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萍
摘 要:當今中考形勢下,文言文已是必考知識點之一,分值可觀,但中考文言文失分率很高,通過調查學生,經過與同事研究得出造成以上情況的種種原因,并制定相應對策,實踐表明有一定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存在問題;教學對策
當今中考形勢下,文言文已是必考知識點之一。本人通過對我市2009年---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進行抽樣調查,在中考語文總分為120分的情況下,文言文閱讀考試平均分值約為15分(除古詩詞曲鑒賞及詩句默寫外),其中2018年中考文言文閱讀分值為13分。我對我校2014級---2018級中考語文前50名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五年間每年失分率如下表:
由表中統計可見:中考文言文閱讀失分率很高,這種情況無疑影響了每個學生的語文總分,也影響了他們的升學。
面對以上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尋找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于是近期我從我校的八年級12個班級中任意抽取了四個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為:75%的學生認為文言文很難學,他們害怕學習文言文,更無興趣而言;60%的學生認為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死板,課堂氛圍沉悶,不活躍。面對這個實際情況,我與教研組同事進行了交流討論,得出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教學方法不夠靈活,不講究授課方法,不兼顧孩子們的學習心理,一味的為了應試而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從而造成孩子們害怕學習文言文的心理;2、文言文距離孩子們生活的年代已經很遙遠,他們學習文言文沒有語言環境,文言文中較多的倒裝句與現代漢語語法不一致,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學習上的困難;3、很多孩子學習被動,缺少對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他們不喜歡讀文言文,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識點零零碎碎碎,知識點缺乏系統歸納,學習缺乏目標,更缺乏答題技巧。
鑒于以上原因,我決定主要從以下幾大方面做起:首先,多與孩子們溝通談心,排除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第二,培養學生朗讀文言文的習慣,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多遍朗讀課文,如:各自放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再指名叫多名學生分段朗讀,讀完,引導學生點評,教師參與點評,其次,再讓全班學生齊讀課文,在學生朗讀基本成頌的基礎上,教師根據語境引導學生講解文言文實詞、虛詞的用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學生根據注釋解釋詞語,再翻譯句子,教師更正錯誤之處并補充未講解到的地方,對參與的學生做出及時和中肯的表揚,學生嘗到課堂參與學習的甜頭,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慢慢的提高了。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很活躍、很輕松的完成了對文章大意的疏通。第三,在師生互動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教師依然要引導孩子們進行全班齊讀,在熟讀已成誦的基礎上,教師再出示提前精心設計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淺顯的問題,要求孩子獨立思考回答,且盡可能的讓學習基礎差一些的孩子回答問題,難一些的問題,四人一組討論后,教師鼓勵孩子們爭相舉手回答,教師提問時不可太隨意,應該有的放矢,好中差的孩子都給他們提供回答問題的機會。他們交流時,教師在教室里來回走動并作點撥,孩子們回答后,教師依然要及時做出中肯的評價,對于回答正確的孩子,給予表揚,回答錯的孩子,予以誠懇的指正與鼓勵。長此以往,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上來,文言文再難,我相信也有學好的一天了。第四,利用課外時間,舉行相關活動輔助文言文學習。如: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講文言文故事比賽,組織文言文配樂朗誦比賽或配樂背誦比賽,再如國學誦讀,國學知識競賽,對對聯比賽等等,這樣做不但能增強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還能豐富孩子們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第五,教師應該深挖課本,精心備課,把文言文知識進行系統化歸類總結,對文言文知識點爛熟于心,其次還應該把這些知識點在教學文言文時隨時傳輸給孩子們,力爭做到孩子們腦中也有清晰的文言文知識體系。這樣,孩子們學習文言文就有的放矢了。第六,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結合相應的題教給孩子們相應的答題方法,以此提高答題能力。另外,教師還應該定期抽查孩子們的考試試卷,統計好文言文知識點中的得分與失分情況,前后對比,分析總結,從而調整并完善教學策略。
運用了以上教學策略之后,經過一年的教學、跟蹤、調查,實踐表明:孩子們怕學文言文、厭學文言文的心理有所改善,對文言文的學習有了一定的主動性與興趣。也養成了朗讀文言文的習慣,掌握了一定的答題技巧,對文言文的知識體系也能明確于心,總之,孩子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得到了相應提高,能夠獨立讀懂淺顯的課外文言文了。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在重視國學的今天,有質有量的進行文言文教學是任何一名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認真有效的學好文言文不但是當代中學生升學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文化修養,陶冶情操,繼承祖國光輝文化遺產的的需要。因此,中學教師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