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鴻 張家口學院
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使河北省在冰雪運動的發展上占據先機。冰雪運動欲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就必須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優秀人才。而河北省北部地區在地域、自然條件、文化、旅游、交通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因此,如何抓住這一機遇,結合本地區特點和高校體育類專業特色,確立系統有效、全面具體的冰雪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流程,探索出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的培養方案,為區域冰雪人才的培養提供指導和幫助。
本課題主要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對冰雪競技人才培養和冰雪產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對比研究,建立符合河北省地方特色,具有現實意義的應用型冰雪人才培養中心,探索更為全面、新型的培養方案,使之集科研優勢、教學優勢為一體,培養適合冰雪服務類、冰雪教學類、冰雪競技類、冰雪管理類等不同層次人才,并改變冰雪方向課程設置單一、發展不均衡現狀,建立規范化發展的新型機制,以提高冰雪方向應用型人才的整體素質,增強河北省經濟文化的服務能力。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是體育專業冰雪人才培養模式,調查對象為河北省張家口學院等地方院校冰雪方向的學生。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人工搜索和互聯網檢索,來收集大量相關文獻,同時研讀《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冰雪運動》、《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等書籍,了解冰雪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的相關信息和前沿動態,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研究思路。
2.專家訪談法
通過多位專家咨詢和訪談,了解冰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相關知識,聽取他們對目前冰雪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和構建冰雪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看法,為本論文的研究思路、框架、研究方法等提出寶貴的建議。
3.調查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和實地考察的調查方法,對河北省體育專業(冰雪方向)的培養方案中的相關進行全面調查。
4.數理統計法
利用軟件Spss11.0對問卷的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并對統計出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最終分析數據結論。
5.邏輯分析法
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全面分析與研究,論證有關結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1.年齡結構調查
對授課教師年齡段分布情況進行調查,數據可知,30歲以下教師人數最少,占10.5%;30-40歲教師人數最多,為52.3%;40-50歲教師人數占21.4%;50歲以上人數15.8%。說明冰雪師資配備以中青年為主,滿足冰雪教學的特殊要求。但是受我國高校教師聘任制度限制,教師崗位必須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才能勝任,所以導致教師年齡無法更加年輕化。
實際教學調查發現,具有冰雪專業技能的體育教師數量只有四名,有冰雪專業理論授課資質的教師為兩人,其他教師均為冰雪輔助教學和理論類課程教學,而在一些技術難度較高,專業能力強的課程中只能聘請滑雪場教練或專業運動員進行授課。由此可見,張家口學院等幾所地方院校雖然具有一定的冰雪師資力量,但是具備冰雪特殊技能的教學人員相對匱乏,究其原因,一部分高專業技能、高專業理論的優秀人才不愿留在地方院校任教,一部分人才難以滿足學校招聘條件,從而錯過學校冰雪教師這一職業。
2.學歷、職稱調查
調查反映,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歷的人數只占7.8%;研究生學歷的人數最多,為47.4%;具有本科學歷的人數為39.5%;其他學歷的人數為5.3%。說明高校仍以高學歷人才為主,但是對比冰雪專業資質,發現有專業資質的教師只有7.8%,可見地方高校在專業技能人才引進上有待加強。
3.冰雪繼續教育調查
對地方高校體育教師調查發現,近三年都接觸過冰雪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師占15.8%,參加過兩年的教師人數占36.8%,參與過一年的人數多達92.1%,尤其張家口學院自2018年11月-2019年2月對全校所有師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冰雪培訓,從而達到全員了解冰雪、全員參與冰雪這一目的。
通過地方院校冰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讀,并對學生實際授課情況的追蹤和調查,可以清晰并準確的了解課程開設的基本情況和找出開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冰雪專業學生四年大學課程主要分為五個板塊,有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和素質拓展實踐課程,共計2192學時。針對冰雪人才發展的專業課時為352節,學分為22,期中理論課44節,實踐課308節,占專業總課時的24.5%,冰雪實踐課開設時間安排在第一、三、五學期的11月—來年1月氣候寒冷,冰雪形成的日期,基本符合教學計劃和課程特點,滿足冰雪人才培養的課程需要。
對學習興趣調查發現,學生對冰雪課程的學習非常有興趣的人數占26.1%,一般感興趣的占45.2%,不感興趣的占28.7%,說明大部分學生喜歡冰雪運動,希望參與這門課程的學習及訓練。
由于冰雪運動的特殊性,使得教學環境必須保證在專業的場地練習,才能到達理想效果。對教學環境調查可知,滑雪課程學習在具備一定規模和資質的冰雪場進行。由于近期正處于冬奧會籌備期間,滑雪場的專業指導和運營均需要專業人才的補給,因此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對學生運用以學促練、以練促教的培養方式,已發揮學校、企業的最佳作用,為人才培養、輸送提供可能。
1.對冰雪師資配比情況調查中,師資配備以30—40歲的中青年為主,滿足冰雪教學的特殊要求。但是,教學調查中,能勝任冰雪技術課程的教師寥寥無幾,大部分教師只能完成初級技術課程、體能課程和理論教學課程。
2.對冰雪教師學歷、職稱調查中,教師隊伍基本以研究生為主,學歷以講師為主。教師參與繼續教育情況中,近三年都接觸過冰雪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師占15.8%,可見為了加快冰雪運動人才培養速度,對教師冰雪培訓力度需加大。
3.冰雪課程主要有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和素質拓展實踐課程五個板塊,滿足冰雪人才培養的課程需要。學生學習情況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喜歡冰雪運動,更希望參與這門課程的學習及訓練。
1.當代冰雪人才構建,需要多元化思路,開拓培養創新性人才,建立健全冰雪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冰雪課程體系,提高育人效益,保證育人質量。
2.冰雪人才的培養,應充分貼合當地自然環境,盡量修建符合要求的滑冰場,并利用周圍冰雪市場的優勢,形成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開發和加大冰雪利用空間,滿足冰雪授課要求,培養冰雪高素質人才。
3.在冰雪評價標準制定上,應充分考慮冰雪專業特性,采用多種形式、多種內容進行評定,例如教考分離,多次評分,小組評分或多項成績綜合評分的標準,使評定結果更加清晰、透明、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