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秀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三岔鎮三岔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應用和服務于生活。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正如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應當以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生存能力為目的,而不是以應試為目標。因此,基于教育改革的思想,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進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本文中,筆者立足小學數學教學,探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極其對策。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1 是全面提高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需要。一直以來,基于應試教育的思想,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了大量“高分低能”的人才。這種“高分低能”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產生,源于教師在教學中,過度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領域的一大悲哀: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后,卻不懂得如何應用和實踐,教育的意義何在?相比較過去的應試化教育模式而言,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落實生活教育的思想,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靈活地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1.2 是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需要。近年來,關于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的提出,為教師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如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育目標,核心素養提出了“培養學生適應于未來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此可見,無論是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育目標還是核心素養的教育思想,都格外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一種長遠的、可持續的教育理念,這一點和傳統的局限于短期的應試教育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基于教育改革的思想,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落實生活教育的思想,不僅有利于轉變教師應試化的教育理念,同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最終達到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
2.1 運用生活化素材,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具有較強的啟蒙性。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邏輯性、抽象性的特點,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因思維比較形象化而難以理解邏輯化的知識點。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地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并將其應用于數學課堂中,借助學生所熟悉的事物,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認識鐘表”時,為了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對鐘表有更加直觀的認知,教師可以將自己家里或者是辦公室的鐘表帶到課堂上,同時也要求學生將自己家里的鐘表帶到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認識不同的鐘表,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又如,在學習“千克、克、噸”的相關知識時,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讓學生背誦1kg=1000克,學生雖然會背了,但對于這些質量,卻沒有直觀的認知。如很多小學生不指導500克的東西到底是多種,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依然停留在理論化的層面。筆者在教學中,準備了一些食鹽和大米,告訴學生,這袋實驗重量為200g;一粒大米大概為0.02g,等,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對重量和重量單位有更加直觀的認知,有效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質量。
2.2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讓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起來格外的枯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達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筆者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情境的創設,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詮釋抽象的數學知識,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軸對稱圖形的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更加直觀的認知,筆者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給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各種軸對稱圖形的物體,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漂亮的窗花,天空飛行的飛機等。在給學生展示圖片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圖片的特點,引入軸對稱圖形的知識講解。在知識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軸對稱圖形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等,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2.3 開展生活化的數學實踐活動。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綜合運用實踐能力低下的現狀,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積極開展生活化的數學實踐活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有關“周長”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帶領學生測量一下教室的周長、課桌的周長、文具盒的周長等,讓學生對長度、對周長的知識有更加直觀的認知,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改變過去應試化的、理論化的數學教育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將與數學有關的生活素材等融入到教學中,開展生活化的數學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