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國強
【摘要】做好初中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環節。新課程改革在我國的深入發展,提出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成為初中階段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主要圍繞如何做好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進行討論與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素質教育;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當前“00后”青少年身邊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生活成長的環境,接受的思想理念、價值觀等。在這種特殊的德育環境下,如果仍然用以前的德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去做學生德育工作,顯然非常不合適,會明顯感到力不從心,也會出現家長認為孩子難管,老師感到學生難教這種看似正確的結論。因此,面對新時代新情況,要做好初中學生德育工作,從事德育工作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充分了解清楚當前德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新挑戰,然后采取科學的策略去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初中仍處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受教育的對象來自不同小學,學生情況相對復雜。城市與鄉鎮地區的學生在一個班級中,城鄉之間學校教育水平的不同、受到家庭教育的差異等多種因素都為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
(一)缺乏德育教育滲透意識,班主任工作壓力較大
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在應試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學校更加關注的是學生成績的好壞和升學率的高低,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雖然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德育教育的開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1]。班主任是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角,僅僅通過有限的班會進行德育工作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德育教育不應只是班主任個人的工作任務,更應該貫穿于學校和班級教學活動的始終,各個代課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應當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但是目前對學生德育滲透工作的開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家庭與學校之間缺乏配合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家庭的積極配合。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班主任不僅需要做好學生在校期間的德育教育工作,而且需要了解學生在家生活的習慣與表現。但是,在組織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家庭與學校之間不能相互配合的現象。家庭德育工作配合的缺失,是當前班主任組織班級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之一。
(三)信息多元化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沖擊
目前已經進入互聯網信息時代,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等多種終端設備獲取信息和資料。學校不再是學生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信息的多元化、平臺的開放性和交互性,學生很容易受到媒體的吸引而沉迷其中。由于息資料五花八門,良莠不齊,初中階段的學生很難對信息的真假好壞做出準確的判斷,在無形之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危害,使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很容易被扭曲。班主任如何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做好班級的德育管理工作是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2]。
(四)社會多元文化與價值觀的沖擊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學生的價值觀念帶來一定的沖擊,使尚未成熟的初中生在復雜的多元化時代面臨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很容易滋生功利主義、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念、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等,這些不良風氣與思想對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帶來消極影響。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明顯下滑,在集體相處中,更加關注和追求個人利益,集體主義和集體榮譽感相對較低,學生的個人責任感與社會責任感都明顯下降。以上都是伴隨著新時期社會生產與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是班主任在新時期做好班級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做好班級德育工作的對策
做好新時期班級學生德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學生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首先要革新德育工作體制機制,然后充分發揮班主任有效的指導和榜樣作用,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活動之中,架好家校溝通的橋梁,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流引導作用,同時不斷提升教師的整體綜合素質。
(一)革新德育工作體制機制
做好新時期班級學生德育工作,首先要對學校德育工作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完善,建立起一套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德育工作體制機制。以往學生德育工作,大家一般認為就是學校的事情,就是班主任的事情。根據當前我國教育提出的“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目標,要實現“立德樹人”,顯然要求相關方面只有形成齊抓共管、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機制,才能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相關方面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學校、教師和家長、學生,缺一不可。當前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明顯缺位的就是家庭,即家長和學生本人。因此,做好學生德育工作,德育工作體制機制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要將相關方力量集中起來,同時積極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讓家長和學生參與德育工作全過程。
(二)發揮班主任有效的指導和榜樣作用
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階段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主動積極發揮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導作用,為新時代的中學德育教育工作做出更大貢獻。在初中學校,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班主任要負責做好班級的學習和各項工作的管理。在參與班級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深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了解學生的具體狀況,對學生的德育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起到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另外,班主任在學生心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和意義,班主任希望學生身上具有的品德,首先自身應具有,將自身作為一個榜樣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與行為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學生產生影響。
(三)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活動之中
當前我國大力提倡“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因此,除了要發揮好“思政課程”在學生德育工作的功能,其他所有課程都應該積極貫徹“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將學生德育工作貫穿在具體的每一門課程、每一節課中。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核心和靈魂,除了需要做好班級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還需要與班級的科任教師做好溝通工作,讓科任教師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各科任教師的重要職責和任務。班主任在和各科任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既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存在的問題,又可以及時與不同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強化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滲透的意識,將道德教育滲透到班級教學的各個環節,為學生的道德培養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四)班主任是進行家校溝通的橋梁
做好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是班主任工作的內容之一。學生是在家庭與校園這兩個主要環境中成長的,在做班級學生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德育的塑造與發展必然離不開這兩個環境的影響[3]。除了家長會,班主任可以通過建立家長微信群,將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要求在群里公布,并對學生在家的表現提出一定的要求,及時和家長溝通。教師要經常向學生家長灌輸德育教育和良好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讓家長在了解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五)凈化環境,發揮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流引導作用
面對復雜多樣的社會環境,學校要始終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主流引導,在復雜的信息環境中挑選有益的信息資料對學生進行集體教育。例如,可以帶領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電影,參觀愛國基地,感受先輩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犧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明白今天生活的不易,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珍惜,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在紛繁復雜的新媒體環境下發揮學校主流教育的積極引導作用[4]。
(六)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必須達到相應的標準,保證德育教育的科學和可靠。學校可以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合理開展專項的課題討論交流活動等,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升自我修養[5]。要將教師的德育素質放到最終的教師考核內容里面,讓教師在思想上對其有一定的重視,使教師認識到教學質量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品質等。
三、總結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為我們帶來更加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為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成為初中階段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主動積極發揮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導作用,為新時代的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而努力。而將合理的管理方式應用到初中德育工作中,有助于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有效提升綜合素質,為初中生以后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6]。
【參考文獻】
[1]劉樹生.關于初中德育中存在問題以及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09):6.
[2]鄧秋,梁友志.滲透精細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93.
[3]楊榮艾.淺談學校德育的“無形”與“有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3):162,174.
[4]李麗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思路[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
[5]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名師在線,2018(29).
[6]徐友珍.現階段初中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 (0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