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旭
關鍵詞:齊齊哈爾;燒烤文化;網絡傳播;現狀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09 — 0161 — 03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特定的民俗文化,長久以來,雖然每一個地區都不停的積淀著自己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自己固有的特色,但是現在我們人類社會要面臨一個大的趨勢就是現代化、全球化的發展,很多地方特有的文化容易被簡化、被遺忘,甚至被拋棄。值得慶幸的是,現代化最特有的就是運用網絡手段傳播自己的地方文化,從而進行文化尋根。民以食為天,每個城市都有代表自己地方特色的小吃,日積月累就形成了小吃特色文化。
齊齊哈爾,又稱鶴城,是一座底蘊深厚、地域文化異彩紛呈的北疆邊陲重鎮,旅游文化、紅色文化和小吃餐飲文化數不勝數,這其中有兩個字無形中成為了齊齊哈爾的城市名片,那就是燒烤,我們說燒烤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歷史,在燧人氏發明鉆木取火前,人類就能夠使用火山火了,現在我們當然都知道吃熟的食物更易于吸收,也會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營養,從而少生疾病,可以這樣說,燒烤就是我們人類最初的走向文明的標志之一,由于我們已經知道把生的食物用火烤熟了吃,這也是人類最早的吃食。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到了本世紀初,齊齊哈爾的燒烤模式和種類越來越多,寶坤、天舒哲等企業做大的同時,還曾經引進過金漢斯南美燒烤,后來韓式燒烤料理也植入進來,近年來,完美生活、烤肉先生等小店也應運而生,各種大片肉、小串串滿街都是,而且出現了氛圍較好的家庭燒烤模式。
齊齊哈爾,地處北緯47℃,適合牧養,肉質鮮美。目前燒烤模式有泥烤、串烤、鐵鍋烤、叉燒烤等多種模式,這些都對四面八方涌來的食客充滿了誘惑力和吸引力。若是貴賓來了、親戚朋友到了不吃一頓齊齊哈爾地道的燒烤,就可以說你招待不周了。在2018年7月27日,熱映了一部由沈騰主演的內地電影《西虹市首富》,在大家捧腹大笑的同時,給大家印象最深的、當時就刷爆朋友圈的就是這句“齊齊哈爾芭比Q”,這讓全國人重新認識了齊齊哈爾,也都想對齊齊哈爾燒烤一探究竟,因為燒烤不僅色香味美,還代表了我們東北人的豪爽與熱情,那么普普通通的牛肉、羊肉、青菜甚至是饅頭、豆腐、丸子等等食材,只要是你能說出來,我們齊齊哈爾就能烤出美味來。這道美食特色為鶴城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任何一個地方的文化都是經過長期歷史的發展得到廣泛認同的模式,然而時代在不停的變化和發展,所以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承擔傳統文化的傳承任務了,必須要結合時代、配合網絡技術,與時俱進。網絡信息中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技術,比如FLASH、視頻、音頻等形式,能帶給受眾十分強烈的感官刺激和互動參與的欲望。
在網絡世界里,信息多樣化、表現形式立體化、傳播互動化不僅可以平等發布信息,還可以平等的開展討論與評論。擁有民主親和力和自由召喚力,這些都是網絡傳播的優勢,其實這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點,比如網上信息也會出現良莠不齊、內容低俗不堪的形式,所以,如何正確發揮網絡助力的作用,揚長避短,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人際傳播是人和人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和溝通。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得人們通過網絡交往會更加的頻繁,長此以往,在網絡中,就會形成兩個比較龐大的陣營群體,這兩個群體有一類是現實中已經存在的,他們通過互聯網相互加入群體組織,每個成員之間關系比較融洽,另一類是這些網民圍繞著感興趣的一個議題、事件互相發表自己的評論和意見,從而開始的一個自覺的群體,而我們所說的齊齊哈爾燒烤文化就可以這樣進行宣傳,形成自己獨特的版塊,融入時代的效應,發揮網絡作用,讓眾多的燒烤愛好者,形成一個龐大的此類信息交流溝通群,這個群體組織有自由性、隨意性、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體會、讓齊齊哈爾燒烤文化通過網絡助力發揚光大。
(一)負面和不良文化的沖擊
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由于網絡傳播目前的平臺太多,上傳者不受身份、學歷、素養的限制,原創內容不多,導致雷同現象嚴重,另外,表述方式也十分簡約,不生動,這樣就很難吸引受眾眼球,不能引起大家充分的注意,更不要說引起重視和共鳴。
