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少軍 陳德根
摘要:基于南方集體林區森林資源存在大量天然次生林等實際情況,根據現有森林近自然經營技術,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南方集體林區培育生產力更高和生態系統更加穩定的近自然森林的技術和方法,以助推我國森林資源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南方集體林;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經營;推廣
中圖分類號:$7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9-0100-02
1引言
我國次生林面積約占全國森林面積的1/2,次生林已經成為我國森林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森林資源的不合理經營與開發會對森林資源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如何對天然次生林進行科學經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實踐性問題。南方集體林區具有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生態環境,綠色生態已經成為當地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因此根據南方集體林區森林資源現狀,對其天然次生林進行近自然經營研究與推廣意義重大。
2南方集體林區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經營的意義
天然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在經過多次不合理采伐和嚴重破壞之后自然形成的森林,近自然森林經營是一種對自然進行順應的森林經營模式,主要通過各種自然力量,對森林結構和功能進行優化,逐步使森林結構更新到穩定群落的整個森林發育演替過程,并最終形成近自然狀況,從而實現森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最佳結合。森林資源的保護、經營和管理三者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都是密不可分的,保護天然林是我國的基本國策,而次生林又是其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天然次生林來說,其經營管理好與差對天然林保護成功與否有著重大的影響。
我國南方集體林區,因為有著良好地理環境和優良氣候特征,曾經擁有比較豐富的天然林資源,但是長期以來,人們為了獲取短期經濟效益而對森林資源進行過肆意掠奪,使得大部分天然林區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經過長時間演替之后便形成了大量低產、低質和低效次生林。次生林已成為我國森林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寶貴的森林資源,它既保持著原始森林的物種成分和生存環境,但也與原始森林的結構組成、生產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著一定差異,因此次生林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原始森林的一種退化。對南方集體林區來說,其劃為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森林,不少都是天然林經過擇伐之后演變成的次生林,是后天經過天然復壯的結果,它對保護南方集體林區的生物多樣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天然次生林想要得到更好發展,還需對其進行科學經營,不能僅僅依靠自然力,應該致力于自然力與人力相結合,形成一種近自然經營方式,用人力方式去增強自然力的效應,從而達到發展和完善次生林生態系統的目的,并有效實現南方集體林區森林質量大幅提升、加快構建健康優質森林生態系統。
3南方集體林區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經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天然次生林是經過破壞之后通過封山育林更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天然林,這種林分密度差異比較大,林木分布不太均勻,再加上粗放型經營管理模式,導致大部分天然次生林呈現出慢速生長狀態,水土保持和涵養水源等功能下降,各種生態功能均不及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近自然林經營技術主要圍繞以上存在問題對其開展科學經營。
3.1近自然森林經營的主要研究
中國對人工林進行了長期系統研究,并已取得豐碩成果,同時對天然次生林的發展研究也已取得不錯成果。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經營研究內容涵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恢復生態、生態系統結構應用等,研究的林種主要包括防護林、水源涵養和風景林等等,在經營技術上可以采用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環境保護等措施乜]。
3.2近自然森林經營的原則
(1)重視對鄉土樹種的保護和利用,促進混交林的形成和發展。
(2)采取目標樹作業法方式,對林下喬灌木進行保留和保護,實現林木的定向培育。
(3)科學對自然林進行利用,輔助人工促進森林天然更新。
(4)在經營期之內,累積采伐量不能大于生長量。
(5)實施成本效益管理。
3.3近自然森林經營的主要目標
3.3.1生態目標
主要是要形成以鄉土樹種為主的經營內容,更好適應立地環境,更好實現生態目標,充分發揮出森林的綜合效益。
3.3.2經濟目標
通過逐步提高采伐木目標胸徑,持續擴大大徑級優質木材采伐占比,從而實現經濟目標不斷提高的目的。
3.3.3社會目標
通過建立穩定森林經營單位,編制中長期森林經營方案,并按照相關規定,科學持續開展森林經營活動,實現預期森林功能,在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同時,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加穩定收入來源。
3.4天然次生林近自然森林經營主要措施
3.4.1林分標記
根據小班立地條件和經營目的科學開展森林經營,主要采用目標樹經營法,在林分中采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一般要求小班邊界和集材道采用白色涂料、目標樹采用黃色、干擾樹采用紅色標記,這樣可以讓森林經營者對規劃的森林經營措施和要求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口]。在進行具體施工之前還應派專人對林分標記進行檢查,在合格之后方可進行具體施工。
3.4.2生長進程、主伐利用
生長進程與林木生物學特征和所處立地條件一般具有較強相關性,在亞熱帶地區天然林與人工林相比,其生長高峰期和數量成熟期相比要偏晚,因此對于不同樹種應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不同合理采伐年齡;同時,工藝成熟尤其是經濟成熟受市場對材種規格的需求和區域經濟的影響較大,因此,在確定合理采伐年齡時也應綜合考慮林木的工藝成熟和經濟成熟年齡。
3.4.3低產林改造技術
次生林一般都處在立地條件較差地段,再加上容易被附近居民采伐利用或存在盜伐等現象,這就往往容易導致次生林林分稀疏,樹種結構單一,整體土壤肥力偏差,進而形成較大面積的低產林。南方天然次生林中低產林占比較大,因此急需采取近自然經營方式對天然次生林中的低產林進行科學經營和生態修復。現代生態系統是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經營集群,可以采用多層經營方式,即同步經營林分形式,根據各層目標功能確定相應經營措施,加快天然次生林中低產林多種生態目標的實現。
3.4.4環境保護
制定森林保護制度,禁止放牧和采集薪材,加強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另外,坡度超過35°或者巖石裸露等不適宜開展森林經營活動區域,應將其劃為保護區,禁止人為活動,讓其進行自然演替,逐步演替恢復至頂級群落。在河流或者水庫等重要水域附近要注意留出一定緩沖地帶,減輕經營活動對水域的影響,尤其要特別注意盡量對林內一些小溪和小水流保持其自然狀態。
4南方集體林區天然次生林近自然經營的推廣
近自然經營管理的方法想要在我國進行全面推廣,首先要具備四個前提條件:一是要制定區域性技術指標體系和具體操作規程,二是政府相關部門要對近自然經營相關法律條理進行清晰界定,三是要根據國內現有次生林自然改造整體規劃進行布局設計,四是需要營林規劃設計和現場操作人員對近自然林經營方法有比較熟練的掌握。對于次生林近自然經營來說,也需要充分調動社會的力量,加大宣傳次生林在生態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要注重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強化林政資源管理,進一步促進林地與林分質量的提升。
5結語
天然次生林的近自然經營推廣,對于南方集體林區的天然林經營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根據南方各省省情有針對性開展近自然經營,同時也需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對近自然經營技術不斷進行創新發展,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確保南方各省所有天然次生林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經營,以助推我國森林資源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