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開敏
◆摘 ?要:本文主要說明了結合語文教材滲透德育教學的內容,闡述了培養學生德育精神的幾個方面,指出了一系列小學語文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分別探討了新課引導、古詩文學講解、作文教學及教學活動四個方面的德育滲透,熏陶了學生的道德情感,強化了學生的道德品質,以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效果,推動著小學語文滲透德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教書育人;小學語文;德育教學;實施策略
語文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點學科之一,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內在品質,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效果。近年來,教師越來越注重德育教學的開展,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給予他們更多鍛煉的機會,塑造他們的品格,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結合語文教材培養學生德育精神的幾個方面
1.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精神。語文教材蘊含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展現出我國的壯麗河山,闡述了我國所蘊藏的豐富寶藏,將我國燦爛文化的基本內容展現給學生,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中國民族的偉大,了解到我國各個偉大建筑的建設過程,對祖國有著深深的熱愛志強,為自己成為一名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2.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學生剛開始接受教育時都是一樣的,并沒有什么好壞之分,只是隨著所處環境和學習場景的不同,演變成不同的性格,自身的道德品質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語文教材包含許多重要的語句,講述了深深的人生哲理,不僅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內涵,更加帶領學生養成較高的道德品質,形成堅持不懈的精神,使學生可以自主克服生活上的困難,面對問題絕不退縮、迎難而上。
3.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精神。語文教材包含著許多的科研內容,要求學生具備追求真理的品質,培養學生形成刻苦鉆研的精神。針對語文教材內容,學生要認識到語文教材背后的文化內涵,自主鉆研出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深入了解到教材內容的細節,做到勤動手、多動腦,勇于發表自己對教材的見解和看法。
4.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孝順的品德。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語文教材就包含著許多以孝順為主題的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尊重家長、尊敬師長,使學生可以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從文章中了解到孝順長輩的重要意義,感受到父母所給予的關愛之情,真正地長大了,形成孝順的良好品德,可以做到贍養父母長輩。
二、小學語文滲透德育教育實施的具體措施
(一)新課導入滲透德育教育,熏陶學生的情感
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當前教師關注的重點教學問題之一,也是滲透德育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德育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增加他們對學習德育知識投入的精力。教師應當在一部分課文開始講解之前滲透德育知識的內容,利用德育故事導入這一篇節的重點內容,教會學生禮貌用語的使用方法,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站在德育的角度思考教材中的問題,深入了解到教材文章中所蘊含的德育知識,對文章內容當中蘊含的德育內容產生極大的探索興趣,從而熏陶學生的道德情感,強化他們的道德意識。
(二)古詩文學講解滲透德育教育,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操
語文教材包含許多中國傳統的文化內容,蘊含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熏陶學生的心靈。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師發掘出教材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分析出古詩文當中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將古詩文作為我國文化的藝術瑰寶,利用古詩文名句展現出文章當中的德育知識,培養學生形成較高的思想品質,強化他們的道德情操。教師利用多媒體等教學用具,展示出《江南春》《游子吟》等古詩名句,引導學生了解到古詩名句的深刻內涵,促使學生深深了解到德育知識的本質內涵,塑造他們形成完美的心靈。
(三)作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做真實的自我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另一大組成要素,與閱讀教學并列齊稱,成為了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對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關注到作文教學的本質,將德育滲透到作文教學當中,重視作文的選材,引導學生發表出自己真實的感情,讓學生可以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將生活經驗融入到作文寫作當中,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做最真實的自我,積累下許多與德育知識相關的寫作內容。教師選取與德育相關的作文題目,引導學生發表自己對德育的看法,帶領他們積累下眾多與德育相關的素材,夯實他們的作文基礎,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強化他們的綜合素質。
(四)教學活動滲透德育教育,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
實踐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師將德育內容滲透到教學活動當中,注重教學活動與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在實踐活動當中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加深他們對德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在生活實踐活動中學習到德育教育的內容,深刻理解到德育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形成熱愛環保、熱愛公物等重要的道德品質。
三、結束語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應當將德育知識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不僅傳授語文教材的內容,更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做到教書育人,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他們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質,引導他們學會做人,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朱艷.教書育人,潤物無聲——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2(43):41-42.
[2]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4(5):57-57.
[3]蘇尚榮.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上),2017(1):227-227.
[4]鐘萍.育人無痕,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界,2017(3):12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