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良
(江蘇省泗洪縣龍集中心小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學困生數學學習的轉化策略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好素質教育工作是教師教育教學中必須要注意的。小學階段的教學是整個教育階段的伊始,更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意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數學教學中面對學困生現象的存在,教師在發現造成他們數學學習的困難問題所在之后,更應該找到轉化的策略,幫助他們愛上數學學習,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而想要做到這些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數學的學習需要有動力的支撐,學困生的出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興趣的缺乏,因此,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就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往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數學課堂枯燥無趣,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提不起興趣,這就對他們的數學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有針對性的改善課堂教學,以更貼合小學生具體情況的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以更具趣味性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愛上數學。
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中跟不上教師教學進度,一方面是由于其數學學習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相掛鉤。想要使學困生解決學習的難題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教學方法的改善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改變以往“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采用課堂提問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多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更加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還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小組,以優帶差,使學生均衡發展,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困難。
想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家校協同,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做好引導工作,家長在學生的業余時間要做好監督輔導工作,避免因為粗暴的教育模式使孩子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情緒。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數學的存在,認識到數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慢慢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進而促使他們學好數學。
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允許差異的存在。所以要允許孩子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要轉變自己對學困生的態度,他們是一些孩子,一些需要你引導和幫助他們成長的孩子。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愛護學優生,更要愛護和幫助學困生,因為他們更需要關心和幫助。教師需要幫助這些學困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人生理想,然后進行鼓勵,讓他們時刻謹記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向著理想奮斗。例如,我班的一個學生告訴我他長大后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發明家。我鼓勵他說:“老師看你非常適合做一名發明家,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從今天開始你就以一個優秀的發明家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學習,有空閑時就找有關發明類的書籍來讀。”然后,每一上課時我都給他一個肯定眼神,他努力地向我點頭,因為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一個人想展現自己美好的方面的愿望越強烈、越誠摯,他在內心對自我紀律的要求也就越高,他對自己身上不好的東西就越加不肯妥協。”所以教師應及時抓住每一個孩子所擁有的表現力,別讓他那激情的表現力在教師的眼前消失。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小學生對本科目的熱愛,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小學生本身不愛學習,需要靠教師積極地引導。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可以感染學生,讓學生產生自信心,自然就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教師對小學生的一點關懷和愛心都有可能成為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親其師而信其道。例如,在學習三年級數學上冊周長時,小學生不能理解、無法學會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關愛,可以手把手引導小學生用卷尺測量模型的周長,引導小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這樣既可以感染小學生,又可以充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數學學困生將不再存在。
總而言之,數學的學習在整個教育階段都十分重要,和其他學科的聯系非常緊密,小學階段的學習更是為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礎的關鍵,因此,學好數學對小學生來說十分必要。數學學困生的出現,對教師和家長來說,都是要注意的難題,要想做好轉化工作,必須從教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方面著手,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方法的變革使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趣,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做好監督輔導工作,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