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津池
【摘 要】在音樂教育飛速發展之際,淮安音樂教育也逐步邁向正軌,然而光輝的背后卻出現了黑色的斑點:學校和家長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極度簡陋的教學設施與高投資而閑置現象并存、教育部門和校領導將音樂統考作為提高升學率的快捷方法、音樂統考生批量生產和承包制的出現等。本文通過對淮安音樂教育現狀的研究,發現和探索其中的問題,從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音樂教育;怪現象;思考
改革開放促使了我國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在物質生活滿足的條件下,現在的人們又在追求精神上的豐富。在這背景下,中小學音樂教育獲得了良好發展機遇,受到了黨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視,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本文通過對淮安音樂教育現狀的研究,發現和探索其中的問題,從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措施。
一、淮安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怪現象
(一)家長和學生對音樂教育理解的誤區
中國應試教育導致中國各地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文化教育的過于重視,淮安市也不例外。他們都認為只有好好學文化,將來才能有出息,因此忽略了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尤其是音樂。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上英語培訓班、數奧競賽培訓班、圍棋培訓班等,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成為數學家、醫生、大律師或考上公務員。更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左右,大部分農村家長認為吹拉彈唱是街頭賣藝的行為,自己孩子學了音樂便感覺到丟人,而孩子的思想當然也會被家長的思想左右,甚至有些家長和孩子在背后瞧不起學音樂的學生、老師。
(二)極度簡陋的音樂教學設施和高投入而閑置現象并存
音樂教育設施、環境的簡陋現象同樣出現在部分高中。淮安某中學是淮安市音樂統考生最多的一個學校,高二音樂統考班和高三音樂統考班各有64名左右的學生,但是學校只為每個班級分配一名音樂老師、一架鋼琴,就連音樂教室只有一間,不足64個平方,而另一個班級只能借用學校的會議室上課,更不用說舞蹈房和琴房的建設了。
二、淮安音樂統考中的怪現象
(一)音樂統考被作為學校提高升學率的快捷方法
升學率一直是家庭、學校、社會以及政府所關心和重視一個話題,且被所有中國家長和學生誤認為升學率可以反映出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而淮安大部分學校的升學率是令人擔憂的。
就拿淮安區的升學率來說,淮安區中學每年文化本科達線率不足百分之四十,而民辦楓葉高中文化本科的達線率幾乎為零。江蘇省的音樂統考生文化要求很低,高考只要文化三門成績總分達170分左右就算文化過線,而音樂專業分考省控線一般是200分左右,為了達到政府下達的本科指標,各個中學找到了一個迅速提高升學率的“良策”,于是便出現了各個中學興辦了音樂統考班。
(二)音樂統考生的文化基礎較差
江蘇省施行音樂統一考試以來,對音樂統考生的文化要求越來越低,而這種過低的要求,卻給部分學校和部分學生鉆了空子。在淮安的大部分高中,對于文化不怎么好的學生,學校便會動員他去學音樂,這樣便導致了音樂生的文化越來越差,長期下去必會形成惡性循環。
三、對淮安音樂教育中的怪現象進行的幾點思考
(一)教育部門應加強對音樂教育重要性的宣傳
“音樂的本質是給人以美的享受……應該讓祖國的未來——青少年,在美好音樂的伴隨下健康成長”,音樂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還得依靠教育部門的大力宣傳。
(二)增強音樂統考生的文化水平和音樂素質
1.各學校應加強對音樂統考生的文化教育
淮安市各高中音樂統考生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而音樂的學習也離不開文化知識。學??梢园才沤涷炞愕奈幕n老師對音樂統考生進行長期的文化輔導和教學工作,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區縣的作文比賽或者數學、英語比賽等。
2.各高中應加強音樂統考生音樂素養教育
淮安市各中學對音樂統考生在進行音樂專業教學時,普遍忽略了對他們音樂素養完善的培養,教學的內容基本是按照江蘇省音樂統一考試的要求照搬。音樂素養教學的完善主要表現在音樂統考生識譜能力不足、音樂鑒賞能力不強、中外音樂歷史了解不深、對和聲的應用一知半解等。加強音樂統考生的音樂素養的教育,有助于學生吸取更加豐富的音樂知識、增強自身的素質培養、給自己的音樂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音樂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真實體驗生活豐富自己的情感、凈化自己的心靈、培養自己的審美觀,讓祖國未來的花朵都能在音樂教育和啟發下健康快樂的成長?;窗惨魳方逃啡沃氐肋h,而對淮安音樂教育現象的分析,探究教學中的斑點,目的就是讓教育部門、學校、家長能夠重新認識和重視音樂教育,從而針對性地解決教育中的問題,使淮安地區音樂教育能一直良性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曲麗麗.關于兒童音樂素養教育的探討與反思[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