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美
(安徽省來安縣實驗小學 安徽 滁州 239200)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工具性學科,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生活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較少,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掌握各種學習技巧,教師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影響。面對這樣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充分運用教學藝術,針對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提高計算教學質量,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發展。
在傳統的數學計算教學方式中,教學過程中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地進行計算,沒有有效地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導致數學計算教學過程比較死板,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的過程中,總是用分數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好壞,片面的評價方式,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同時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以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沒有形成自己的數學學習思維。
另一方面,許多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集中在數學課堂,但是小學生大部分都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平時比較貪玩。因此要想讓學生在課外鍛煉自己的數學計算能力可能是不太現實的,因此教師就只能有效地把握數學課堂教學的時間。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否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學生計算能力的養成,就決定了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但是在過去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沒有充分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導致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沒有真正地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
2.1 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意志與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小學數學教師只有提高小學生的計算意志與興趣,才能夠提升其計算能力。教師需要開展多樣化的計算訓練形式,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計算教學中去,比如,可以開展限時口算、計算競賽、計算游戲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用心去計算,做到熟能生巧,找到運算的規律與技巧。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優秀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設定從圖書館買書的場景,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要加強與小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善于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在探索過程中發現趣味,比如,在學習“分數的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異分母與同分母的加減運算相同嗎?異分母加減法包含了哪些基礎知識?”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回答教師的問題,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鍛煉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2 深化學生對運算規律的認知。要想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僅僅靠興趣培養是不夠的。數學教師還要對計算原理進行分析,讓學生對運算規律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很多小學生對計算過程沒有做到全面了解,一遇到計算問題就對加減乘除計算法則進行機械套用。這種學習讓學生只能“知其然”,卻不能“知其所以然”。這不僅對學生的計算準確性造成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也會受到限制。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引導學生對算理進行深入理解,只有讓學生既掌握知識又掌握其本質,才能讓學生靈活地運用計算法則。例如,在講解“9加幾”“8加幾”等情況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湊十法”相關知識點滲透到教學內容中。這樣,看到“9加幾”“8加幾”的數學式子,學生就能靈活地轉變成“10加幾減1”“10加幾減2”,不僅計算速度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運算規律,對運算過程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這樣就不會出現生搬硬套公式的情況,其計算能力和數學素養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3 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灌輸培養良好計算習慣的重要性,讓學生發自內心的重視計算。只有學生自己明白了這點,才能自覺遵照教師的囑咐,認認真真地逐步解答。審題容易抄錯數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每次看題的時候都把條件先在草稿紙上羅列出來,然后在和題目對比一番,確保沒有看錯,失去不應該失的分。說到草稿紙,書寫的格式也是需要嚴抓的部分。一定要要求學生合理使用草稿紙,不能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一個書寫清晰的學生往往計算正確率更高。這是因為看起來更加清楚明白,思維也更加順暢。教師在學生做課堂練習的時候要經常走動,查看學生的草稿紙,強制學生書寫清楚。驗算是教師一直強調的部分,但真的能做到的學生少之又少。學生喜歡偷懶,這是人之常情。不僅是在學校,在家中家長也要做好督促工作,配合教師,讓學生養成做完驗算的習慣。
總而言之,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借助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數學計算產生興趣,并主動將數學計算運用到生活之中,這樣才能促使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