事業的雙線營銷推廣模式,研究成果不僅解決了快遞包裝浪費嚴重的問題,還可為構建綠色生態、智能的美好生活提供基礎。
關鍵詞:快遞包裝;回收裝置;“互聯網+”;市場推廣
0 引言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日均處理量達到8571萬件,最高日處理量超過2.5億件,僅2018年全年我國快遞行業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0億個、編織袋約53億條、塑料袋約245億個、封套57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膠帶約430億米。這些材料被大量使用,長期堆積如山、降解困難,回收體系不完整,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見,解決快遞包裝浪費問題已經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任務。
1 國內外現狀
1.1 國內現狀與發展動態
由網購引起的快遞數量暴增,導致廢棄快遞包裝的處理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的快遞包裝僅具備使用便捷、運輸便利等功能,循環使用性差,廢棄包裝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間接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解決快遞回收問題刻不容緩。
1.2 國外現狀與發展動態
國外快遞包裝的使用趨向于環保性,更提倡“綠色快遞”,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都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建立了快遞包裝回收利用體系,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和創新設計模式,有效提高了快遞的回收利用率,不僅改善了環境,而且增強了人們的回收意識。
2 快遞包裝回收體系設計
2.1 快遞包裝回收體系APP設計
本創新設計主要通過對APP與回收裝置設計的研究,從而形成完整的回收體系。開發APP,以互聯網為連接橋梁,設計一款以數據識別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管理后臺模塊為終端的操作簡單、人性化的APP,并將APP與支付端關聯。
數據識別模塊識別支付端用戶信息及紙箱質量二維碼,并將信息反饋至系統。數據處理模塊將反饋的信息轉換為積分值,并通過互聯網將積分值同步至收集裝置。管理后臺模塊與回收處理廠關聯,回收確認信息后,積分將根據用戶信息自動發放至用戶賬戶,用戶可使用積分根據喜好在“商城”兌換商品。
APP操作流程簡單,用戶可以使用APP完成回收獲得積分,也可通過其他延伸功能滿足一些生活需求,如快遞查詢、商城購物等。回收裝置上設有顯示屏幕,用戶可根據屏幕提示進行操作完成快遞包裝回收。
2.2 快遞包裝回收體系的回收裝置設計
通過用戶心理分析、市場調研分析,了解用戶的需求,設計出簡單便捷的回收裝置,該裝置由重力感應器、信息處理系統和收納整理裝置組成,結構簡單、功能齊全,用戶使用時只需將快遞紙箱打開后壓扁,投入回收箱后掃碼即可完成回收全過程。
回收裝置的設計通過分層、分類進行快遞包裝回收,不僅有效節省了空間,而且使快遞員在包裝回收過程中省時省力。
2.3 回收體系設計創新點
形成完整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即“用戶收到快遞紙箱?—用戶對快遞紙箱進行拆分—APP掃碼—回收裝置收集紙箱—紙箱包裝回收”的一體化回收體系。
回收裝置智能分類的設計與開發,在傳統回收箱的基礎上提出通過機械運動進行回收的智能分類理念,使快遞回收變得省時省力。
人性化快遞包裝回收APP應用設計,將回收后所得的積分與快遞福利聯系,提升了用戶使用APP的積極性,并通過人性化的版面及內容設計,充分滿足了用戶與快遞方的心理需求,使其樂于進行快遞回收。
3 市場推廣策略
首先需要形成屬于自己的品牌效應,借助APP(微信、微博等)、網頁廣告、視頻廣告等自媒體形式進行推廣,形成小眾市場,同時,對推廣的效果數據進行總結與分析,不斷調整修改推廣方向與策略;其次,銷量依舊是產品的最終目標,可以借助線下營銷推廣,將回收裝置的設計推向各大快遞企業與快遞網點,逐漸打開國內市場;最后,如果想要新產品迅速在行業穩步發展,需要注重服務領域的完善,加強APP與回收裝置的功能完善,提升用戶的消費滿意度,通過多方位、多領域散發式的營銷推廣策略,打開國內快遞行業的市場,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與產品使用度,從而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快遞包裝浪費問題,促進我國快遞包裝業綠色、生態、智能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通過互聯網快遞回收APP及快遞回收裝置的設計,將APP與支付、回收裝置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快遞紙箱回收體系,可解決快遞包裝浪費的問題。在推廣營銷上,打破了傳統的營銷推廣方式,利用線上自媒體與線下企業相結合的推廣方式,順應了當前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也為產品提供了優質的推廣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