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雷

[摘要] 目的 探究對醫院門診患者施行優質護理管理對控制感染的影響效果。方法 該次研究所選對象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該院門診收治的98例患者,通過計算機隨機抽選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均施行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均施行優質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統計并分析抗菌藥物管理、消毒隔離管理、護士洗手等質量評分差異性,對比患者護理滿意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4.08%)明顯低于對照組(20.41%)(χ2=6.078,P<0.05),且抗菌藥物管理質量等各項分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t=30.186、31.678、33.595,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更佳。結論 對醫院門診患者施行優質護理管理干預可以良好控制感染發生率,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服務,提高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護理管理;醫院門診;感染控制;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8(c)-0048-02
醫院門診每日所面對的患者數量較多,且患者病情不一,極容易出現疾病傳播、感染等情況。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逐步加快,自然環境受到極大影響,傳染性較強的疾病種類相應增多,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態勢,對就診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1]。那么,就需要通過合理、科學的護理管理措施對患者感染風險進行控制,強化門診的護理工作質量。該文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該院門診接受的98例患者為實驗目標,探究優質護理管理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所選對象為該院門診收治的98例患者,通過計算機隨機抽選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總計患者4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最小16歲,最大74歲,平均年齡(45.3±2.1)歲;觀察組總計患者4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4例,患者年齡最小17歲,最大75歲,平均年齡(45.4±2.2)歲;以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資料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開展后續研究。該次實驗經倫理委員會許可。參與研究的護理人員26名,年齡20~45歲,平均(30.5±2.6)歲。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范圍16~75歲之間;②所有患者均清楚了解該次研究內容,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排除依從性較差的患者;②排除存在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管理,涉及內容包括:預約分診、院前指導等。
觀察組患者均接受優質護理管理,涉及內容包括:①強化護理從業者思想觀念。組間優質護理管理小組,由護士長任組長之職,制定控制感染工作要點,幫助門診護理人員認知醫院感染的具體情況及危害,強化責任感,要求其嚴格遵照相關標準開展工作[2]。②強化培訓力度。定期組織門診護理者參加培訓,對其疾病感染的相關知識、操作技能、預防措施等進行考核,監督其熟練掌握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相關標準及手部衛生、職業防護等專業知識,要求其落實好無菌操作的具體內容。對門診護士佩戴口罩、手套、洗手方法等技能進行檢查,且結果與護理者薪資待遇相掛鉤,從而調動其積極性。此外,還需要對工勤從業者進行培訓,由于很多醫院工勤從業者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疾病感染預防等知識認知,對通過定期培訓、針對性指導等方式幫助其掌握口罩、手套等正確佩戴方法,保證地面清潔、桌面清潔等工作質量符合標準。③提高環境、物品的清潔消毒質量。門診外走廊、醫院各科室地面、衛生間地面等需以濕式打掃法進行清理,且每日至少清掃1次,每周最低消毒1次。院內各科室需每日定時進行通風,且做好防交叉感染預防[3]。清潔所用抹布應根據用途進行區分,清潔后以消毒液浸泡清洗后晾干備用。做好體溫計、吸痰器等醫用設備的消毒工作。④提高消毒、隔離質量。應保證門診檢查床、操作臺等潔凈,定時以消毒液進行擦拭,避免交叉感染。實時關注消毒液的濃度及有效時間,不可使用過期或質量不合格的消毒液,酒精、碘酒等醫用消毒溶液應密封保存。⑤提高門診廢物管理質量。門診護理者應嚴格遵照相關標準處理醫療廢物,可安排專人統一處理廢物,遵照廢物類別等進行回收處理,如損傷性廢物應通過專用防滲盒或防利器穿刺盒等回收,高危廢物應遵照要求粘貼警示標簽,盡快送至指定廢物處理處[4]。
1.4 ?觀察指標
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發生感染的情況及護理滿意質量,計算感染發生率及患者護理滿意度。
自制質量調查表評估護理者護理管理情況,涉及內容包括抗菌藥物管理、消毒隔離管理、護士洗手管理3項,分值均為100分,得分越高,管理質量越好。
1.5 ?統計方法
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該次護理管理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49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情況,1例患者出現呼吸系統感染情況,總發生率4.0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價
觀察組抗菌藥物管理、消毒隔離管理、護士洗手管理等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36例患者對該次護理管理工作感覺十分滿意,13例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感覺一般滿意,總護理滿意度100.00%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目前,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我保護觀念增強,對醫療服務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需求,特別是門診護理工作,因其科室的特殊性,工作量與工作難度相對較高,極容易出現患者就診發生感染問題,如細菌感染、流行病毒感染等,嚴重損害就診患者的身心健康[5]。因而,醫院門診科室需提高護理管理質量,保障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優質的護理管理工作可通過強化護理從業者思想觀念、強化培訓力度等方式提高護理者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以薪資與考核結果相掛鉤的方式激發員工積極性與責任感,同時提高環境、物品的清潔消毒質量、提高隔離質量、提高門診廢物管理質量等方式盡量控制感染的發生率,保障就診者健康[6]。
綜上所述,該文探究對醫院門診患者施行優質護理管理對控制感染的影響效果,結果表明,優質護理管理干預可以良好控制感染發生率,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服務,提高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紅芳.醫院感染控制運用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7):976-977.
[2] ?崔璐.護理管理在控制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8,16(18):2269-2271.
[3] ?吳麗英,梁冬紅,朱朝花,等.門診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9):154-156.
[4] ?左志霞.口腔科門診護理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2):145-146.
[5] ?石鳳紅.細節管理在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9):1149-1150.
[6] ?江蓉,曾丹,白娟.門診護理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急救醫學,2017,37(z2):182-183.
(收稿日期: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