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賀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高效課堂為“時間短,效率高”,即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能夠使學生掌握目標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所以轉變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學改革的核心,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的枯燥與乏味,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變被動為主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1年,隨著江蘇揚州文津中學的一種新穎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四導四學”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學成績和教師素養不斷提高,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也進入了我校領導們的視野。這種教學模式實施方便,提升質量效果明顯,學校當即決定,引進“四導四學”教學模式,并對其進行改造,使其適合我校的實際情況。
【關鍵詞】初中化學;四導四學模式;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初中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大部分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化學時會很感興趣,尤其是實驗教學,但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就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積極性,并不是我們缺乏良好的教學資源,也并不是我們沒有責任心,而是我們沒有一種發現創新型教學模式的思維。我們當前所處的社會不斷在改變,不斷在發展,我們要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時代的需求,同時利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促進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形成。“四導四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他以問題的形式展現化學的背景資料,同時通過問題的解決來深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鞏固。所以接下來我將細致的分析“四導四學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并希望能夠利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化學的課堂效率,并且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與發展。
一、“四導四學”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
四導四學教學模式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授課過程中,以教材為依托,學生可以自主提問問題,自主探究,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逐步提升學生的認知,從而使學生能夠透徹的理解知識。它以“問題+方法”為教學核心,以“四導四學稿”為教學媒體。四導四學中的“導”是指導、引導和輔導,“學”是在教師指導、引導和輔導下有目標、有路徑、有方法、有評價、有發展地學。它由“導預疑學”、“導問研學”、“導法慧學”和“導評促學”四大板塊構成,包括“導預—導問—導法—導評”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主要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包括“疑學—研學—慧學—促學”四個關鍵,這四個關鍵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教學模式是以“四導四學”為教學核心,以“教學合一”為教育理念,提出問題,探索方法,從而促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形成,進而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四導四學”教學模式的教學環節
1.導預疑學
導預疑學這一環節是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去自主預習與閱讀課本內容,可以很好的為學生課堂學習提供體驗、質疑的空間,并且為學生提供展示預學成果的平臺。在這一環節,教師要充分的做好備課,認真研究教材,這一階段可以為學生提前安排一些小實驗。比如在講到“燃燒的條件”這一課題時,“白磷為什么要儲存在水中?”根據這一課題學生可提出的問題有“不放入水中會怎樣?”“為什么紅磷不放入水中?”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課本,可以更好的感受教材的知識與內容,從而促進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課堂中。
2.導問研學
導問研學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這一環節的關鍵是“問題”。課堂“問題”主要源自教師對課程標準、對教材的研究與梳理,源自對學習目標的分解,教師集體備課研討形成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和來自學生的質疑的問題。教師通過對備課所預設的問題以及課堂過程中形成的問題進行提問以及交流,在這一階段,要注意因為教材的難度對于剛剛學習化學的學生來說較大,所以我們要將大的問題拆分成若干個小問題,讓學生逐漸從小問題遞進到大問題的解決。“研學”的關鍵是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中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以及方法,這一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率高低。比如我們在講到“鐵制品銹蝕的條件”這一課題時,我們要將問題簡單化,首先可以讓學生先猜測,然后再提出小問題“生活中單車什么時候容易生銹?”“為什么單車的三腳架不生銹,而鏈條容易生銹?”“觀察實驗結果發現鐵釘的哪一部分生銹最嚴重?”“如果將水面滴上兩滴食用油會發生什么現象?”然后逐漸根據小問題去探究,從而得知鐵生銹的因素。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們不應該急于求成,而是要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探究和發現,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奧秘,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
3.導法慧學
導法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去總結本節課中所講解到的方法和內容,慧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化,從而形成優化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策略。這一環節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與探究本節課所講解到的內容,然后進行總結,找出組內成員仍然存在問題的地方。以小組為代表向教師發出提問,同時教師要積極的回應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與質疑。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本節課所用到的探究方法是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總結,促進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學習。
4.導評促學
這一環節是利用多種評價的方法和手段,來激勵學生學習,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其屬于課后評價階段,通過精心設計的一組練習來鞏固課堂所學,適當拓展延伸。同時,也借助這組練習來實現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評價,以激勵學生向下一個目標努力,對進一步的學習充滿信心。同時要注意,教師在進行評價時,盡量避免直接訓斥的情況,要進行積極的鼓勵和引導。也可以采用小組內互相評價的形式,比如小組提問、小組積分等,從而為了更好地鼓勵學生作鋪墊,進而促進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
總結
促進教學改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四導四學教學模式通過“問題—方法”模式,充分的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再加上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促進了合作學習與競爭學習的結合。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僅掌握住了教材上所呈現的知識,還能夠掌握住學習的方法,我們希望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從而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王軍文.理念結構引領—關于四導四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價值思考[J].教育藝術,2011(6)
[2]李燕.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