燒烤文化屬于齊齊哈爾特有的民俗文化,承載著這方水土上人民生活和夢想的結晶,所以為了不讓這種文化最后消失殆盡,在當前新媒體新時代下,我們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拓展文化傳播渠道,必須讓對齊齊哈爾這座城市感興趣的人通過燒烤文化、小吃文化了解齊齊哈爾的地域、民俗文化、生活習慣還有宗教信仰,這也是這座小鎮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藝術魅力價值。
(二)賞玩色彩的價值觀念弱化了民俗文化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也伴隨這數字化發展,人類社會文明了一大步,但是新媒體的娛樂作用也越發深入人心了,這或多或少的弱化了民俗傳統文化的影響,成為整個新媒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基調,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嚴肅性,有這樣一大部分群眾,他們發朋友圈、微博、QQ,對燒烤傳統文化進行片面概括,并在原汁原味中添加娛樂效果,例如有一大部分視頻都是炎炎夏日,一群男子赤膊上陣,觥籌交錯,烏煙瘴氣吃著燒烤,談笑風生,類似于這樣賞玩性功效就淹沒了我們想要對燒烤文化寄予的宣傳效果,這也是對我們所要宣揚的中華美食文化的一種扭曲和損傷。此類娛樂文化現象應該通過網絡論壇和貼吧等形式適當的加以正確的引導。
(三)母語文字傳播缺失嚴重
當今時代,電子產品、電子設備成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必備品,確實為我們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捷,也帶來了飛速發展,讓我們迅速進入高科技新時代,這是一個人類社會進步的最主要標志,但是便捷的同時,只有一張張圖片、一個個視頻撲面而來,帶給我們更直觀清晰的享受,這其中關于齊齊哈爾燒烤文化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很少有文字記載,燒烤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情懷,在我們運用新媒體傳播這種文化時,最好的方式是配以文字,讓大家知道,東北是不是燒烤的發源地呢?燒烤文化是不是舶來的,經過我們黑土地上的人民發酵,才真正的從一種美食發展成為一種文化的,我們在享受這些美味的同時內心的感受和情懷是怎樣的?想和大家真正分享的是單純的美食還是對于美食的感受?大家在利用網絡宣傳的同時也要告訴受眾,齊齊哈爾燒烤與本省其它城市的燒烤有何不同,與遼寧臨海的海鮮食材又有何不同,齊齊哈爾又有什么得天獨厚的條件呢?
這樣,我們多多運用母語文字進行表達和宣傳,增加自創性內容的版塊,我們想通過那一段段文字、一段段描述、一段段感受去領悟美食文化帶給每個人的感受,給每個人帶來的變化,每個人對于它的期待,相對于許多網站內容枯燥、缺乏趣味性來說,會更加讓人喜歡和追隨的,這樣才達到了真正的宣傳和傳播作用,這才是對燒烤文化情懷的最高敬意!同時也提高了每個人的表達水平,從大的方向上看,也提高了個人修養和素質。
新時期網絡環境也是與時俱進的,是一個不斷更新、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變革也必然會引起民俗文化本身不斷的演變,通過對我們齊齊哈爾飲食文化進行簡短分析和梳理,齊齊哈爾燒烤文化的傳播主要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高校網絡傳播
當代大眾文化、消費文化和娛樂文化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粉絲也已成為大眾文化的消費者、消費文化的實踐者和娛樂文化的推動者。①中國網民中學生群體占比重很大,其中高校大學生基本上都屬于網民,這龐大的大學生群體在網絡中構建了青年文化的主力軍,同時,他們也屬于未來網絡文化的構建者和主要傳播者,所以,高校網絡不斷提高網民素質,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成為重中之重,齊齊哈爾雖然屬于邊陲,但是文化氣息濃厚。這里的高校也不少,齊齊哈爾的高校有齊齊哈爾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等等,這些在校生也是進行燒烤文化宣傳的主力軍,一方面他們大都是燒烤美食的愛好者,甚至很多南方的學生是慕名而來的。另一方面他們都很重視網絡的參與感,特別喜歡運用媒體和網絡的形式互動,并且發布信息。這兩個特點決定高校對網絡平臺的控制有很大意義,我們要發揮高校在大學網絡文化構建中的引領性作用,把握大學生心理,讓他們積極參與,熱情分享,做正面的輿論引導,在宣傳的時候,他們善于用講故事的方式發揮主體作用,每一篇美文,每一幅圖片都詮釋著燒烤文化的源遠流長。高校的加入讓燒烤文化能向更深的層次邁進。
(二)政府網站
