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蘭
摘 要教學情境是指借助各種直觀手段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有利于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學生探究、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具體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本文試從創設積極性的游戲情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借助圖畫再現情境、播放音樂渲染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錘煉語言描繪情境等方面進行初步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4-0085-01
情境教學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謂情境,就是指“情”與“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與環境兩方面的內容。語文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因此,立足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創設情境尤為重要。有效的語文情境教學,也為我們當前語文的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可能將使我們漸漸接近、甚至最終達到語文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時也將引導我們朝著遠離應試教育,而向著素質教育的方向邁出堅實的一步。
一、創設積極性的游戲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比如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要求分角色朗讀。為了讓學生上好這節課,我做了頭飾,讓朗讀的孩子戴上頭飾上臺表演,孩子們又高興,又激動,人人都鍛煉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個學生都讀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這游戲的氣氛中,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
二、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領悟。如教學《山行》這首古詩,歷代詩人寫秋景,往往把它寫得蕭條凄涼,流露出消極傷感的情緒,杜牧卻把深秋的景物寫得充滿生氣,明快、美麗,尤其體現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兩句上,因此,我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放在這兩句的學習上。在學生了解這兩句的字面意思后,我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初步體會作者感情,然后,進行深一層的挖掘,以實物創設情境,體會這兩句詩的意境:楓樹真有那么美嗎?請看老師手中的楓葉,這楓葉怎么樣?(①很紅;②深紅深紅的;③很美麗……)作者當時是什么時候看到的(傍晚),傍晚也就是太陽怎樣?(快要落山了,陽光比較弱),這陽光就像這15瓦的電燈)。楓葉在傍晚陽光的照耀下會怎么樣?(教師演示在燈光的照耀下拿楓葉)。學生興致盎然,爭著發言,有的學生說:“這楓葉更鮮艷,更美麗了!”有的同學說:“楓葉就像一只只火紅的蝴蝶!”有的同學說:“楓葉真的比二月里盛開的鮮花還要紅艷!”有的同學說:“這楓葉讓我感到它是那么生機勃勃!”……然后,教師再引導:我們看到的只是幾片楓葉,假若像詩人看到的那樣,漫山遍野都是如此艷麗的紅葉,你又有什么感受呢?這樣,教師引導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體會美的意境,讓學生真正領會到這兩句詩的優美意境,感受到祖國山河壯麗,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贊美與熱愛。
三、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出音樂的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音樂語言與文字語言的一致,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選取的音樂與教材語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個基調上,意境上,以及情節的發展上,二者要和諧、協調。
用音樂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現成的樂曲、歌曲,對一時找不到合適曲子的課文,在教學必須時,自己的彈奏、清唱以及學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只要運用恰當。
四、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如教學《長頸鹿請客》一課時,我先讓每個孩子戴上頭飾扮演去長頸鹿家做客的小動物。孩子們一下子就興奮起來,課堂成了動物園,成了游戲場,成了歡樂的海洋。教師則把握時機,以“長頸鹿”的角色參與學習。當我戴著長頸鹿頭飾,系著花圍裙,笑容滿面地與孩子們打招呼時,他們的眼里充滿了新奇和喜悅。孩子們落落大方地和“我”問好,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我”準備的小菜,此起彼伏的問答聲充滿課堂。就連平時不敢發言的學生也興高采烈地說著,快樂之情溢于言表。“長頸鹿,謝謝你的熱情招待,下次請到我家來做客,讓你也來嘗嘗我的手藝!”“長頸鹿,請再準備兩份青草,我想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嘗嘗,行嗎?”“長頸鹿,你準備的小菜真好吃,把我的煩惱都趕跑了,謝謝你!”富有童趣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使他們“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境,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打開思路,從而達到想說、樂說、會說的目的,并在交際中培養了注意認真傾聽別人講話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國強.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陜西教育,2012(7).
[2]李苓.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學校教育研究,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