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
摘 要:聽力作為英語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學生英語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重中之重。深化聽力教學,是值得教師思考的重點。文章探討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策略,指出教師要構建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聽”的熱情;踐行聽力指導,增強學生“聽”的質量;開展課后練習,鞏固學生“聽”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聽力;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0-0040-02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重在“聽、說、讀、寫”四項。毫無疑問,“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現階段,隨著英語核心素養理念的普及,聽力成為學生必須扎實掌握的基礎性能力。但是在傳統的英語聽力課中,教學方法相對陳舊,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因此,教師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應該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即從體驗的角度入手讓學生形成“聽”的能力。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英語聽力視頻及組織學生表演英語情境劇等。這樣設計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寬松有趣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師創新教學思路,采取開放性、創新性等聽力指導方法,無疑是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關鍵所在。
一、構建趣味情境,激發學生“聽”的熱情
贊可夫曾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教師從興趣的角度入手打造聽力課,可以讓學生更自主、更積極地融入到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所以,開展英語聽力課期間,教師要構建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不知不覺地融入到課堂中。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考慮到中小學生的興趣和喜好,教師可以從真實情境的塑造入手。以Unit 6 Happy birthday為例,這節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Happy birthday!”“Thank you!”“Here's your...”等短語及句型的運用能力,恰好符合聽力教學的標準。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了一則Flash動畫。在視頻中,一群小朋友正在熱情洋溢地打著招呼。而在學生觀看和聆聽期間,教師可要求他們重點觀察視頻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表情和腔調,然后要求他們思考“英語發音”和“漢語發音”存在哪些區別?當學生完成了二次聆聽之后,教師將字幕去掉,引導學生聆聽原版英語發音。當學生遇到聽不清、聽不懂的問題時,教師再進行現場口語示范,從而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獲得聽力上的提升。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聽到英語的時候自覺地思考“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習慣基礎與意識基礎。
整體來講,興趣是學習的最佳指揮者,尤其是在英語聽力方面,充足的興趣能讓學習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尚未形成英語思維,他們在分析聽到的內容時,即使知道單詞的意思,也可能出現錯誤的翻譯。因此,教師需要跟蹤觀察,并在學生出現類似的錯誤時給予合理的糾正。同時,教師還要把握好激趣的度。換句話來講,如果學生過度地沉浸在趣味情境中,反而會容易丟失對學習重點的關注度;如果趣味情境的塑造不夠標準,反而會讓學生在課堂中無精打采。所以,教師必須深入研究趣味情境的塑造方法,不能盲目為了激活學生的興趣而忽略課堂的重點。
二、踐行聽力指導,增強學生“聽”的質量
技巧是學習的關鍵,交給學生“聽”的技巧,則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重中之重。而在具體的實踐中,根據中小學生的能力現狀和認知水平等因素,英語教師應從問題與音標兩個方面著手。
1.設計問題,讓學生在聽的同時思考,在思考的同時鍛煉聽力
在激發學生“聽”的興趣的同時,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聽”的技巧,進而提高學生“聽”的質量。而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分析一下學生是否可以聽懂、聽會。現階段,教師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由易到難的練習策略,即先給學生出示簡單易懂的句子供他們聆聽,隨后再逐漸加深句子的難度。以Unit 2 My family為例,新課教學期間,教師根據學生的聽力能力現狀,設計了以下簡單的問題:1)Where are you from?(向全班學生提問)2) Look!Who's this girl?(隨機指著班級的一名學生,然后向全體學生提問)3)Look,I have a picture.Do you know who she is?(出示照片提問)。當出示完這些問題之后,先不要著急讓學生回答,而是要追問一句:“同學們聽懂了嗎?”當學生點頭表示聽懂了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作答,進而讓學生在新課學習的基礎上獲得聽力能力的鍛煉。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從音標的角度入手聆聽對方的發音和語氣,借此形成語感。
2.借助音標,加強學生的“聽力”體驗
音標相當于英語中的“拼音”,學習音標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重中之重。以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中section A的1a為例,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一次熟讀,隨后再由學生個人朗讀。當學生初步了解了課文的發音之后,教師再給學生播放課文的音頻。期間,教師要求學生感受一些朗讀者的發音特點,如在發[i?藜]、[?覸]、[?蘅]、[?藁:]等音時,對方的語調都發生了哪些變化等,從而為學生打好學習聽力的基礎。而在學生自主鍛煉時,可由一名學生說,另一名學生聽。其中,負責“說”的學生需要在發音和腔調等方面進行合理的控制,負責“聽”的學生既要準確回答對方的問題,還要指出對方在發音方面存在哪些錯誤。這樣,不但讓課堂練習具有了游戲特色,同時還滿足了學生愛玩的心理。
整體來講,滲透聽力指導,并不是單純地為學生播放英語音頻,教師也要在這個過程中合理搭配相關練習題,提供給學生更多實踐體驗的機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從而增強課堂的代入性。尤其是練習板塊,通過利用英語提問,再由學生利用簡單的中英結合的方式進行回答,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練習和體驗。
三、開展課后練習,鞏固學生“聽”的能力
單純利用一節課或兩節課的時間并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所以教師還要合理運用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聽力體驗平臺,進而讓學生獲得更多持續鍛煉的機會。因為大部分學生都對游戲有著獨特的情趣,所以教師可以將聽力和游戲結合在一起。例如,教學Unit 2 My family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小品表演活動。在這期間,學生需要利用英語進行全程對話,這就對他們的“聽”“說”等能力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而且,為了避免學生作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說出的臺詞進行修改,這樣就能讓對方措手不及。如此,參與對話表演的學生才能努力地聽、努力地想,繼而在反復體驗中形成良好的感知,增強個人的聽力能力。
教師還可以圍繞“聽力”展開單詞接龍活動。比如,第一名學生說出的單詞為apple,那么第二名學生說出的單詞的首字母必須是e。這個游戲不但考查了學生的單詞量,而且考查了學生“聽”的能力。如果他們在聽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那么做出的回答自然也是不準確的。這樣,不但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能力,而且還讓他們獲得了豐富的學習體驗。當然,類似的小游戲還有許多,只要教師妥善運用,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進一步推動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
總之,開展英語聽力指導教學是促進學生聽力能力的關鍵。教師要合理制定實踐方案,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沉浸在“聽”的氛圍中。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豐富的語感,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導.學生英語聽力障礙及其應對策略的研究——以安徽省碭山中學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李小勤.小學英語教學聽力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校園英語,2017(25).
[3]秦洪才.淺議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策略[J].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3).
[4]薛慶蘭.提高小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6(06).
[5]孫魯華.淺談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策略[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5).
[6]康網娟.聽力教學在初中英語中的有效運用探究[J].中學生英語,2017(04).
[7]涂菊月.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策略[J].校園英語,2016(32).
[8]王樹全.淺談提高初中生英語聽力能力[J].中學英語之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