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進芳
(江西省婺源縣溪頭中學 江西 婺源 333214)
大部分學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且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轉化班里的學困生時,應該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首先要了解每個學困生真實的心理狀態,然后創造合適的條件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成功,由此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并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不斷超越和完善自我。
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要重視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與學困生建立溝通的橋梁,以便能夠及時了解學困生的需求,為其提供有效的幫助,不斷激發他們內心的積極情感,使其在課堂上主動配合老師完成各種學習任務,促使自身學習成績的提升。如,數學老師要尊重每一個學困生,并在教學活動中予以關注,適時對其進行表揚或鼓勵,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認可,從心理上接受數學學習。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不定期地找學困生談話,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困惑并給予其幫助;老師還要倡導班級的其他同學給學困生講題、跟學困生做朋友,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讓學困生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樹立良好的心態。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以多元的教學手段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主要有以下幾點。
2.1 引進“幾何畫板”,簡化學困生的理解過程。將“幾何畫板”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夠以動態的演示圖來簡化學困生理解數學理論的過程,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印象。如,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內容時,數學老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來展示二次函數“y=ax2”“y=a(x-h)2+k”和“y=ax2+bx+c”的具體繪制方法,并標明對稱軸、拋物線頂點以及開口方向,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了解不同函數的圖象和具體性質,之后老師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二次函數解析式,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來自主判斷和計算其對稱軸、頂點坐標數值以及取值區間,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補充和完善。在“幾何畫板”的引導下,學困生能夠輕易地掌握“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相關理論知識,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
2.2 利用分層教學模式,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自信。要想確保正常的教學進度,同時使學困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初中數學老師就可以利用分層教學的模式,為學困生量身打造一套教學方案,重塑他們的學習自信。如,老師在教學《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時,要為學困生設定一個基礎的學習目標,要求其至少要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線的方法,當他們達到基本要求之后,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難度,讓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運用逆向思維做幾道相關的證明題,一步步將知識內化于心。同時,數學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學困生時,要側重于問一些基礎性的、相對簡單的問題,并給他們預留足夠的思考時間,使其轉動大腦尋找解題突破點,還可適時進行提示,讓學困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掌握答題的方法。通過分層教學活動,學困生從課堂上收獲的成就感越來越多,更樂于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以自信的狀態開展各種學習活動。
2.3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豐富學困生的學習體驗。數學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學科,在課堂上開展實踐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其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能力,幫助他們形成學以致用的意識。初中數學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課堂實踐環節,引發學困生的學習熱情,使其通過活動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數學教師指導學生學習《三視圖》的知識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實踐學習小組,給每個組內分配一名學困生,讓他們在小組內通過分工合作來用黏土制作不同的立體圖形,如長方體、圓錐、圓柱等,然后根據組內的作品繪制其三視圖,互相交流和溝通,了解“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含義。在這種實踐中,學困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與其他成員共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2.4 善于運用思維導圖,完善學困生的知識體系。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繪制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由此提升其學習的質量。例如,每學完一章的內容之后,數學老師就可以將學困生集中到一起,將本章的主題作為中心詞匯,然后以箭頭指示的方法引導學困生回憶教材中的每一條知識點,還可以在回憶的同時讓學生復習以往學過的相關內容,為學生隨機出幾道數學題,讓其利用圖中的內容進行解答。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學困生會自覺地將所有知識串聯起來,跟隨教師的指導來梳理知識,最終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轉化學困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需要教師把握人文教育的核心內容,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初中數學老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設計符合學困生需求的教學活動,并付出足夠的耐心和細心,給予學困生生活和學習上的關懷,讓其在學習中得到更多自信和收獲,不斷提升學習質量。