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陽
摘 要: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的開展離不開教師,而教師自身所具備的職業道德修養影響著教育的質量,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命運。我國當下倡導立德樹人的教育方向,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本文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路徑進行了探索分析,希望可以為當下教育部門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校教師;道德;提升路徑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立德樹人”確定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基點。所謂“立德”,意指培育道德,所謂“樹人”,意指培養人才,二者的內在關系表明了“立德”是“樹人”的基礎。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是學生思想的引導者,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自身職業修養的體現,更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捌渖碚涣顒t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隨著高校學生思維日趨成熟,他們對待事物有自身獨特的見解和認知,在此背景下,教師要想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需對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進行進一步提升。目前,由于部分高校教師缺乏職業道德修養,在教育教學、師生相處、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有悖于師德師風的行為,因此出現了教學事故、師生沖突、學術剽竊甚至學術界腐敗現象。此外,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職業道德修養提升需要相關教育部門、高等院校及高校教師自身加以重視,從而為高校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教師能夠在引導學生前行的過程中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
1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良好的社會氛圍有助于相關教育部門、高校以及教師加強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意識。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宣傳道德文明,讓全社會充分意識到道德的重要性,充分意識到教師具備職業道德修養對于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教育相關部門可以在高校內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師德師風“紅七條”等內容進行廣泛的常態化宣傳,讓教師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端正的人生觀、思想觀、價值觀,對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行提升,同時也為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
2 健全社會保障機制
在當前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公辦院校與民辦院校、青年教師與非青年教師之間,在薪酬以及相關的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福利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一些教師的思想意識發生扭曲,放松了對自身職業道德修養的追求,產生急功近利、過分追求物質、政治信仰迷茫等問題。因此,教育相關部門要切實提升對高校教師的待遇,構建相對公平的薪酬體系,通過“青年公寓”“周轉房”等工程,著力解決青年教師的住房需求,切實關注職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多管齊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增強高校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認同,消除高校教師對自身發展的“后顧之憂”,從而踏踏實實地投身工作,以良好的教師職業形象面對學生。
3 完善教師評估體系
健全的教師評估體系能夠監督并引導教師的行為舉止及其教學,同時,健全的教師評估體系能夠使教師績效考核相對公平,從而實現教師待遇的相對公平。當前,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生評教),不少高校將生評教直接與教師考核、課酬計算、評優評先等方面掛鉤,導致部分高校教師只重視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而忽視自身內在道德素養的提升。因此,需要健全教師的評價體系,將師德師風納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及學校相關管理部門,不僅要對教師上課的質量進行評價,還應重點關注教師的行為舉止、言行規范、職業素質,對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校在得到相應的評價資料后,要充分利用,不能單單將其作為一個考核教師績效的依據,還要從中發現教師所存在的問題,比如職業道德修養方面的問題,從而實施相關方案、策略,以解決問題。在教師評價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避免暗箱操作,消除教師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顧慮。學校在進行人員晉升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和體現教師評價的重要性,一方面,能夠加強教師對于學校教師評估體系的重視,意識到教師評估體系與自身的利益相關甚廣,從而在教學過程中盡力做到謹于言、慎于行,另一方面,教師評估體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地反映出了教師的道德素質及能力狀況,能夠為高校選拔人才起到提供依據。
4 開展師德教育活動
師德文明教育活動是學校建設良好師德環境的需要,是全面推動校園文明建設的需要。學校通過加強師德文明教育,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職業素質道德。學??梢酝ㄟ^講座、研討會、辯論會等方式開展師德文明教育活動,特別是對于新進的高校教師,由于其缺乏在教育行業歷練的經驗,其對于師德素質方面的意識往往不強,學校在開設師德方面的相關講座時要優先考慮新老師,同時根據新進青年教師的特點,在形式和內容上盡可能實現緊跟時代、豐富多樣,用大量鮮活的案例,直接為教師呈現良好師德在“應然”和“實然”層面的狀態,從而達到開展講座的預期效果。此外,高??筛鶕嶋H情況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研討會、辯論會等主題活動,在確保全員覆蓋的基礎上,讓高校教師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罢胬碓睫q越明”,同樣,師德也會在相互的交流學習中顯示和發揮其真正內涵。
5 發揮典型模范作用
樹立典范,加以宣傳,能夠為營造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升氛圍帶來很好的幫助。高??梢栽u選出一些具有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典型人物并加以宣傳,為這些教師頒發相應的獎項,讓全校的教師意識到這些典型教師是教師職業發展的標桿,全校教師要向他們看齊,從而打造出一批具有高職業道德修養的教師隊伍。高校在樹立模范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模范宣傳環節,要讓全校的師生都了解模范、學習模范。為了使高校的高職業道德修養模范代表能夠得到廣泛的傳播,高校要充分運用網絡陣地,比如院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教師的職業素質和行為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起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充分發揮模范的帶頭作用,正向引導師生向其學習,為其今后的生活及工作打下良好的道德素質基礎。
6 構建長效學習機制
加強師德建設,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水平,高校必須構建長效的學習機制,提供好的學習平臺,不斷促進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一是讓教師“在理論中學”,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真正做到學懂、學通、學透。通過編印學習資料、開設網上學習專題、發放推薦學習讀物等,積極為廣大教師創設學習載體、豐富學習手段,使其深刻領會中央的部署要求,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學校發展建設實踐,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增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在實踐中學”,高校教師可成立宣講團,通過報刊、網絡、講座、研討會等多種宣講形式,開展教師職業道德相關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學習教育,自覺踐行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參考文獻:
[1] 王德勛.高校師德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矯治[J].教育探索,2004(10):84-85.
[2] 錢煥琦.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概論[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2010:288.
[3] 賈少華.民辦大學的戰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 敬楓蓉.高校師德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5] 歐陽超.教學倫理學[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293.
[6] 錢煥琦.教師職業道德論[M].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165.
[7] 何祥林,程功群,任友洲,袁本芳.高校師德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基于湖北省H高校的調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