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078-01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也在不斷的提升,我國的各類企業也獲得更加廣闊的進步空間。黨中央在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明確的指出企業思政工管理是當前社會思想政治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如果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對企業政工管理方式不夠重視的話,將會嚴重的影響企業中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因此,本文我們將圍繞新形勢下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的了解一下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的重要性,再提出有利于促進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 新形勢 企業政工 管理方式創新
對企業政工工作管理形式創新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對企業中的工作人員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管理,如果當工作人員自身的思想存在困擾時,政工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的對其進行疏導和幫助,從而為其排憂解難,幫助工作人員形成正確的“三觀”,提升工作的熱情和主動性。
一、針對于加強企業政工管理模式優化和更新的分析
首先,要想提升企業工作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體水平就要重視和加強對政工管理模式優化和更新。對于當前我國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現狀的探究,依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正是由于各工作環節中的負面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整體的工作質量的效率,阻礙了企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當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在面對這種問題時一定要創新工作形式,第一要適當的拋棄傳統落后的工作模式,提升企業政工管理內容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和作用體現出來。第二,企業相關管理人員要采用多樣化的工作形式,本身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也給企業的政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政工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的崗位,針對于不同的崗位內容來積極的采用先進的工作手段和工作理念,實現企業政工管理工作工作水平提升的前提下順應社會的發展,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讓各崗位的工作內容具有時代性、開放性以及專業性。
二、針對于有針對性的對當前企業政工管理工作合理分層的分析
其次,當前企業政工管理工作還要有針對性的分層。在新時期中企業的政工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開展,不能一味的盲目進行。而是要結合當前各企業的實際發展現狀、企業中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技能以及綜合素養,然后再對各項工作分層,全面的提升政工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和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這就要求在以后的企業政工管理工作中要意識到當前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企業要想獲得穩定長遠的發展一定要不斷的優化企業各工作人員的政工管理工作,把優秀的人才盡可能的全部留住。還要根據所有企業政工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工作經驗來合理的分層,對工作人員進行分層管理,對每一個層次的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確保所有的工作人員素質水平得到質的飛躍。
三、針對于完善和優化企業政工管理工作中各項制度的分析
最后,企業政工管理工作還要完善和優化工作當中的各項制度。根據實際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很多的企業在政工管理工作制度上依然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有待完善。這些薄弱環節的存在在新時期中就是致命的弱點,如果不注重改革和完善相關制度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所以說,在新時代中各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優化自身的政工管理工作,為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基礎。第一,在企業中要建立內容全面的監督考評機制,通過定期對企業中的工作人員進行考核來激勵其完善自身的不足,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和責任感。還可以建立考核獎勵以及用人等相關制度機制,對企業中覺悟較高、工作能力較強的職工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在選用社會人才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社會人才,從中選拔素質素質強的人才。第二,更新和改革當前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相關制度,在改革企業的政工管理工作相關制度時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和社會要求,要意識到企業中相關政工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和企業的發展戰略兩者具有很大的聯系,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實現企業工作制度得到優化以及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的意識到創新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不可否認,在當前企業政工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種種不良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企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的提升,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這就要求企業相關管理人員也一定要加強當前企業政工管理工作模式的優化和更新、有針對性的對當前企業政工管理工作合理分層以及完善和優化政工管理工作當中的各項制度,最大限度的提升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為更好的促進我國各企業的穩定長遠的發展以及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琪琪.論新形勢下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J].河北企業,2018(11):130-131.
[2]趙睿.論新形勢下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8(21):28.
[3]李富棟.新形勢下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J].時代金融,2018(1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