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田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及策略,結合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現狀,從積極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情景,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教學理念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研究,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為提高語文成績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優(yōu)化策略
一、引言
若想提高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的教學質量,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很有必要,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作文知識。基于此,小學語文三年級教師需給予新型教學方式高度重視,合理應用,發(fā)揮其實效性,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為其寫出內容新穎、立意獨特的文章打基礎。
二、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
現階段,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比較常見的有對語文習作教學重視力度不夠,對語文習作教學目標認識缺少全面性,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的單一性與乏味性三個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一)對語文習作教學重視力度不足
目前,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教師只重視對字詞的教授,對習作教學并不重視。在小學階段,由于閱讀理解在語文試卷中的分數占比較大,因而教師只注重閱讀教學,忽視了習作教學。在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教師只要求學生背誦輔導材料上的優(yōu)質作文,并未積極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賞析。教師缺少重視,導致小學三年級學生對習作學習主動性不強[1]。
(二)對語文習作教學目標認識缺少全面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缺乏專業(yè)性,對語文新課標理解不是很充分,組織的趣味活動較少。因此,在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目標缺少明確性,更不用說同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相結合,從而導致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質量低下。
(三)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的單一性與乏味性
語文習作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再加上傳統(tǒng)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不愿開發(fā)新型且高效的教學模式,從而導致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趣味性不足,使得小學生學習語文習作的積極性慢慢降低。
在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實踐中,寫作如同一塊十分難嚼的骨頭,盡管其中有十分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但是學生不知道如何吸收。對于此類問題,語文教師務必重視并及時解決,使學生寫出更優(yōu)秀的文章,獲得更高的語文分數[2]。
三、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相關主體采取了針對性的優(yōu)化策略,提高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小學三年級學生語文寫作能力與水平[3]。
(一)積極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情景,提高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才會主動學習作文知識,語文成績才能提升到新高度。基于此,教師需應用情境教學法,給學生創(chuàng)建生動的課堂情境,讓學生自由學習,進而提升寫作能力。例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這一課時,教師需使用現代工具,給學生展示美麗的圖片,讓其仿佛置身其中,此時教師可以順勢提出讓學生寫一篇有關植物的文章,這樣不但學生愿意寫作,還能保證文章質量。基于此,應在教學實踐中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
(二)加強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提高小學生習作學習水平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用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需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將新興的教學理念帶入語文寫作教學中。同素質教育理念相比,以往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缺陷,易出現教學實際同預期不符的問題。這便需要教師推進教育理念優(yōu)化。
(三)大力研究新型的語文習作教學形式,積極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寫作能力
若想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需大力研究新型的習作教學形式。此外,教師需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比如,教師結合學生特點,布置寫作任務,從而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如在教授《灰雀》時,教師可以結合分層教學法,給學生布置不同問題,讓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解答。比如研究組學生的問題為“灰雀同燕子有哪些不同”,對照組學生的問題為“灰雀具備哪些特點”等。如此,能同實際生活相關聯,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此節(jié)課結束后,語文教師需安排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仿寫,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4]。
(四)加強學生語文習作指導,提高寫作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習作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做好引導工作,包括語言文字應用等。若想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教師需加強修辭手法應用指導,比如比喻、排比、擬人等。另外,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需鼓勵學生寫作,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作文的積極性。
(五)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師想要提升學生寫作能力與水平,首先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小學時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寫作習慣的重要時期。教師在寫作指導中需注重應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趣味話題讓學生寫作,提高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同時,在教學實踐中,需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提高習作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分析,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強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問題及策略研究勢在必行。這不但是提升學生語文習作能力的基本條件,而且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點。為此,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師需加大寫作教學問題分析力度,找出問題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進行優(yōu)化,以提升小學三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蘇皓月.試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結合方式[J].內蒙古教育,2019(02):102-103.
[2]潘文清.基于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電子書包“三導三學”習作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8(09):66-70.
[3]常志丹.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習作編排特點及教學中須注意的問題——以三年級教材為例[J].語文建設,2018(2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