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峰
摘 ?要:體育教育作為初中課程的一部分,既承擔強身健體、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功能,也是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積極適應外部環境、增進身心健康的基本陣地。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創設師生和諧互動、形式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自信;精心設計豐富的體育項目,培養學生興趣;選擇恰當的體育訓練,增強學生意志。
關鍵詞:初中體育 ?心理健康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a)-0129-02
競爭的殘酷性使得當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屢見不鮮,焦慮、厭學、抑郁等心理病癥日益低齡化。作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初中課程中基于生命、指向生命、提升生命質量的學科,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增強中華民族的旺盛生命力,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提高國家公民素養和綜合實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磨練意志,塑造陽光性格。
1 ?良好氛圍,增強學生信心
初中學生獨立意識萌芽并迅速發展,身體的發育使得學生叛逆性增強,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應用教學藝術,尊重學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開展體育教學,增強學生信心。
語言是說話的藝術。春秋時期教育家鬼谷子曾言,“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體育教師需要重視語言的藝術,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為體育教學創造良好的育人氛圍。體育運動是一項消耗型的課程,青春期的學生面對學業壓力,常常采取胡吃海喝的方式宣泄壓力,失控的體重,往往為體育鍛煉帶來一定的難度和困擾,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用成語,如“滴水穿石,堅持就是力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要勇于挑戰”“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一定不要放棄”等語言,激勵學生挑戰自我,收獲成功。同時,體育課程中的諸多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均屬于對抗性極強的運動項目,頻繁的肢體接觸,極易導致學生間的矛盾,甚至引發教學事故。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積極引用名言俗語,培養學生開闊的胸懷和氣度,正確處理問題,如“宰相肚里能撐船”“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和氣平”等名言俗語的運用,往往瞬間熄滅學生心中沖動的怒火,既平息學生間的矛盾,增強體育課程的安全性,也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合作,增進師生感情。而在學生獲得優秀的體育成績時,教師需要有“乘勝追擊”的意識,以積極的評價肯定學生的表現,幫助學生獲得體育成就感。
除了在言語上肯定學生,給予學生信心,教師還可以運用肢體動作、眼神示意,表達自己對學生的關注。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思維能力最初是通過打開視覺這扇“窗戶”來發展和提高的。學生期待得到老師的關注和關心。而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導,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男生走下賽場后的一個擁抱、一次拍肩、場邊的一聲喝彩,細小的動作無一不向學生傳遞著老師的信任,課堂的失落、壓抑在體育課程轉變為學習的信心,課后的壓抑與郁悶,一掃而空。寬松的課堂氛圍,消除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給予學生尊重,收獲學生信任。
2 ?豐富項目,培養學生興趣
除了融洽的課堂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提升信心,找到信心,精心設計的體育項目,同樣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獲得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
初中的學生,處于身體快速發展時期,他們陽光開朗,同樣敏感。身體和心理的變化,讓他們羞澀與自我表達,也易形成懶散應付的學習情緒,因此,體育項目的設置和開展,則成為吸引學生興趣,增強學生鍛煉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性別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課程。如男生在力量和跑跳上較有優勢,教師可以開設足球、籃球等運動項目,讓學生在綠茵場上找到飛揚的自信。而女生身體較靈活,許多女生還具有一定的舞蹈功底,所以,教師可以因材施教,設計羽毛球、健美操等較為柔和的體育課程,在對學生的形體和氣質進行訓練和培養的同時,發揮女生的身體優勢,展現力與美的結合。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自己學生具體的學情,開展更加細致的體育活動。如跑跳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參加籃球課程;善于力量型運動的學生,可以參加網球和排球訓練;而氣質較為溫和的學生,可以加入中華經典太極拳課程。豐富的課程,發揮了每一位學生的潛力,培養了學生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的體育品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獲得全面發展。
課程的設置,培養了學生的興趣,而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則進一步點燃學生的激情,感受體育運動的內在價值。課堂上的一次足球比賽、一場籃球對抗賽、一輪乒羽聯賽,甚至是一次簡單的拔河比賽,簡單的形式,使體育運動突破呆板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斗志,使其感受競技體育的魅力,感受奮斗努力、團結合作等體育精神的魅力。
生命在于運動,而運動需要興趣。以學生為中心,體育教育增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學生培養自尊自信、勇敢頑強、積極進取、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的關鍵。
3 ?恰當訓練,鍛煉學生意志
當下的初中生,是家中的金寶寶,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得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存有不足,在學習生活中畏難怕苦,意志力不堅定。為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體育運動,鍛煉學生意志,增強學生毅力。
初中學生面對繁多的學業測試和緊張的升學壓力,極易產生消極懈怠的情緒。頻繁的考試,導致學生成績波動,學生的情緒亦隨之波動。所以,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上,引導學生積極運動,以酣暢淋漓的汗水抒發心中的壓力。如,長跑訓練,學生常常無法堅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要堅持不懈,超越自我;而競技類的體育項目,往往伴隨著輸與贏的結果,這寶貴的情感體驗,正以與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與否相關聯。教師需要有敏感的意識,鼓勵和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比賽結果,并正視自己的不足,尋求下一次的進步與突破。這些在體育運動中,形成的堅強品質會鍛煉學生的意志,也易于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去,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也有利于其心理健康。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征程,它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也需要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常規訓練,如1000m跑步、開合跳等項目,既活動了學生肢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使得學生在這些晨跑、午跑、課前跑中,鍛煉了自己毅力,疏解了學生的緊張情緒,釋放了學習的壓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學習和生活本就是一場征程,成功者往往是堅持到最后的人,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雖一路會有荊棘叢生的苦楚,但最終一定會收獲海闊天空的幸福。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體育教學,就是這樣一種耕耘與付出,看得見的是汗水,看不見的是努力;聽得見是出吶喊,聽不見的是堅持;說得出的是加油,說不出是有成長。關注體育教育,讓學生的笑容更加燦爛。
參考文獻
[1] 馬俊.初中體育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田徑,2019(5):4-5.
[2] 劉寧濤.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4):75.
[3] 胡紅果.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7(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