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超
【摘 要】識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課文的字詞句章都是以文字為前提條件的,脫離了文字語文將不存在。所以,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的語文學習水平,識字的高低也影響著將來的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漢字才能高效地進行閱讀和寫作。對此,我們要加強對識字教學的研究,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法研究
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說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興趣是做任何事情的先決條件。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弱,控制力也不強,學習沒有持久性,往往會出現疲倦、厭學,感覺枯燥乏味,所以,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小學的識字教學,更需要給予學生最大樂趣,否則他們機械地去記憶那些生字,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當我們把學生的識字興趣激發出來后,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進入到學習情景中,感到識字學習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情緒高漲,積極參與識字教學,學習效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在這里我要說,教師要親近學生,不要擺架子,要和學生平等相處,要和學生交朋友,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要笑臉相迎、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學習主人翁精神,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
二、優化識字教學方法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使更多更快地學生識字,教師除了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主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它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工作方法,它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活動的結合。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能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要領。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根據教材內容而定,要符合教學的規律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從漢字的構成可以知道,有象形字、形聲字、會意字等,我們應該重點利用形聲字引導學生識字,它是比較有規律性的,讓學生根據形旁和聲旁來發音和理解、記憶字的含義,進而記住生字,提高識字量。比如,在教“揍”“批”“抓”與“跨”“蹲”“踏”這兩組形聲字時,我示意學生區別第一組的“提手旁”和第二組的“足字旁”的意義,分析它們的表意,學生很快就說出了用手和用腳的不同,然后又分析了聲旁的讀音,這樣學生就對這兩組字有了非常清晰的記憶,也很好地理解了其含義,又組了很多詞,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識記時間短,無意識記占優勢。鑒于這種情況,教師要抓住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要在學生寬松愉悅的精神狀態下進行教學,讓他們在喜歡的事情上學習。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樂。當學生沉浸在愉悅的狀態中,他們的創新火花也會隨時迸發出來,他們的思維才會異常活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多給學生創造玩的機會,點燃他們好奇的心理火花,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比如,執教《一去二三里》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把文字摻雜到歌謠里,學生非常輕松地背誦認讀了這些生字,效果極佳。在識字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 “猜一猜”“認一認”的活動,把識字和看圖、朗讀童謠結合起來,與數學課中數的認識結合起來;最后讓學生“連一連”“演一演”,使學生都能積極地融入到教學中。此外,還可以進行“對口令”的游戲,如“木”字的筆順,橫豎撇捺、橫短豎長,。復習組詞可以通過“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游戲進行。
總而言之,小學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基礎中的基礎,它關系到學生將來閱讀和寫作的發展,語文教師要抓住這一重要環節,深入研究新課標,努力學習,提高教學方法,領會新時期的教學新動向和發展趨勢,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和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寓教于樂,提高教學效率。
(吉林省松原市哈達山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