由于政府網站是在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個能傳播綜合信息的系統,所以在齊齊哈爾的民族文化傳播的整個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齊齊哈爾對外文化展示的主要窗口和重要平臺,為我們提供齊齊哈爾概況、地圖、旅游、特產信息,還有美食攻略等等,所以齊齊哈爾政府部門具有本市最有優勢的知識和技術方面和人才方面的資源,政府也加大力度對民俗文化中的燒烤文化進行傳播,這樣能對燒烤文化走向四面八方乃至世界起到巨大作用,同時也能更好的宣傳了我們作為魅力城市的鶴城美食。所以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黨政服務中心宣傳報道工作,及時準確的展示我們本地特色文化的發展新思路、新成果,從政府角度為民生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社會團體和家庭網絡
家庭是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齊齊哈爾喜歡乃至熱愛燒烤文化的群眾自發的建立的社會團體網絡組織,在燒烤文化的傳播中也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在齊齊哈爾,幾乎每一個家庭都自備了烤肉用具,親朋好友每次相聚,大部分是一起吃燒烤的,每個家庭中燒烤過程中因為加入的佐料不同,味道就各種各樣了,這些人在網絡中積極分享自己的喜好和口味,也互相切磋手藝,分享創新之處,體現了齊齊哈爾城市文化的個性的同時,也促進了齊齊哈爾烤肉文化的發展,雖然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文化層次不一,但是他們本著對燒烤文化本身的熱愛自發的進行探討研究,盡管專業知識不一定完善,但是畢竟美食文化是來源于群眾并屬于大眾的,他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這樣的美食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個人博客、朋友圈
這一類網絡是個人建立的個人網絡空間,相對于前幾類網站一定有不完整性和個人色彩,他們大都是年輕人這一群體,喜歡運用博客和朋友圈還有QQ空間曬一曬自己的旅游、美食及一些日常和心得體會,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他們發表的都是個人見解、主張和體悟,由于良莠不齊,必定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部分體現了個人的喜好和感受,他們之間交流分享各種文化、各種感受。其中大部分是和鶴城美食相關的,無形中促進了民俗文化的發展,也能讓天南地北的人都知道了關于燒烤的更多吃法、更多食材、更多講究。也讓從民間走出的燒烤文化追根溯源的回到民間,體現個人特色,反映了齊齊哈爾人民最原始、最基本的樸實風貌。
由于時代是發展的,任何文化的傳播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燒烤文化在不同年代,傳播的途徑也不相同,從長輩的口口相傳到現在的依托網絡,燒烤文化傳播范圍越來越大,網絡傳播為其提供了新的機遇,方便、快捷、圖文聲像并茂。齊齊哈爾擁有燒烤文化豐富的信息資源,這里的人也擁有自覺傳播民俗文化的責任意識。政府也重視大眾的參與,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燒烤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我們應該從全新角度對齊齊哈爾地域文化傳播進行改造更新,包括思想觀念的宣傳和引導,為打造地域文化傳播生態平臺提供方案,相比其他文化資源,燒烤文化的保護和搜集屬于一項新生的事物,需要發掘和整理,利用網絡信息傳播的迅速性、全面性、便捷性的特點,讓我們齊齊哈爾的美食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參 考 文 獻〕
〔1〕鐘志榮.地方優秀文化網絡傳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以梅州客家文化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2,(5)48-56.
〔2〕候宗輝,張仁.網絡視閾下甘肅紅色文化網絡傳播的現狀與對策〔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3,(1)116-120.
〔3〕賈麗美.網絡環境對蒙古族文化傳播的影響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6,(6):134-136.
〔4〕周慶生.少數民族語言在社會轉型中的挑戰與機遇〔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03).
〔5〕田瑤.民俗文化網絡傳播的困境及對策—以張家界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19):82-83.
〔6〕鮑雅麗.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現狀〔J〕.四川戲劇,2017,(6):28-31.
〔7〕鄧樹強.網絡文學及其影視改編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7:05.
〔責任編輯:楊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